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科普: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什麼東西存在?

深度科普: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什麼東西存在?

大約137億年以前,整個宇宙都是一個奇點。宇宙大爆炸理論試圖解釋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在當時,宇宙中所有的物質——所有的空間本身——都以比亞原子小的形式存在。

一旦你思考了這個問題,腦海里就會浮現出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在大爆炸發生之前,有什麼存在?

這個問題早在現代宇宙學產生之前就存在了至少1600年。四世紀的神學家聖奧古斯丁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時間是上帝創造的萬物的一部分,他沒有創造萬物之前也沒有「以前」。

驚人的是,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得出了與神學家非常相似的結論。考慮質量對時間的影響,一顆行星的巨大的質量可以扭曲時間。根據相對論,站在巨石(質量與巨大行星相同)旁邊的人,時間過得比獨自站在田野里的人要慢得多。因此,同樣道理,大爆炸前的奇點佔據了宇宙的所有質量,它可以有效地使時間停滯。按照這一邏輯,本文的標題從根本上是有缺陷的。因為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間僅僅是由於原始的奇點向其當前的大小和形狀擴展而形成的。

但真實情況或許遠非如此。在愛因斯坦死後的幾十年里,量子物理學和一系列新理論的出現,使人們對宇宙大爆炸前的宇宙產生了疑問。這裡有一個想法:如果我們的宇宙只是另一個更古老的宇宙的後代,那該怎麼辦?

天文學家在1965年第一次觀察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它很快給宇宙大爆炸理論帶來了問題,但這些問題後來在1981年的宇宙膨脹理論中得到了解決。這一理論意味著宇宙在其存在的最初幾分鐘里會迅速膨脹。它還解釋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和密度波動,但在該理論下這些波動應該是均勻的。

但情況並非如此。最近的研究表明,宇宙是不平衡的,某些地區的波動比其他地區更大。一些宇宙學家把這個觀察看作是證明我們的宇宙是由「父宇宙」產生的主要證據。在宇宙膨脹理論中,這一概念更加深入:不斷膨脹的泡沫,每一個都變成了一個宇宙,每一個都在一個不可估量的多元宇宙中產生了更多的泡沫。

其他科學家將奇點的形成稱為「大彈跳」,在這個周期中,我們不斷膨脹的宇宙最終會在一個叫做「大危機」的事件中自行坍塌。再一次的形成奇點,宇宙將在另一個大爆炸中展開。這個過程將是永恆的,因此,宇宙所經歷的每一次大爆炸和大危機都將是生命的另一個階段的重生。

另外,弦理論也支持循環宇宙的概念提供,它推測,當兩個超維度的膜在我們宇宙外的一個區域發生碰撞時,新的物質和能量就會在每兆年出現一次。

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是什麼?目前雖然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也許什麼都沒有,也許是另一個宇宙或者我們自己的不同版本,也許是一個宇宙的海洋。每一個都有不同的規則來決定它的存在。

圖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科普 的精彩文章:

TAG:趣味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