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不相識怎相愛?」馬哈蒂爾鼓勵馬來民眾閱讀中國四大名著

「不相識怎相愛?」馬哈蒂爾鼓勵馬來民眾閱讀中國四大名著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93歲高齡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於8月17日開啟了中國之旅,中國也成為他再度執政後首個正式訪問的非東盟國家。

在訪問阿里巴巴、體驗高鐵、感受了一波中國現代化成就後,馬哈蒂爾打起了文化牌。

「不相識怎相愛?」19日,馬哈蒂爾在北京出席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馬來文譯本發布會,在致辭中引用這句馬來諺語鼓勵馬來民眾閱讀這些名著。

馬哈蒂爾(左二)一行出席發布會 圖自馬來西亞新聞局

綜合《東方日報》、《亞太日報》等媒體報道,馬哈蒂爾在發布會上表示,以往中國古典文學沒有馬來文譯本,如今譯本面世,馬來同胞就能更了解中國文學及文化。

他透露自己是從小讀的是英文學校,所以較熟悉西方國家的文學及文化,但二戰後,東方國家崛起,所以是時候去熟悉東方國家的文學及文化。

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國家取得了非凡的進步和成就,甚至在許多領域領先於西方國家,但我們仍處在很不靈活的狀態,我們不懂得他們的歷史,也不明白他們的文化和文學,」馬哈蒂爾說。

馬哈蒂爾閱讀馬來文版《三國演義》 圖自《亞太日報》

談及這次的四大名著譯本,馬哈蒂爾表示,他認為這些譯本極為重要,因為它們不但能讓大家更熟悉中國的四大古典文學,也可以從中了解中國的生活價值等。

「把中文翻譯成馬來文的工作很重要。雖然馬來西亞也有很多華人,但我們沒有學習他們的背景,不少人甚至不清楚為什麼馬來西亞有華裔。希望通過閱讀這些翻譯的文學作品和歷史書本,我們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和人生價值,同時更好地了解中國人的思維和理念。

就像馬來西亞諺語所說的,不相識怎相愛?讓我們(中馬)更好地相愛,」馬哈蒂爾說道。

當天的發布會由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局、馬來西亞翻譯與書籍局共同主辦,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出席了當天的活動。

《經濟時報》援引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吳恆燦介紹,除了前後歷時近30年翻譯成的四大名著,作為民間自發的翻譯組織,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已翻譯成馬來文的中文書籍還包括《南方有嘉木》、《解密》等當代小說。

相信未來幾年內,我們所出版的書將會超過之前30年的譯作總和,」吳恆燦充滿信心地說。

此次中國之行,馬哈蒂爾的第一站便是杭州的阿里巴巴總部,此外,他還參觀了吉利汽車總部。為了體驗中國高鐵,馬哈蒂爾一行甚至臨時調整了行程。

自上任以來,馬哈蒂爾擱置了超過200億美元的中國承建的基建項目,面對外媒稱其上台後將「對抗中國」的猜測,馬哈蒂爾20日在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

「我們不相信對抗。馬中合作將能互惠互利,馬來西亞可以從增加與中國的貿易、技術和創業合作的機會中獲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庫爾德突然翻臉,撕毀停火協議,連夜偷襲政府軍!普京:溫壓彈伺候
中國駐美使館發布安全提示,讓美媒有點小感慨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