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侵華頭目豐臣秀吉究竟有多猖狂

日本侵華頭目豐臣秀吉究竟有多猖狂

原標題:日本侵華頭目豐臣秀吉究竟有多猖狂


作者:張海鵬,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歷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曾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會長。季我努學社演講嘉賓。


甲午戰爭的勝利刺激,使日本忘乎所以,以為日本可以主宰世界,最終落得徹底失敗的結局。


豐臣秀吉


日本自從16世紀末豐臣秀吉統一全國以來,就立下了志願,要把中國的北京作為日本的都城。甲午戰爭以後,日本一直盯著中國。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後,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出兵青島,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不久佔領濟南和膠濟鐵路線。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我們知道,中國派出了勞工到歐洲參與對德作戰。日本卻在山東,名義上對德作戰,實際上對中國作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在中國發動局部戰爭,不斷佔領長城沿線。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叫嚷三個月滅亡中國。但是中國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堅持了長達八年的抗戰,在蘇聯、美國、英國的支持下,中國的抗戰獲得了最後勝利,日本接受了無條件投降。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對外作戰的第一次勝利!


甲午戰爭形勢圖


日本由於甲午戰爭勝利沖昏了頭腦,沒有弄清楚第二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已經不是第一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中國人民的覺醒是一個決定性的條件,國共兩黨建立抗日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都是這種覺醒的表現。日本有識之士,日本政治家,應當反省歷史,尤其應該反省明治維新以來「脫亞入歐」的歷史,反省侵略周邊國家的歷史。日本要想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這個正常的國家應該是一個與鄰國和平共處的國家,是一個剔除了侵略鄰國野心的國家,是一個不稱霸的國家。甲午戰爭的積極意義,就是告訴我們要居安思危,常存戰備之思,永遠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甲午戰爭以來的中日國交的歷史,戰爭多於和平,緊張多於友好。要創造和平多於戰爭,友好多於緊張的局面,中日兩國人民都要經常回顧歷史教訓,牢記歷史教訓。



馬關條約簽訂現場


歷史教訓還有一點要注意:16世紀末以來,日本政治家常存滅我之心。這是我們在回顧甲午戰爭的世紀影響的時候,不要忘記的。當然,今天的中國,既不是第二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更不是甲午年第一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但是,中國人民,中國的軍人不要陶醉於自己的成績,只有居安思危,常有戰備之思,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從這個角度說,120年前的甲午戰爭,今天還在影響著中日兩國,甚至影響著國際關係!

《張海鵬史學文論精選集第二卷》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振犢看民國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滿懷希望地請義大利出面調停中日戰爭,斯坦法尼則說了另一番話
希特勒主導下的納粹德國為何以蹂躪猶太人為樂事?

TAG:馬振犢看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