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德國,穿布基尼被泳池趕出來,穿臉基尼不就行了!

在德國,穿布基尼被泳池趕出來,穿臉基尼不就行了!

夏天去游泳本來是個令人愉悅的活動,既防暑降溫又強身健體。一般女性是這樣的。

保守點的女性是這樣的。

但是穆斯林女性卻是這樣的,她們身著的泳裝被稱為「布基尼」。

上周四下午,一名28歲的穆斯林女性Güler D.與家人一起去霍肯海姆(Hockenheim)的游泳池Aquadrom納涼,但卻因為她穿的是布基尼被硬生生地趕了出來。

Güler D.稱:「我在購票時,還特意詢問了工作人員,是否可以穿著布基尼下水。當時,該名女售票員非常親切和善,說這不是問題。但是一個小時後,一名救生員就對我吹哨,要求我離開游泳池。該名救生員說我的著裝不符合場所規範。」

Güler D.曾試圖解釋,布基尼就是一種泳衣,但是該名救生員不相信她的話,還一直嘗試觸摸這種外觀與眾不同的泳衣。之後,矛盾升級,兩人的音量也越來越大。最後,Güler D.還是被要求離開游泳池。

因為該名救生員沒有用正常音量與她對話,Güler D.認為自己遭遇了種族歧視。

說到「布基尼」這個詞,它其實是由「比基尼」和「布爾卡」組合而成,是一種專為穆斯林女性設計的泳裝,它能夠遮蓋住身體大部分。布基尼的組成部分包括頭巾、束腰外衣和褲子等。所以,穆斯林女性在游泳時,只會露出臉部、雙手和雙腳。

歐洲範圍內,這已經不是第一起因為「布基尼」產生的矛盾。在2016年8月,也即是尼斯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不久,法國方面就禁止身著布基尼的穆斯林女性出現在沙灘上,違者將處以罰金。

在德國埃森市也發生過類似新聞。該市政方面稱,如果發現女性身著外出服下水,可以因為「衛生原因」向健康局報告。埃森市移民人口比例達到24%,當地Oststadtbad游泳池大量的顧客都有移民背景,有時候60%的顧客都是移民(根據Brost基金會2015年的統計,埃森7%到9%的居民都是穆斯林)。但是有的穆斯林顧客無法負擔得起布基尼,所以只能穿T恤、健身褲、自行車褲等外出服游泳。

基民盟成員Dirk Kalweit還提出,德國應該出台「布基尼禁令」。他認為,為了社會和平,以及人人平等,游泳池應該有統一的著裝規範,不應該存在例外情況。

不僅對於德國,在歐洲範圍內「是否應在公共場合限制穆斯林女性蒙面、帶頭巾,以及如何推動穆斯林女性融入社會」,一直都是讓各方感到棘手的話題。要知道,很多在德國的穆斯林女學生出於宗教原因,根本就不參加學校的游泳課。

話說,難道不知道現在時尚時尚最時尚的是臉基尼嗎?只要把臉遮起來,不就全OK了嘛!

(歐洲時報德國版實習編輯陳象編譯報道,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最火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2018歐洲華姐12強出爐!小仙女們下凡一趟辛苦了
寶沃汽車即將回歸德國市場

TAG: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