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鄉那幾隻「瓦瓮」

故鄉那幾隻「瓦瓮」

故鄉那幾隻「瓦瓮」

文/素心草

故鄉的家中,一塊長條的,乾裂了幾道口子的木板上,幾隻黝黑髮亮的大陶罐,靜靜地坐著。肥胖的大肚子,滾圓滾圓。大大的圓嘴巴上,蓋著同樣又圓有大的一頂「帽子」――瓦瓮蓋。這種陶罐在我們這有一個別緻的名字――瓦瓮

這種被人稱作「瓦瓮」的陶罐,是用一種有別於耀瓷所用矸土的陶泥(類似燒瓦用泥)燒制而成。其外部色澤是在燒制過程中,經過了類似於制瓦工藝中的水浸工序而形成。這或許就是這種陶罐之所以被稱為「瓦瓮」的緣由吧。其色初為藍色(亦如同藍瓦的顏色),而經年長日久,人們在使用過程中長期、頻繁擦洗,再加上歲月自然的魔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黑亮的色澤。在我的少年時期,常有陳爐的燒瓷人家,或是以瓷養家的瓷鎮當地人,或是用騾馬拉了架子車,或是用小四輪拖拉機,滿載各種瓷器經軍台嶺,輾轉四五十里來到我們這個小村子,換取相應的小麥、玉米等糧食。而兩地之間這種淳樸的物物交換習俗是在很久之前就有了的。不過,這種瓦瓮自陳爐運來的卻極少。幸好在很早的時候,位於我們村東部的阿庄鎮神溝村卻有這種瓦瓮燒制,(直到八十年代初當地仍有製品流通)。它們被人們用架子車拉著來到我們村;或用繩子網住後,用扁擔挑來。最終它們隨主人翻山越嶺,來到眾多的村民家中,源源不斷。也正因如此,這種物件自我的太爺爺起,家裡就有,距今至少也有百年歷史了,或許更為久遠也未可知。我家現存的這幾隻也已存六十多年。

記得在八十年代初,瘦小的我踩著小木凳,趴在灶台上,挽著袖子學著洗鍋刷碗的時候起,這幾隻瓦瓮不管落沒落灰,每天,每天就總會被母親,姐姐,或是我,挨個擦拭。那時,它們被父母安置在窯洞里支起的木頭架子上,背靠隔牆(隔,陝西方言讀gèn。隔牆,一面近似於現在房間隔斷的牆,用於把窯洞分為兩部分,靠里部分專門用來儲物,靠窯門部分用來住人。)我每次擦它時,總要把原本不夠長的胳膊可勁了伸長,希望能把它靠牆的那一面也擦的光亮。我著迷於觀察同一個陶罐未沾水時和沾水後所呈現出的不同。未沾水時,透過天窗閃進窯洞的餘輝,會讓罐體上呈現約碗口大小的,發白的,且遊動的光斑。這時的旺瓮,黑不黑,亮不亮,偶爾還會清楚地看到一條一條皺紋樣的紋路,顯出幾分神秘。這些有時會讓年幼的我覺得,它看上去有點像缺乏營養的孩子,沒有精神。有時,看上去又像是幾位悠閑的老人,圪蹴在隔牆下,趁著那幾縷斜斜的陽光打盹。而沾了水的旺瓮顏色卻更黑更亮,看上去很是清爽,摸著也更溫潤。當我摸它時,同時也被它撫摸著。那種感覺很是美妙。正因如此,這幾隻幾乎沒有脖子和腦袋的陶罐,我從來也沒覺得丑,倒覺得它們憨態可掬,很是喜歡。

在喜歡的同時,我覺得這幾隻瓦瓮簡直就是一個個魔法屋。母親總是能從瓦瓮的肚裡,拿出黃豆、綠豆、小米、苞谷糝,拿出大紅栆、酸栆面、核桃仁,也能拿出麻花、麻葉、粘牙的瓊鍋糖……偶爾還能拿出好吃的糖果和水果。到我上高中起,離家個把月再回來,母親有時也還會從瓦瓮里拿出幾塊幾乎咬不動了的干點心,或是幾個石榴,幾個梅李子。我總說一句:「讓別留了的,咋又留?又不知道要等多久。放壞了還不如趁著新鮮,吃了。」母親的一句「想著你沒吃,就給留著,等幾天……,唉,還是壞了。」那一刻,我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待到下次回家,同樣的場景再次上演。那時的瓦瓮,不僅能取得出五穀雜糧、面點、乾果,更有母親滿滿的愛意,取之不盡。

在漫長的歲月中,這幾隻胖乎乎的瓦瓮不但盡著存放之責,還起著守護之責。它們不知讓多少老鼠,在夜裡著急上火;也不知惹得我那幾隻小花貓流了多少口水。可不管它們怎樣垂涎三尺,怎樣費盡心思,瓦瓮里的美味它們都是夠不著的。一年四季,不分白天黑夜,瓦瓮蓋定會把罐口蓋得嚴嚴實實。不論是寒氣侵襲,還是酷熱難耐,在其腹中存放的食物都能更易於保質保鮮。瓦瓮不言不語,默默的守護,等待有人與它互動的那一刻。

瓦瓮在與我們互動的過程中,也成了我們生活日新月異,由苦到甜的見證者。十多年前,在村子整體搬遷時這幾隻瓦瓮隨姐姐喜遷了新居,被安置在了現在的位置。它們幾個在靜默中坐成一排,盡著它們未竟的儲物之責,繼續保管一些豆類。此後,當已為人母的我,再見這幾隻瓦瓮,與它們對視,就像與幾位歷經滄桑,閱盡了人情冷暖的老者對話。我常常為它們從未改變的平和、包容所感動。

而在母親故去十個春秋之後的今天,當我再度取下瓦瓮蓋子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有姐姐存放的綠豆,黃豆,花生……而讓我感動盈淚的卻是那一霎間流瀉而出的記憶之光;那遍灑滿屋的流年歲月;那縈縈縈繞,不斷不絕的親情、愛意。待我伸出手,想要將她們撫摸,才一觸碰,便發覺她們已擁我,在懷。記憶,希望,溫暖,力量和愛,都已融入陶罐本身,植根於我的方寸之心。這一切伴我前行,不棄不離,更教我不忘泥土之恩,不負夢之初心。

此刻,看似普通的陶罐――我們神奇的瓦瓮,依然在時光里打坐,並告誡我:泥,為陶之本;心,為人之本。我不由得在心裡默念:願以後的日子裡,我們都有愛相陪伴,有美好可回憶,有夢想可追尋。時光易逝,願我們能以陶的心態,善待這世間獨此一份的人生。

2018-8-12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讀者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銅川文苑 的精彩文章:

九峰山水之虎頭山

TAG:銅川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