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化如何撬動生物醫藥產業成為引領式的新經濟形態

數字化如何撬動生物醫藥產業成為引領式的新經濟形態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正面臨著一場數字化的大變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智能合約、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接踵而來,令人應接不暇,而生物醫藥產業也同樣在面臨著重大的變革與轉型。

「今天我們正處於兩個新舊時代交替的特殊時期,一方面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經過工業文明,正在全面邁入智能時代,未來所有的商業都將是智能商業。另一方面,生物經濟也正在成為繼信息經濟之後新的國家戰略和新的增長引擎,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時期,如何將生物醫藥產業進行數字化,使得長期制約這個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是我們一直在思考並專註的事情」,在日前召開的由浙江省健康大數據創新技術戰略聯盟發起,火石創造承辦的「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百人研討會」上,火石創造董事長金霞表示。

50萬到198萬,生物醫藥企業的規模卻將逐步「縮水」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而生物醫藥產業正在這樣一個有多個經濟形態並行的交叉時代中潛行和崛起。

據火石創造CEO楊紅飛介紹:「截止到2018年3月份,國家共審批了168個高新區,其中,有50個高新區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主營產業,2013年,全國的生物醫藥類企業共有50萬家,到了今年,這一數字變成了198萬家,5年的時間,3倍的增速,我國的生物醫藥產業正在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集聚爆發期,如此大的產業體量,無法再以傳統的『人為』方式介入發展,數字化成為了一個必選項。」

而數字化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全面滲透,帶來的是「高增量」和「小規模」的反差發展。

「生物醫藥類企業的規模會越來越小,比如在2017年新增的31萬家生物醫藥類企業中,技術驅動型的企業得到了更快程度的上升,對於這一類企業而言,協同的方式會是其主流的發展模式,『小而專』,意味著企業只需專註於某一個方面,其他的資源獲取只需通過數字化的服務方式即可獲得,『大而全』不再是所有企業追求的目標。」楊紅飛指出。

同時,楊紅飛還表示,創新的個體化、關鍵節點的規模化、金融資本體系的更彈性化、也將是未來我國生物醫藥領域在數字化時代下的新發展趨勢。

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路線圖,實現數字化賦能

新趨勢,新發展,數字化究竟如何賦能助力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也是火石創造這家成立了3年的數據公司一直在探索的事情。

日前,基於生物醫藥產業的數字化生態系統,以產業創新要素的數字化為抓手,推動產業創新服務資源的集聚,由政府發起構建市場化運作、服務於雙邊市場模式的第三方產業創新服務平台,從而實現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服務的精準匹配,火石創造發布了首個名為《中國生物醫藥關鍵技術創新地圖》的數據產品,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家底進行全面摸底,覆蓋創新人才、創新載體、創新投入和創新成果等多個維度,同時對重點城市的生物醫藥產業進行了創新能力盤點。

在人才方面,據火石創造資料庫資料顯示,我國生物醫藥領域共有國家「千人計劃」專家874人,兩院院士302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6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36人。當前生物醫藥領域知名科學家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形成了以環渤海和長三角經濟圈為核心的頂尖科學家分布格局,且以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為高端人才集聚中心。西部地區,隨著成都生物醫藥產業的加速發展,其高端人才的吸引能力也越來越強。然而,生物醫藥領域的頂尖人才仍主要集聚在美國、英國等生物醫藥強國,我國生物醫藥創新頂尖人才仍有較大缺口,尤其缺少掌握多學科先進技術和高科學技術的高級複合型人才。

在創新載體方面,近幾年,我國湧現了一批生命科學研究機構和高校,成為科研成果輸出以及集聚和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最重要載體,極大地釋放創新活力。此外,上市公司也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創新主體。但是,企業的創新資源不足,研發力量依然相對薄弱,創新主體地位不突出。

在創新投入方面,2017年,生物醫藥A股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支出總計達30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從區域分布來看,研發投入較多的公司多位於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廣東、浙江、上海位居前三位,佔全部上市公司研發總支出的43%。綜合來看,長三角地區上市公司研發優勢最為明顯。然而,相比較各跨國葯企,我國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投入仍需較大幅度提高。

在創新成果方面,一方面,我國的生物醫藥基礎研究成果和生物醫藥專利成果在近幾年都實現了「雙驅動」的同步增長,另一方面,由於我國依然未形成產學研協同體系,院企合作不足,我國目前的生物醫藥成果轉化率約僅僅為5%,生物醫藥基礎研究和產品研發存嚴重的脫節。

基於以上問題,中國生物醫藥關鍵技術創新地圖提出了加強技術研發、創新產業服務模式、推動產業數字化、構建多元化服務平台等創新政策建議。

攜手新布局,輻射京城和蓉城

如何用數字經濟切切實實加速生物醫藥經濟的發展,通過落地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來解決生物經濟中的組織協同、資源共享、整合、交流、匹配的問題,從而實現產業發展的指數級增長,這才是數字化時代的生物醫藥產業最終要達到的目標。

而火石創造把數字經濟的「福利」從上海、台州等地輻射到了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成都高新區。

8月18日,火石創造與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依託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開展生命科學、生物醫藥全球產業監測,通過數據洞察產業發展方向,促進北京打造世界一流生物醫藥產業的人才集聚高地、技術創新高地、企業服務創新高地。在中關村產業生態的涵養之下,結合火石創造的數據支撐和行業研究實現北京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助力產業快速發展。

同時,火石創造還與成都市高新區攜手,推動成都生命健康產業去結構化、數字化的合作項目,該項目為成都高新區構建從產業結構、產業鏈、企業、機構、資本、產品、創新等各維度的產業大數據,通過各類經濟運行模型生成決策的參考數據,並以數據可視化手段予以直觀展示。今年5月,火石創造還與成都市高新區國際生物城簽約,合作建設全球新葯研發外包服務交易中心。

「協同,是數字化經濟時代出現最頻繁的一個詞,也是火石創造在與各園區以及企業機構的合作中一直在做的服務。」楊紅飛指出。

「比如,在智能招商方面,怎麼把企業和園區結合起來,企業作為一個園區發展的根基,招商自然成為了園區最關心的問題,需要招什麼樣的企業,這些企業在哪裡,如何評估這些企業,上述問題,數字化可以加快這些進程,實現企業和園區的精準匹配。還有在企業招納人才方面,構建一個人才資料庫只是一個開始,如何讓企業和人才能儘快找到彼此,火石創造正是想作為一個連接器,把二者完美的連接起來。再則以區域為單位建立提供方和需求方的精準匹配,以數字化的方式把供應鏈和資源體系整合起來,火石也一直在做相應的嘗試。」楊紅飛對醫谷表示。

另悉,火石創造的首家全資子公司已在成都正是註冊成立,定位是火石企業業務全球服務中心以及生物醫藥創新資源交易中心。

文 | 醫谷 史士雲

醫谷鏈

《火石創造推HSMAP地圖,實現醫健創業的精準匹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谷 的精彩文章:

新發現:阿爾茨海默症性別差異的影響因素

TAG:醫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