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你還年輕,為什麼就不想社交了?

你還年輕,為什麼就不想社交了?

01

「我又辭職了。」深夜收到這樣一條微信。

發微信的,是之前去某個海島旅行時,在下榻的青旅認識的姑娘月月。

漸漸熟悉以後,有時也會聊幾句,還互加了微信。

那時月月剛畢業一年,畢業後找了份前台的工作,覺得上班令人厭煩,沒有盡頭,就想著說先出去旅行休息一段時間,回去再換一份工作。

回去後,月月又找了一份工作,但是沒過3個月又辭職了。

她在微信里繼續輸入,有工作時,偶爾還會跟朋友出去玩,但是不知道說什麼,很容易累。

辭職後,乾脆就一直宅在家裡了,過得像裝在套子里的人。

我對人生沒有什麼追求和嚮往,女生喜歡逛街買東西打扮自己,我都沒有興趣。

感覺自己活得太失敗了,真想找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

她也不明白,以前的自己性格活潑,也很喜歡社交活動,喜歡跟朋友聚餐出遊,為什麼慢慢地就變得害怕社交了。

很多年輕人好像也被類似的問題困擾:

聽到電話鈴聲就心煩氣躁,因此電話常年靜音;

對於認識新朋友不怎麼積極,覺得光是維繫舊的朋友就花光了所有力氣;

參加聚會時臉上也能擺出融洽的微笑,但內心對小家的思念開始泛濫……

對他們而言,最舒服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完全可以在這裡宅到地老天荒。

日本有個詞「蟄居族」,形容那些窩在自己家裡閉門不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

他們刻意迴避與認識的人寒暄,也不願意別人闖入自己的內心,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

大前研一在《低慾望社會》里寫到,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

沒有過多的慾望,對很多事情喪失興趣,生活因陋就簡。

比起孤獨,更害怕社交,成了這類人的寫照。

02

畫家卡羅利娜在漫畫《芬蘭人的噩夢》里,用深入靈魂的筆觸,描繪了害怕社交的芬蘭人。

同事過來閑聊,不得不假裝自己很忙;

被領導誇獎時會臉紅,恨不得躲到桌子下;

等公交時,儘管天氣再糟糕,也不會進入別人的私人空間……

看完這組漫畫,有人表示,這就是現實中的自己啊。

沒有什麼比跟別人打交道更麻煩的事,超過3個人以上的社交活動,能避免則避免。

寧願自己一個人在家刷劇點外賣,度過一天,也不想跟別人有什麼往來,活得小心翼翼。

森山大道在《邁向另一個國度》里寫過這樣一段話:

極端來看,我沒有,也不想擁有人際關係。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擁有一個人靜靜發獃的時間,如此而已。然後,在生鮮超市,便利商店,百元商店那小而安全的購物行為中感受一點微小的喜悅,不多作無謂的思考,孤獨而忘情地度日。

在他們看來,這才是生活最舒服的狀態。

他們躲在自己的城堡里,覺得一個人的時候才最有安全感

雖然看起來孤獨,但很自在,至少不會打擾別人,不會傷害別人或被傷害。

就像一項報告指出的:他們感到焦慮,害怕自己讓別人不舒服,或對別人產生不好的影響。

其實,那些擅長社交的人,也不是沒有焦慮,只是不讓焦慮妨礙自己的人生

所謂勇敢,不是沒有恐懼,不過是帶著恐懼前行罷了。

馬爾克斯也說過,社交生活的關鍵在於學會控制恐懼

03

電影《心靈捕手》里的威爾是個天才,但有親密關係恐懼症。

他渴望別人的愛和關心,卻把自己的內心隱藏起來,拒絕並防禦每一個試圖靠近他的人。

在不知道別人是拒絕還是接受的情況下,他總是提前一步先拒絕了別人,從來不敢嘗試。

就好像塞林格形容的,愛是想要觸碰卻又伸回手

大概習慣了一個人,就容易害怕別人的關心,得了一種別人只要關心就想躲開的病。

很多人也是如此,因為太患得患失,為了避免結束,所以選擇避免開始。

不喜歡孤獨,卻又拒絕社交,因而在人際交往中刻意保持距離,與每個人都難以交心。

偶爾思念朋友,可當別人盛情邀請時,又百般推辭。

他們安於現狀,一邊自怨自艾,一邊卻根本不想去改變。

生活中,我們總是頑固地堅持原來的生活模式不肯撒手,因為害怕而故步自封。

明知自己在下陷沉淪,卻不想動彈,不想自救或被救。

可是,很多事情,如果不去努力嘗試,就不會知道結果如何。

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害怕被拒絕,也不要害怕拒絕別人。

餘生還很長,要敢於拒絕,更要敢於開始。

04

改變社交焦慮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和了解自己的過程

也許每個人都多少有些社交焦慮,但我們不應該讓焦慮的情緒阻礙自己的表現和交往。

馬丁·安東尼在《羞澀與社交焦慮》里提到,要是社交焦慮影響了你與他人的交往、妨礙了你的學習和工作,甚至影響到了你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就應該考慮去克服它了。

不是說你必須天天社交,但具備這種社交能力,才能讓別人認識你的價值,獲得更多社會支持。

阿德勒說,生活中遇到很大困難的人,往往是那些對身邊同伴們不感興趣的人

在社交場合遊刃有餘,也能讓你的生活不會那麼千篇一律,不會僅僅因為恐懼,就滿足於宅在家點外賣,以「肥宅」自居。

所以,千萬不要讓社交焦慮毀了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這6本讓人痛哭流涕的好書,到底寫了什麼?
有話直說,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