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矽谷,一億美元融資已不再是稀罕事

在矽谷,一億美元融資已不再是稀罕事

4月下旬,邁克·馬薩洛(Mike Massaro)開始為他的支付創業公司Flywire籌集4000萬至7500萬美元的資金,當時他聯繫了他認識的一小部分投資者。但是消息很快傳播開來,他的收件箱塞滿了其他投資者的郵件,要提供2億美元的投資,其中一半被他拒絕了。

根據其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約書亞·里夫斯(Joshua Reeves)的說法,工資和福利軟體公司Gusto在7月籌集了1.4億美元,但它本可得到的資金是其五倍。

Convene是一家房地產服務初創公司,最近獲得了1.52億美元投資,並拒絕了超過一億美元的額外投資。Convene公司首席執行官瑞恩·西蒙內蒂(Ryan Simonetti)表示,此後不久,另一波有意向的投資者前來詢問該公司是否在尋求更多融資。

從投資者那裡籌集到1億美元或更多資金——在矽谷稱為「過億輪」(mega-round)——曾經是稀罕事,但現在實際上已經是司空見慣,這在那些具有足夠的規模和動力來吸收大支票的科技公司周圍製造了一種狂熱。

超大型投資的高速增長主要來自相對較新的投資者,包括日本企業軟銀集團(SoftBank)、中國公司、以及主權財富基金。他們認為有機會利用科技對幾乎所有行業的入侵,並希望在年輕公司上市之前投入資金。

通過進入科技市場,他們幾乎已經消除了矽谷關於投資泡沫的討論——這是幾年前的一個主要問題——因為現在的資金似乎接近於無限。

對於初創公司而言,這些大筆資金正在改變創辦科技公司的正常方式。它們必須走得更快,想得更大,並且募集比以往更多的資金——即使他們可能還沒準備好。他們有可能過於依賴資金,並且始終無法找到獲利途徑。

支付初創公司Flywire籌集了數千萬美元資金後,用預定一半時間完成了招聘計劃,將比計劃提早兩年擴張到新市場。

基準資本(Benchmark Capital)負責管理的合伙人比爾·格利(Bill Gurley)說:「如果你的競爭對手要籌集1.5億美元,而且你想要保守行事,只籌集2000萬美元,你就會遭到碾壓。」

根據數據提供商Crunchbase的數據,去年投資者參與了創紀錄的273個「過億輪」投資。今年,這個紀錄被輕鬆打破,前七個月就完成了268個。7月份,初創公司達成了50多項融資交易,總價值達150億美元,創下月度新高。

在過去的10天里,在線分類廣告公司Letgo籌集了5億美元。數據存儲公司Actifio融到1億美元。MyDreamPlus是一家共享辦公空間初創公司,獲得了1.2億美元投資。旅遊活動預訂網站Klook獲得2億美元。

這些過億輪已經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跟蹤初創公司投資的CB Insights甚至在討論要不要把「過億輪」的定義提升至2億美元以上,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南德·桑瓦爾(Anand Sanwal)說。

許多新投資者,包括軟銀公司旗下掌管93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管理的資金如此龐大,使整個美國傳統風險投資市場相形見絀。這些巨額基金正在尋找可以一次性拿走大筆資金的初創公司。寫很多小支票太費時間了,小賭注的回報對於這麼大的基金來說也不會帶來任何不同。因此,投資者正在競相支持任何有能力、有意願接受1億美元或更多資金的創業公司。

「他們一旦覺得有了一個贏家,馬上就會真正投入大量資源,」CB Insights的桑瓦爾說。

軟銀的交易影響了風險資本市場的每個部分。其最低投資規模為1億美元的願景基金的到來,促使包括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在內的許多傳統風險投資公司建立更大的資金池以進行競爭。根據數據提供商Pitchbook的數據,七家不同公司的基金正在籌集資金。

但願景基金甚至不是最活躍的大型投資者。根據CB Insights的數據,在2018年的前七個月,騰訊控股參與了31個1億美元或更多的融資輪次,而軟銀參與了18個。與新加坡政府有關的投資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以及阿里巴巴和紅杉資本中國,也是今年最活躍的過億輪投資者。

Flywire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馬薩洛的收件箱塞滿了投資者的郵件,要提供2億美元的投資,他拒絕了其中一半。

因此,早期投資者必須確保他們的投資組合中的公司對大型基金友好,為未來的潛在投資奠定基礎。

「感覺就像早期階段的投資者為巨額資金舉辦了一場選美大賽,」聖尼資集團(Trinity Ventures)的普通合伙人帕特里西亞·納卡什(Patricia Nakache)說。

炙手可熱的融資市場正在推動高增長初創公司改變自己的計劃。Flywire本來要到明年才會募集更多的資金。它的銀行賬戶里仍有來自之前一輪融資的1500萬美元。但該公司看到了支付行業的「投資熱」,而且馬薩洛認為,更多的資金將有助於Flywire更快的發展。

幾乎沒有風險投資者認為過億輪的步伐會放緩。那些告誡過科技泡沫和隨後崩潰的人已經放棄了警告。2015年,基準資本的格利預言過「死亡的獨角獸」,他指的是價值10億美元或以上的初創公司。但根據CB Insights的數據,自2015年以來,價值10億美元或以上的初創公司數量已從80家激增至258家。過度融資會導致估值膨脹,當被高估的公司最終試圖上市時,可能會產生問題。

格利說他已經不再試圖發出警報。「你必須根據現實調整,在場上玩遊戲,」他說。

三年前,風險投資公司Oak HC/FT的管理合伙人安妮·拉蒙特(Annie Lamont)曾預計,初創公司的估值和融資將會下降,但這種情況並未發生。現在她的預期跟大家沒什麼不同,部分原因是大多數公司可以輕鬆獲得更多資金,很少有人擔心出現下滑。

「關於市場回落的顧慮沒有發生,」她說。如果有什麼初創公司「蒸發」了,她說,「我認為人們會無視它們,直接轉向下一個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Media 的精彩文章:

科技創投融資陷「錢荒」意味著什麼?

TAG:1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