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庭徽:雕塑的形

陳庭徽:雕塑的形

陳庭徽1965.12出生, 籍貫福建南平。先後畢業於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助教進修班結業, 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全國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

說到雕塑的形,可能往往會很詫異,怎麼有個實物佔在那,不就有形了嗎。此言非矣,一塊爛泥我們認為它沒有形,但一塊殘磚就很有形.我們說雕塑藝術的形和自然狀態的形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雕塑的概念通常是指佔有三度空間的實體,而實體本身表現為線條,容積,重量,空間,肌理,質感,色澤的集合併成為有機整體,即形體,而這個形體是在空間中運動的,有空間感和方向感,於是產生視覺上的衝擊,產生運動感,張力和生命的意象,雕塑作品通過形的創造,張顯從而達到特定的精神意象。最終成功地傳達作者的思想情感。

陳庭徽作品 《遠山的呼喚》42cm×55cm 2016年

所謂雕塑家就是這樣的玩家,我們說軍事家排兵布陣,聲東擊西這是他的玩意,油畫家擺弄色彩,作曲家安排旋律,電影家通過影像講故事以期寄託和表達情懷思緒,這是其重要的語言形式和藝術特徵。因此雕塑家的看家本領就是擺弄形,製造一個好看的形,可觸可摸可感,有意蘊地形,這是它的獨特性和藝術價值所在。但遺憾的是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雕塑作品,作出人物的形象來也還象,但缺乏三維空間的形的概念.這個問題好象似事而非,應怎麼解釋呢,記得錢紹武先生舉過這樣的例子,他說話劇和生活很相似,但其中情景和生活中情景是不能等同的,當原原本本地生活情節狀態照搬舞台的時候,這戲是沒法看的,比如說話聲音,動作,話劇要誇張和凝練,情節細節要根據主題作增減濃縮,這是話劇必須的加工,如說悄悄話的情節,在生活中它小聲地幾乎於忽略和聽不見,而在舞台上它要面向觀眾做加強的處理,誇大聲帶和細節動作,要讓觀眾能清晰地聽到感覺到,於是才算成熟的話劇被推上舞台。表面看話劇和生活是很近似的是可以照搬了事,但微妙中是有夲質的區別。這樣的例子可以用來解釋雕塑藝術中的形與自然形態地區別。

一、那麼什麼是形?我們認為形是完整的,形是具體的有個性特徵的,形是具有空間形態和活力的。中國造型藝術中有國字臉、木字臉、由字臉、風字臉等說法或者我們常比喻姑娘長著一蘋果臉等,這就是基本的形的概念。殘磚有鮮明的高長寬三維的概念有明確的不同朝向的體面和轉折,故構成穩定完整的三度空間,這就有形,一個完整的有體積的形。在平時,為什麼很多雕塑體量很小,但拍起照片來感覺很宏大,現埸很顯張力且有氣勢,相反有的大體量雕塑尺度雖高大,但還是覺得象小玩具,沒有份量,常常是近看不錯遠看就消失在空氣中。小雕塑雖尺度小隻要有形遠看照樣抓你眼球。這裡就是形的作用,其實形的感受和色彩感受,音符文字感受一樣是天賦,同時也是需要訓練來養成的。大凡一個小孩玩泥人時能捏出一個很有形的人物形象,看上去好完整好生動。中國古代陶俑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頭可能桃圓的,脖子是隼形的,胸腰呈扁長方型,四肢就一棍形,整體完整地銜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形,這個雕塑的造型,它就是用形在塑造,用形在傳達。

陳庭徽作品 《格式化系列》36cm×12cm 2017年

二、中國古代雕塑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從龍門石窟西安乾陵石刻到安徽宏村的徽州木雕,都是以形寫神的光輝巨作。我們先人以對於形的天賦敏感創造了無數屬於中國地域文化特色的佛造像以及封建禮教的人物故事和建築裝飾,這些精彩巨制令人嘆服,今天我們無從知道他們是如何煉就一身"文武藝`,所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但我們知道他們的成果裴然,對形有著天然地創造性成就。當回望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反而感到一種完全是斷代的茫然與失落,我們常會在專題電視片里或文論古代雕塑時,被高調地提到線條流暢優美之造詣,但從不提到造象其形之美,形之特色,彷彿視而不見,說得最多的就是神態翊翊如生了!好象古代雕塑的造型對形沒研究很不講究似的,它們只有神態之美,故由此得出中國古代雕塑是寫意性的結論。其實恰恰相反,筆者認為中國古代雕塑對形的研究製作是非常講究的,其形具備完整性,整一性並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與個性特徵。

徽州木雕

下面我們來看看北魏時期一尊石刻造像

這是一半身通體造型,很完整側看就肚子一挺一個動態節奏,扁扁的形整個顯得很溫潤典雅,體態很具氣勢韻味生動,其神氣瀟洒自若,造型洗鍊簡潔單純,每一轉折坡度處理都變化豐富,意蘊深厚.尤其肚子部分圓鼓鼓的形豐厚樸實,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被其圓潤的形體起伏的微妙轉寰而驚嘆,強烈地感受到形的精彩與紛呈,什麼是瀟洒,什麼是風流倜儻。其精神氣象,時代風貌通過完整富於特徵的形散發出來,被淋漓盡致地展現。由此完成了從形到意境地表達,形與意的高度融合。

西方寫實具象雕塑同樣是形的典範

米開朗基羅《大衛》

雖然其寫實風格注重骨骼肌肉的刻劃和再現。但很注重人體基本形訓練,其肌肉的運動變化表現只是更真實地構成一個外形的變化,隨肌肉走勢產生不同外形,這個形它具備佔有三度空間的形態,是塑造形象時力求把握和強化的重要內核。因此我們有時為抓住肌肉變化而忘記了整體形的構造,為刻畫肌肉骨點而忽略伴隨而生的形的意識,使得整個作品沒有整體的形而只有肌肉的穿插起止,這是嚴重的誤區。在泥塑寫生中如果沒有了形也就意味著沒有了空間關係,沒有了雕塑語言所具備的力度和生命氣象,雕塑藝術的美感特徵也就不存在了。其實什麼叫雕塑語言?懂得形,能有形就有雕塑語言,在寫生中,就是通過人體的練習從自然造化中積累對形的觀察和認識,不同的形的構造就象小孩學講話時對文學辭彙的一點點積累,以期得到豐富,最終得心應手運用於雕塑的創作,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形的意識與具備與否是衡量一個作者是否為雕塑家的重要依椐。

如果我們把視野轉向非洲木雕

非洲木雕

我們會發現那是形的天堂,他們沒有解剖肌肉的概念但卻是擺弄形的大師,其極盡誇張的形象是對形的最直接最充分的運用,是形的彰顯,各種形的天才的組合,處處可見。這些天賦的形體辭彙象說話一樣順著他們雕刻刀傾述衷腸,這是一個真正的雕刻家和他的雕塑藝術。根據了解,中國民間老藝人,石,木雕刻師他們雕刻之前對形的整體把握都是瞭然於心的,刻起來胸有成竹,極快,形體感強烈鮮明,就象相聲演員對語言的擺弄一樣自如瀟洒。

形作為現代抽象雕塑的極致與表現形式

布朗庫西《空中之鳥》

享利摩爾《皇帝皇后》

西方寫實雕塑發展到現代抽象雕塑,一般認為就是變形之雕塑,也即從現實具像形態走到了非具象的形態,本來是一個頭像形態到後來只看到一塊形體它不具象,表面看去掉了真實相貌的符號,比如,眼耳等五官去掉只留下它的起伏空間形體的轉換,此時只是純碎的形體和空間關係在那,也就是把具象特徵剝離,把形體空間關係留下,把形體結構根椐空間比例關係再重組,就是抽象雕塑。這裡依然是形,是純然的形的遊戲。因此抽象雕塑不是把寫實形象做得不一樣,變得不象真實,怪異就叫變形,變形變形要有形可變。其實抽象是剝離了表象直逐形象的本質特徵,同時達到精神個性的完全彰顯,是更象,而非怪異和不一樣。因此,這裡特彆強調形的作用。我們來看布朗庫西的《空中之鳥》,只是一單純簡潔的整一的形,其鳥的精神意識集中顯現,得益於形的力道。享利摩爾《皇帝皇后》也可看出從人體中提煉歸納出的基夲形,用形告訴你是男人還女性,其身份和整體意象。

四、當下無形的雕塑比比皆是,對形的意識缺乏讓許多雕塑作品失去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也不能叫真正意義上雕塑,因為雕塑終究用形說話的。如,埃及法老,古代佛造像,米開朗基羅《大衛》都是形的語言達到極致的典範,故造型整體生髮出力量有生命氣象,通過形體的承轉啟合,展轉反側帶來的生動的空間變化與感動,給人以雕塑藝術的特有美感,給人以震撼。而無形的雕塑作品只有一個表面的相象,細看形態缺乏起承轉折的形體節奏與空間意象。這樣的作品嚴格意義上來說也不能叫雕塑,因為他對雕塑的本體語言缺乏把握。這就好比油畫沒有色彩的冷暖關係,只有顏色的鋪陳堆砌,國畫沒有了筆墨只有黑白的素描關係,這裡頭看似相似但有夲質區分。

儘管藝術史的發展,當代藝術已摸糊了藝術門類的邊界,藝術語言有時表現為綜合的藝術手段和形式,人們更注重藝術在當下精神狀態的極盡表達,但傳統雕塑藝術依然並行不悖,從紀念性雕塑到園林雕塑再到小陶藝,人們對於傳統雕塑的認識,對本體語言的把握,形在雕塑概念中依然不可替代,按業內老話說『雕塑就是雕塑:這是雕塑的夲體語言決定的,她決定了雕塑作為藝術門類的不同特性與其它門類的顯著特徵,雕塑之美乃形之美,她是人類抒發情感表達思想的獨特語言形式。因此,只要是雕塑就應該煥發出形的光彩和獨特的魅力,讓形說話,讓形表達人們的情感。

陳庭徽作品 《悠悠歲月》23cm×15cm×27cm 2009年

陳庭徽作品 《堅定信念》60cm×55cm×73cm 2007年

陳庭徽作品 《洋洋---喜氣》46cm×33cm×27cm 2013年

陳庭徽作品 《新 貴 》 45cm×41cm×31cm 2017年

陳庭徽作品 《鄉 姑》45cm×30cm×19cm 2015年

陳庭徽作品 《我要為你歌唱》52cm×26cm×23cm 2015年

陳庭徽作品 《躺在餐桌上的豬》35cm×18cm×15cm 2018年

陳庭徽作品 《與時俱進》20cm×15cm×16cm 2009年

陳庭徽作品 《小康路上》42cm×29cm×18cm 2012年

陳庭徽作品 《座》22cm×26cm×20cm2012年

陳庭徽作品 《一個中年》48cm×22cm×18cm2012年

陳庭徽作品 《穆桂英》32cm×15cm×39cm 2010年

陳庭徽作品 《幸福的歌兒》46cm×30cm 2010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家 的精彩文章:

TAG:今日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