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什麼樣的人才是最有福報、最富貴?

什麼樣的人才是最有福報、最富貴?

什麼樣的人才是最有福報、最富貴?

宣化上人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在你心裡這個演若達多──這種狂性若是休息了,就是我們人的這個妄想、這種執迷不悟的性沒有了,那麼菩提也就顯現了。可是菩提顯現,並不是從外邊得來的,也不需要怎麼樣來栽培它,是我們自己就有的。

我再給你說一個比喻!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有這麼一個人,他在自己的衣服裡邊繫上一粒如意珠。這如意珠,它是遂心如意的,你想什麼就有什麼。所以在「四十二手眼」,第一個「如意珠手」,就是能遂心如意──所求如意,所願隨心,你想什麼,就得什麼!你要什麼有什麼,你要金子就有金子,你要銀子就有銀子,什麼東西都可以在這如意珠裡頭現出來。所以你有了如意珠,那就是世界上一個最有錢的人,為什麼?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金銀財寶,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啊,在衣裡邊繫上一粒如意珠,可是不自覺知:雖然是自己系的,大約因為時間久的關係,也就忘了。這個人大約也有善忘的毛病,他什麼事情都會忘的。你看,這麼一粒如意珠,他藏到衣服裡邊也忘了!

窮露他方:「窮」,就是沒有錢了。「露」,就是甚至於赤身裸體了,沒有衣服穿;或者沒有房子住,睡在外邊,這叫露宿。露營,一班的人集合到一起,故意在外邊睡,那是他們歡喜的。而他則因為窮,沒有房子住,只可以在外邊睡街邊、睡馬路,這就叫「窮露他方」。他乞食馳走:做一個要飯的人。雖實貧窮,珠不曾失:雖然他真真實實的是貧窮了,可是他這個如意珠並沒有失掉。

這就表示什麼呢?表示我們雖然在迷昧之中,我們的自性並沒有丟。雖然是迷,不明白、不修佛法,貪圖世間富貴榮華,可是世間的富貴,並不是真正的富貴。所以什麼叫「窮」呢?你不明理,就是最窮了!不明佛法,這是最窮了!你沒有得到你自性的功德法財,你不知道你自性就好像如意寶珠似的,所以這就是個最窮的人。

你沒有佛法、不明白佛法,那是一個真正的窮人!雖然你不明白佛法,可是你那個自性(佛性、如來藏性、勝凈明心),並沒有失掉!所以珠不曾失,你那個珠(那個自性)沒有丟了,還是在你自己那兒。所以我們修行信佛的人,明白這個自性的如意珠,在這裡發掘你本有的這一些個財寶,那就是真正的富貴!

忽有智者:「忽有」,就是忽然間。忽然間,遇著這麼一個智者。這個智者,就比方是佛,有智慧的這麼一個人。指示其珠:告訴他衣裡頭這粒珠,就指示他本有的佛性。所願從心:因為他得到如意珠──這無價的寶珠了,所以所願從心,他想什麼,就有什麼,遂心滿願。致大饒富:所以就發了財,做了一個大富的長者了。「饒富」,就是錢不知道有多少,自己也數不過來,即使用了很多會計,也算不過來了。怎麼叫「致大饒富」呢?你明白本有的自性,你證到菩提的覺果,這是最大的一種饒富。

方悟神珠,非從外得:這時候才明白這顆神珠,不是從外邊得來的。神珠,也就是如意珠,因為它遂心如意,非常神妙的,有一種神妙不可測,所以又叫「神珠」。就是說我們本有的佛性,不是從外邊得來的,是我們自己本來就具足的。你等成佛的時候,自己知道,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這也叫「開悟」。你開悟的時候,就知道:「喔,我本來就是一個開悟的人!我早知道這樣子,就不需要費這麼多精神在外邊去要飯啰!不需要去窮露了!」可是沒有有智慧的人指示你,你自己已經忘了!

所以現在我們聽《楞嚴經》、講《楞嚴經》,就是要發掘我們每一個人衣裡頭的這一粒如意珠。你若把這一粒如意珠得了,在這個世界上就成了一個最富貴的人。

什麼叫最富貴的人呢?「心止念絕真富貴」,你妄想心停止了,這種狂念也沒有了,這是真正富貴。所以現在我們這粒如意珠得了,就不會再有貪心了,因為你已經什麼都有了!什麼都是你的了,所以不必有貪心了!這是真正的富貴。

「私慾斷盡真福田」,你沒有慾念,沒有一種自私的心,那是真正有福的人。真福田,就是最有福報了!

【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會有疾病?健康身心的秘訣宣化上人金剛棒喝
無論誰看見「婆伽梵」,都得到吉祥、都得到這好處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