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颱風一月內三顧申城68年來罕見

颱風一月內三顧申城68年來罕見

本報訊「上海在1949年到2017年的68年中,總共只有6個登陸颱風,其中2個是直接登陸,其他是先在寧波等地登陸後二次登陸上海的。而今年,一個月內有3個颱風直接登陸上海,這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研究員李永平近日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市科協、市氣象局共同主辦的《探秘天氣預報與氣象防災減災》講座中如是說。

「颱風路徑、強度、風雨的預報是世界性難題,今年我們從提前幾天的短期預報,到臨近預報,以及提供防颱信息服務等能力方面都有了提高,雖然還不能做到100%的準確。」李永平介紹說,根據統計,過去60多年間,登陸颱風強度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這次登陸上海的4個颱風等級都不是最高的,「安比」是強熱帶風暴,其他2個是熱帶風暴。「颱風在登陸過程中,由於沿海海域海溫比較低,又受部分島嶼和陸地的影響,80%以上的颱風強度都會減弱,可能在海上的時候是颱風強度,到登陸的時候就變成強熱帶風暴或熱帶風暴級別了。」

「登陸上海的颱風跟登陸福建的颱風強度通常存在差別,後者通常要強一些,這與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海溫等不一樣有關,雖然這種現象並不絕對如此,但是總體上有傾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祥德認為副熱帶高壓位置的偏北傾向正好對應影響長三角颱風變多,而同期珠三角颱風頻數則可能正好相反。

據悉,我國氣象衛星對颱風定位的精度目前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風雲二號衛星總指揮李海生介紹說,我國氣象衛星研製和進入業務化運行40多年來,大大提高了我國對颱風的監測和預測能力。「我們國家每年平均有8個左右颱風登陸,自從有了氣象衛星以後,每年由颱風造成的人員傷亡人數直線下降。另外,颱風預報準確率的提高也使防颱減災的應對措施更加有效。

李海生透露,近年來我國氣象衛星全面升級換代,風雲3號和風雲4號跟國際先進國家的氣象衛星水平已經接軌了。「我們現在的氣象衛星對颱風定位的精度已與美國、日本不相上下。」

(吳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