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最難得的是「懂得」二字

人生最難得的是「懂得」二字

小時候聽戲曲,聽到黛玉焚稿片段,「我一生,與詩書做了閨中伴,與筆墨結成骨肉親……這詩稿不想玉堂金馬登高地,只望他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直以為,寶黛之戀,莫過於「懂得」二字。往高雅說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往通俗講就是我喜歡啥,我追求啥,你都知道,並且許可和認同。

什麼金玉良緣、木石前盟,無非是外人的牽強附會。真正讓寶黛能夠心心相印的,莫過於,我懂你的心思,我認同你的想法,我允許你做你自己。

很多人認為,林妹妹這樣的性格不適合在現代社會生存。其實恰恰相反,林妹妹這樣的有個性的學霸,會在現代社會中活得很通透的:

她博聞廣記,過目不忘,又加之才思敏捷,文思泉湧,在考試中肯定超常發揮,脫穎而出。

她在幾次詩社斗詩中,屢奪魁首。在元春省親時,姐妹幾個賦詩後,黛玉遞小紙條幫著寶玉擬了一首《杏簾在望》,最終被評定為四首詩之冠。放在現在,林妹妹就是妥妥的文科狀元啊!

因為有才,所以不需要曲意奉承,林妹妹在現代的高等學府中將一路開掛,一直讀到博士,然後安安靜靜的做個高校老師。就像復旦的陳果老師一樣,優雅淡定的在象牙塔里研究她的學問、展露她的才華。

她最在意的,不是榮華富貴、不是高官厚祿,而是彼此的相互欣賞、

漁歌互答,一唱一和。

其實,不僅僅是戀人之間如此,夫妻之間、朋友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也是如此。我愛你,如你所是。才是最高境界的愛了。

在我們印象中最著名的朋友,就是伯牙和鍾子期了。以至於我們常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間最高級別的契合程度了。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人生如能得一這樣的知己,夫復何求。

很多時候,自己的想法、才華、理想、抱負並不需要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只希望有那麼一個人能真正的懂得就夠了。

若心有靈犀,雖天各一方,依然能天涯若比鄰。

人,生而孤獨。在漫漫長路中,獨自前行,於人生某一時間點,偶然相遇。有這樣一個人,能懂得你的心思、欣賞你的一切,毫無企圖,只為心靈的唱和。這是多麼寶貴的情誼啊!

父母與子女之間,我們有著太多沉重的字眼。

二十四孝的故事裡,大多都是太悲壯的。像埋兒奉母、卧冰求鯉這樣的故事,總讓人感到做個孝子好凄苦啊。

只有彩戲娛親,倒是有點意思:雖自己都已七十歲的高齡了,依然可以扮作小兒,玩耍、哭鬧,作童子狀,在父母膝下承歡。他是懂得父母的心思:與其苦大仇深似的活著,不如活得開心、快樂,不讓父母擔憂。雖然看上去很傻,但最好的孝順,莫過於讓父母快樂、開心么。

其實,天底下大部分做父母的,說到底,內心的追求,也不過於此。不求子孫聞達於諸侯,但求他們一生平安喜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竹齋居士 的精彩文章:

一場源自生理期的革命——記印度電影《護墊俠》

TAG:竹齋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