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航天員都帶過哪些植物上過天,「太空種子」為什麼更優秀?

航天員都帶過哪些植物上過天,「太空種子」為什麼更優秀?

在太空中種植物,主要是從事科學研究,觀察太空微重力、充滿太陽射線和宇宙射線的宇宙環境對細胞和植物生長的影響,觀察不同光周期植物的生長發育和代謝活動,認識重力和光周期在高等植物開花調控中的作用機制等等。

另一方面,還有一些植物種子被帶上天,是希望利用太空中複雜的環境,提高植物基因變異的可能性,隨後再從中培育出新的植物品種。

那麼,人類什麼時候開始把植物、或者還未長成植物的種子,作為宇宙飛行的同伴,帶到廣闊無垠的太空中的呢?

1946年7月9日,美國發射的v-2火箭把「特別開發的種子菌株」帶到了距地面134千米的高空,這也是最早前往宇宙空間的生物,不過這些樣本並沒有回收。

1946年7月30日,玉米種子也上了天,而且成功回收,接著是黑麥和棉花的種子。

1957年,蘇聯衛星開始進行衛星上的生物實驗,小球藻和各種種子開始搭乘衛星遨遊太空。

1961年發射的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一號就帶上了小球藻與偉大的航天員加加林做伴。

有很多航天器攜帶活的植物上天,不過植物通常都死掉了。

1971年,阿波羅14號宇宙飛船甚至帶著500粒樹的種子,繞著月球飛了24圈,又把它們帶回來種在了地球上,不過這些長大的樹並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同。

除了簡單「帶上天」的植物及其種子,很快科學家開始嘗試在宇宙中培育植物生長。

1977年,前蘇聯發射的「禮炮6號」宇宙空間站上就已經搭載了植物栽培試驗裝置,建立小小的「太空溫室」。宇航員們把鬱金香球莖種植在一種能產生人造重力的小離心機里,報告說植物活了下來,並且生長情況良好。

1978年,洋蔥也長得不錯。

1980年,「聯盟37號」飛船的宇航員來到該太空站工作時,還試著在「太空溫室」里培植蘭花。然而,從實驗報告來看,儘管宇航員們帶到「禮炮6號」的鬱金香已經是含苞待放,他們確實希望這些花能開放在宇宙中,但這些花並沒有綻開,僅僅是植株在生長。

雖然那些已經是開放的蘭花在太空中幾乎立刻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不過植物自己卻長得健健康康,不僅長著葉子,還有氣生根。但是這些所謂的「蘭花」在「禮炮6號」上生長了6個月,卻始終沒有開花。

1982年,在「禮炮7號」上的「太空溫室」中,蘭花在人造土壤中長勢良好,並最終開了花,實現了種子到種子的過程,實驗員認為開花與否應該還是重力的問題。

在特殊的空間環境下,種子變異的幾率較大,我們現在的航天飛行,常有種子被帶上旅途,沐浴一下宇宙的失重、真空、磁場、各種射線等,希望實現植物的變異。

回到地球後進行的地面培育、篩選和驗證,至少要經過三至四代的篩選,然後到多個省份的試驗點去試種;試種成功後,再拿到品種審定委員會去審定。

這樣篩選的品種,在某些方面比地面原先的品種更加出色,甚至能夠結出前所未有的累累碩果,也被稱為「太空種子」。這一過程往往要經過4至6年的周期。

我國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種科技產業示範園已有神舟七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搭載的小麥、蕎麥、扁豆、辣椒、番茄等19類作物40多個品系進行選育,並進行推廣種植。同時,示範園還引種了太空南瓜、太空五彩椒等80餘種蔬菜、花卉的太空品種,進行繁育、推廣種植。

過去,宇航員們在宇宙中種各式各樣的植物,大多是為了通過太空育種在地面收穫更加優秀的植物品種。不過現在,在宇宙飛行中「種菜吃菜」也不是新鮮事兒了。

2015年,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吃上了自己種的蔬菜,還發了一段小視頻。宇航員用橄欖油和醋調製了自家種的生菜,並表示「味道好極啦」。這意味著以後長時間的宇宙飛行中,可以通過種植一些蔬菜補充新鮮食物。

不止是空間站,還有對其他星球的探索中,如果有了足夠的水,種植一下農作物也是蠻好的。建設太空農場對宇宙基地的計劃影響深遠,我國對其技術的發展當然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2014年,試驗艙「月宮一號」進行了了105天的月球基地生命保障系統的模擬,在地面上模擬了月球基地的運轉。「月宮一號」由1個綜合艙和兩個植物艙組成,氧氣和水都循環再生。實驗員在裡面種植了生菜、油麥菜、紫背天葵和苦菊4種蔬菜,所以他們在午餐時可以吃到自己種的新鮮蔬菜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家庭園藝 的精彩文章:

不會養花怎麼辦?除了從容易入手之外,還有兩個方法
1985年選出的中國十大名花,知道三個算你及格

TAG:北京家庭園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