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這個全民重視健康的時代,你該如何健身?〡水木資本原創

在這個全民重視健康的時代,你該如何健身?〡水木資本原創

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應該是健身愛好者們的一場狂歡,亞太地區的健身盛會FIBO CHINA 2018展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剛圓滿舉行。在規模達到近50000平米的本次展會上,來自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的350餘個國內外健身領域知名品牌參展。

除了大牌助陣,現場活動也刷新了人們對於健身的認知。黑科技產品、水上運動、EMS可穿戴設備的新潮體驗為健身迷們打開了新世界;"全力遊戲"、街舞大賽、美臀大賽、壺鈴大獎賽、中國健身健美精英賽、馬甲線決賽等雲集各路高手;更通過團操課、七夕型動派對、明星見面會、健身地圖、健身狂歡購物節,一系列互動體驗,盡情玩出健身新花樣。

這已然是一個全民健身的時代。

時髦的人開始秀身材,白領午餐外賣吃草比例大增,健康餐、沙拉、輕食,有關健身和運動的概念早已瘋狂蔓延,從美團外賣給出的數據來看,僅外賣沙拉,訂單增速高達16倍,是外賣大盤增速的5.3倍。

大數據顯示,我國健身俱樂部約5,000家,健身房1.5萬家,市場規模近300億,2017年中國健身行業的整體收入超過1500億。其中健身房佔到40%,健身器材29%,另包括23%健身服裝和8%健身營養品。在健身人群中,20-30歲年齡段超過50%,並在30歲達到了頂峰。健身成為當代年輕人繼攝影后第二大愛好。

水煮西藍花,燕麥片,柴柴的雞胸肉,還有每天必吃的雞蛋清,應該是許多擼鐵達人和健身小白票圈裡的常客;當你打開你的票圈或者刷開微博,某某某又去擼鐵了,某某某又開始減脂了,某某博主又開始秀迷人的維密身材和翹臀了,健身大神們的鋼鐵意志和稜角分明的肌肉讓你又想起來自己曾一咬牙一狠心辦了年卡會員卻許久沒有出現的健身房,或者跟著微博視頻做了幾次就沒有再堅持下去的美麗芭蕾天鵝臂或者某某有氧燃脂操,於是乎,你又開始捉摸起來私人教練和聽起來概念新奇的工作室和團體操課。畢竟嘛,生命不息運動不止,及時沒有意志力運動,作為一位新時代的消費升級達人的你也要嘗試各種不同的健身新花樣。

然而,橫向對標整個健身市場,相比美國超過17%的健身用戶,中國的健身滲透率很小,僅有0.7%。目前的中國健身市場主要可以分為幾部分,傳統的健身房、互聯網健身品牌、小規模的健身工作室、黑科技酷炫風的新型健身品牌,還有挖掘線下流量的共享健身倉、以IP和健身內容研發為主的線上健身類品牌,這些不同類別的玩家在這個健身為王的時代仍舊會持續搶佔市場。

2018年上半年健身領域最大的融資事件,便是Keep的1.27億美元D輪融資,領投方為高盛,融資規模,創造了健身行業的融資紀錄。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健身賽道中的項目融資情況大致如下:

(信息來源:公開資料)

從場景上來看,健身場景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場景。

線下的健身場景在現金流方面仍是較為主要的手段,傳統的健身場景大多始於線,從過去的廣場舞大媽的集體狂歡、公園大爺的強身健體到現在以健身房等室內場景為主的健身方式,線下場景仍舊是獲取收入的主要場景。

從傳統健身場館的盈利模型上來看,線下場館的投入分為場地和設備等的前期投入以及後期的運營成本等,其成本結構如下:

據預測,國內健身俱樂部僅20%盈利,20%盈虧平衡,60%虧損。

目前我國的整個健身行業也存在著許多痛點,總結來說,可以用健身小白對健身房sales的回答來概括:「有點貴」」手頭緊」「考慮下」。

首先,用戶的決策成本高,相比於高昂的年卡費用和按次數預付購買的團體課費用,健身的成果通常會在3月或者半年乃至更長的周期內才會體現;

二是從業人員的標準化專業化培訓難度大,目前很多的健身機構以銷售為導向,很多健身教練並不具備專業的知識結構和課程培訓體系,一名優秀的健身教練的培養成本高昂;

三是同質化競爭嚴重,路邊發傳單小哥的「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健身場館的團操如出一轍、設備大同小異、收費模式大多預付並且過於標準化,商家很難建立起自己的差異化品牌和真正的競爭壁壘。

針對這些健身行業的痛點,行業中也興起了許多與傳統健身房模式不同的新玩法。

1

科技+健身,利用科技元素為健身賦能

其中比較主流的一種是EMS電脈衝健身(Electronic Muscle Simulation)。

EMS的原理是通過模擬人體大腦生物電信號,將中低頻率脈衝電流導入到運動神經,通過調控脈衝電流的強度、頻率、間歇時間等因素指揮肌肉協同工作,達到減脂塑形的目的。這類健身體系最早應用在醫療康復領域,後逐漸延伸到健身市場。其運動方式大致如圖所示:

近年來EMS技術已經廣泛用於體育、健身行業。在德國已經有3000多家健身中心、美容機構、康復理療中心等使用EMS設備。在中國,短短一兩年年時間裡也出現近200家EMS健身中心。

從商業層面分析,EMS的訓練體系對場地的大小、環境、健身工具的要求並不高,從單店模式上看,EMS會比24小時健身房規模化複製能力更強。

國內目前以EMS為核心訓練方法的健身品牌有ZESPEED、安體倍力、XBody、K-EMS以及VisonBody。

然而EMS健身體系也有著自己的短板,比如健身內容單一、市場教育成本高、無成熟自研設備等,其准入門檻和競爭壁壘均較低。因此,長遠來看,EMS最終會演變成一種提升健身效果與運動技能的輔助工具,健身房品牌必須在EMS以外去拓展其他健身內容。

還有一種已經有較為廣泛落地場景的玩法是藉助人工智慧來更精準的採集健身數據並輔助健身。

AI方面的結合又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

線上場景中,多採取虛擬教練的形式,一種方式的典型代表為keep,在app上利用大數據和演算法,根據用戶畫像師兄精準推薦;另一種方式是進入家用場景並能代替教練的部分職能,如myShape和EuMotus。

虛擬教練的優勢在於可低成本規模化複製,但是未來如何對線上流量進行變現,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線下場景通常融合多種AI演算法,利用感測器或攝像頭等硬體方案,實現健身動作的監督與糾正,比如目前正在落地的keepland,在跑步機等硬體上搭載感測器等技術設備,實時監測用戶的運動標準度並採集數據,進而更有針對地提供運動指導方案。許多智能健身房也在自己的運動器械上結合

智能硬體方面,許多公司推出了許多新奇的黑科技,用智能硬體輔助健身。

比如Kickstarter上眾籌的Enflux的智能健身衣,通過衣服上遍布全身的感測器對身體運動進行3D追蹤和分析,這款智能健身衣由上衣和運動褲兩部分組成,並且在手臂、腿和軀幹上安裝了10個微型感測器。而這些感測器可以對我們的運動進行3D全面監控,並且將數據傳輸到智能手機的App上。持續使用後,APP還會從專業角度為用戶提出建議、制定計劃。

在2018年斯坦福校園硬體展中,一家名為Kinima Fit的公司開發了互動式的智能健身設備,Kinima Fit將攝像頭與感測器相配合,用戶在健身時可以觀看由專業健身教練錄製的健身視頻,攝像頭和感測器的搭配可以監測用戶的健身動作是否標準,並實時提醒用戶糾正自己的動作以保證健身效果。

國內方面,30MIN於今年5月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沙袋Padipata IPB-XL。

這款沙袋高2.15米,後端有十寸高清顯示屏,能夠及時反饋用戶擊打數據,並搭載有氧訓練模式、娛樂模式與在線PK模式,滿足用戶健身與娛樂的雙重屬性。XL和M碼的沙袋針對的目標客戶為B端健身房,小型尺寸的S沙袋瞄準的是健身用戶的家用場景。

智能化器械固然新奇,然而健身黑科技是否可以完全取代健身教練成為健身用戶的新寵,仍舊需要經歷市場的驗證。不過,從產品賣點的角度看,智能化器械帶來的科技亮點,可以幫助健身房私教產品的轉化率。酷炫科技輔助提升會員轉化率的商業策略在許多傳統健身場館的科技類器械配置中也可以得到體現。

另一類切入智能健身領域的角度為智能健身解決方案。

如SPAX與MyShape。MyShape的產品是一款基於機器視覺的智能健身私教,包含了自研的3D動捕技術、姿態識別糾錯演算法、運動力學的專業知識以及一套強交互性的健身內容。MyShape目前的商業策略是先2B再2C,與B端的合作採用技術輸出的方式,為連鎖健身房以及24小時健身倉提供新型健身內容;C端則是切入家用場景,直接提供硬體設備。類似的,SPAX也為客戶提供智能健身系統,用戶可以在SPAX系統中設置運動目標,監督自己的運動情況;感測器可採集到速度、步數、步頻、心率、卡路里、距離等數據,可進行多維度運動數據分析。內容上,SPAX提供一對多的直播團課,設備上的感測器會上傳用戶的數據,讓教練和助教感知學員的運動狀態,從而產生互動。

2

健身IP與內容研發

低場地成本、設備成本與運營成本等投入的內容健身、團課工作室也以其低門檻、高趣味性以及娛樂化的內容逐漸吸引光大人群的喜愛。

與傳統線下健身場館相比,其優勢在於極佳的用戶體驗以及豐富的課程內容,然而無法規模化複製和快速擴張也是其發展較大的障礙。

能否建立標準化的教練培養體系,持續獲得優質的可成教練,研發出具有特色並且可以標準化推廣的精品內容,是精品團課等健身項目能否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

對標國外兩款風靡全球的健身IP課程CrossFit和Lemills,目前,CrossFit的品牌價值已超過40億美元;Lesmills則是發源於紐西蘭的群體訓練形式,40多年的時間內已經風靡全球80多個國家,目前在世界各地擁有15000多傢俱樂部、90000多名教員,每周800多萬人參與,其收入主要來自於課程IP授權、教練培訓認證、自有品牌器械銷售等。這兩套課程體系其與國內目前健身課程的優勢在於,CrossFit研的健身IP課程具備很強的社群屬性,小團課和Game又為其提供了互動的機會,社群標籤屬性突出。Lemills體系突破了純健身技術範疇,根據當今世界範圍內人類社會化生活的特點,從運動、心理、營養、審美、表演藝術及人際關係等多方面做出綜合分析,獨創出以授課、評審、管理、銷售與宣傳為核心的連鎖式健身俱樂部的經營與管理模式。

3

對線下傳統健身模式的升級:

如共享健身倉、24小時健身房等。其核心在於社區流量的線下獲取渠道,以及獲取流量的效率與潛在的變現能力。

今年獲得融資的健身倉如「玩吧健身倉」,2018年6月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融資;「公園盒子」2018年4月完成A+輪融資,領頭方為華住酒店集團。此外,區別於傳統中大型健身房的模式還有去年很受資本熱捧的品牌化標準化小型健身房,如光豬健身、likingfit,以及互聯網健身房模式的自營品牌樂刻等。

健身倉模式是被2017年一直被資本炒作的「共享經濟」「無人值守」的概念帶起來的,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廁紙、無人便利店、共享健身倉,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進入市場沒有壁壘、現金流好、資本可以幫助其迅速擴大規模、用戶習慣培養好了之後可以很快收回成本獲得盈利。然而,去除了社交屬性的小型共享健身倉,面臨著空間狹小、健身設備單一、利潤空間過低以及衛生問題和安全問題等一系列的問題。未來能否真正變現,在於社區流量的線下獲取渠道,以及是否可以下沉到具有真正使用需求的社區和酒店等場景,能否真正運營好獲取的流量並進行變現轉化。而標準化小型健身房把年卡和季卡預付費的形式轉變為按次收費,雖然一定程度上對傳統健身房預付的收費模式造成了衝擊,但是其盈利之路仍舊任重道遠。

這是一個全民健身的時代,資本本對於健身行業市場空間仍舊看好,目前健身行業依然具有很大改造空間。

對於這些不同的健身賽道的玩家和模式,未來資本關注的還是這些玩家如何能優化其成本結構,拓展更多的渠道以獲取更多的流量,優化社區流量的運營,形成自己具有競爭優勢的課程體系或者品牌效應,在掌握良好的現金流的同時增加坪效和人效,嘗試多種變現方式,用標準化的管理模式進行品牌化運營和規模化擴張,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生態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