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門瑞瑜:讀環境文學散文隨感

門瑞瑜:讀環境文學散文隨感

門瑞瑜:讀環境文學散文隨感

我讚美鈴蘭花

——讀環境文學散文隨感

由於我的孤陋寡聞,過去沒有讀過《環境報》。然而當我一見到它時,有「相見恨晚」之感。我驚訝地感嘆:我發現了一個美好的新天地!在報海刊林中聳立著一張獨具風格的報紙,它充滿活力而又特色鮮明。《環境報》有自己的形象,走著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通讀了「鈴蘭杯環境文學」徵文的散文作品,使我得到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受益匪淺,令人欣慰。

我首先感覺到:「環境文學」異軍突起,這支充滿活力的隊伍是有相當實力、大有希望、大有潛力的;他們的作品帶著冰城雪鄉的泥土芬芳,多是短小精悍、多彩多姿、貼近時代反映現實、富有濃郁的時代精神、生活氣息、體現了創作的主旋律。作品本身有新聞快捷、敏感的特點,又有直抒胸臆的文學性。內容多是圍繞環境保護、環境美化這一總的題目,正如它的徵文宗旨:「反映我國環保工作新成就、新進展、新風貌,頌揚環保工作中湧現的先進集體和模範人物,讚美祖國大好河山、名勝風姿,鞭撻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不良行為」。這些作品,從不同的生活側面、從不同的角度和著眼點,運用不同的藝術手法,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生活氣息撲面而來,給人以美感。在「雙百」方針、「二為」方向指引下,我國社會主義文壇呈現著百花齊放的興旺景象,題材體裁品種多樣化、多元化、五花八門、多彩多姿,勢頭很好。就文學的樣式來說,已經不只分小,」說、散文、詩歌、戲劇4大門類,從另一角度,就內容題材來說,人們又分為:改革文學、特區文學、城市文學、農民文學、法制文學、港台文學、煤炭文學、林業文學、石油文學、校園文學,真是林林總總,五花八門。我們寫環保的文學作品不妨叫它「環境文學」。這一提法雖然不一定科學、準確,但卻反映了作者隊伍的雄心壯志和振興文學的抱負。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應該把活躍而又充滿生機的「環境文學」的旗幟打出去!環境,就是周圍情況,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每一個人都生活在某種環境中,而《環境報》是何等重要的報紙!一切文學作品都是寫一種環境、氛圍、都是寫人在一定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中的活動,生離、死別、征戰、愛情、奮鬥……「環境文學」的命題有何不可?我讚美「鈴蘭杯環境文學徵文」。

鈴蘭,多麼淡雅芬芳的花朵!「環境文學」的散文,就像一束又一束鈴蘭一樣,迎著陽光雨露,吐蕊怒放。散發著獨有的香氣。

一位護林員,被盜伐者用毛巾堵住嘴,綁在樹上毒打致死,臨終要求把他埋在松林里……(《我忘不了的茂林叔》)濃郁的抒情筆調,寫出了護林員的鮮明形象。

「到處是人,到處是標語旗幟,鑼鼓爆竹齊響,喇叭汽笛合鳴,連鐵鍋、銅盆也拿出亂敲;人們或奔走喧呼,或登屋上樹,揮杆舞棍,直驚得鳥雀亂飛一……」,50年代那種「剿殺麻雀」除四害的「戰鬥」、「鬥爭」場面歷歷在目,意味深長。這裡作者不僅僅是寫「生態平衡的破壞」,而更注重思想內涵,使讀者展開深層次的聯想……(《麻雀喜憂錄》)

改革開放給那個邊境小鎮帶來多麼大的歷史巨變,小、靜、美、富、新,開放是它的特色,山山水水,「靜靜的房屋、靜靜的花草」都別有一番情趣,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邊陲小鎮的風情畫。(《名山金秋》)

時代變革,生活前進,城市高樓林立,新的生活也帶來新的課題,那失去「日照權」、「月照權」的居民無不帶來淡淡的憂患感嘆,文章清新的氣息給人以思想啟迪。(《良宵怨》)

我沒有——評析這次我讀過的所有散文作品,總的感覺這些作品水平不一,各有千秋。這些「環境文學」的散文,無論從主題、題材和筆法上講,有生活氣息、有時代感、有新的發現、新的開拓,成績很顯著。「環境文學」的創作天地是十分廣闊的。散文領域海闊天空,正如周立波說:「舉凡國際國內大事,社會家庭的細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經歷、一絲感觸、一撮悲歡、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歡快,都可以移於紙上,貢獻讀者。」

46萬餘平方公裡面積的黑龍江省。環境是美麗多嬌的。文學創作資源是豐富多彩的。外省作家羨慕我們說:「黑龍江是出散文的地方。」「黑龍江省是文學創作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我們以「傻大黑粗」引為自豪,有大平原、大森林、大油田、大煤礦、邊境少數民族……」作家們可以馳騁在這無比廣闊的天地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但是,散文畢竟是藝術。它講究形象、個性、感情。散文必須注意形象描繪,注意共性基礎上的個性發揮,寫好散文必須傾注感情,以情動人。散文是文學的輕騎兵、時代的迴音壁,迅速地反映時代的風貌。如果縮小了我們的創作天地,如果只寫個人悲歡,孤芳自賞,表現自我,那麼散文就蒼白無力,不能振興。我讚賞老散文家柯靈說過的話:「散文必須打破自我封閉的心理,走向十字街頭……」「必須拋棄一切自恃清高、自我陶醉、自做多情、顧影自憐、作繭自縛的狹隘趣味,走向自由活潑、生氣洋溢、千變萬化、不拘一格、多姿多彩的天地。」「要向晦澀告別,向虛偽告別,向枯燥告別,向洋腔怪調、扭捏作態告別,使筆墨有最強大的表現力和吸引力,既透明、又含蓄,經得起咀嚼。」

我讚美「鈴蘭花。我感激《環境報》。是《環境報》的環境文學徵文,為繁榮文學創作,為振興散文事業作了一件大好事!

1986年11月16日

GIF

【重要的事!筆杆子們一定要關注!】

【註:本文為作者原創,作者已經授權《文化范兒》微信平台獨家首發】 文內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化范兒微信公眾號

微信號:wenhuafane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文化范兒,文化人的家,讀出精彩,寫出溫暖。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范兒 的精彩文章:

TAG:文化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