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字:靈動的畫 優美的詩

漢字:靈動的畫 優美的詩

尼赫魯

「世界上有一個古老的國家,它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優美的詩……」

這是印度著名政治家尼赫魯(1889~1964年)評價漢字的話。尼赫魯於1947~1964年任印度總理。印度是文明古國,有著號稱天書的古文字梵文,而它的總理卻如此讚美我們的漢字。

尼赫魯的讚美,顯示了漢字的一大特點——靈動的表意性。

漢字是表意文字。試看下面的古文字:

:手拿著肉敬獻到祭壇上,進行祭祀。古人的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神、祖先。古人認為肉是最貴重的食物,所以用來敬神和祖先。

:左面是神台,右面是一個跪著的人。這人朝天張著口,表示正在向神或祖先祈禱。祝的本義就是指在祭祀典禮上主持祝告的人,相當於現在的大會執行主席或節目主持人。

:一個人張開兩臂兩腿,正在翩翩起舞,雙手拿著道具。這道具,可能是孔雀尾,或者雉尾,或者牛尾什麼的,總之是純天然的東西。

:這個字讀chán,弱的意思。它是由有個大人、三個嬰兒構成的。這是用「意念法」合成的字:一胎生三個,這嬰兒的體質不就弱了嗎?

:這是一個鳥巢。鳥巢搭在木(樹)上,巢內有三隻小鳥,正嗷嗷待哺呢。

可以看出,分析字形,能夠生動形象地了解字義,便於認識和記憶。古人正是利用漢字的這一特點來進行文字教學的。我們現在的學校里,只是把漢字作為一種單純的書寫符號,將漢字分解為僵化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來教給學生,而忽略了漢字的靈動性,拋棄了漢字鮮活的靈魂。

林西莉(左)、高本漢(右)

瑞典學者林西莉在上個世紀50年代,跟瑞典著名的漢學家高本漢(1889~1978年)學習漢語。她說:「高本漢每教一個漢字都要解釋它的結構以及人們所知道的它的最初的形式的情況。他講漢字的來龍去脈,使它們變得活生生的,很容易理解。」60年代初,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漢語。她「驚奇地發現,即使一些受過很高教育的中國人對自己語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們從小學到大學機械地進行漢語教學,卻不加以解釋」。 後來,林西莉博覽群書,研究漢字,寫出了《漢字王國》一書。 在這本書里,她通過解析漢字,介紹了中國的山和水、動物和植物、人和人所創造

的一切物質文明,包括車和船、酒和絲麻、工具和武器、道路和房屋、書籍和樂器等等。她以輕鬆自如的筆調,用漢字靈動地展現了中國悠久的文化和歷史,讓人們形象地目睹了古老輝煌的中華文明。

其實,我們的先人歷來重視漢字的研究與教學。先秦著作中就有一些零星的記載。東漢時期,許慎撰《說文解字》,這是我國第一部研究漢字的專著,也是第一部字典,迄今為止已有1900餘年。漢代以來,人們把研究文字的學問稱為小學,就是源自《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敘》云:「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譯:周朝的制度,學童八歲進入小學,教官教育貴族子弟,先教六書。)所謂六書,簡而

言之,就是通過漢字造字和用字的六種方法。周朝的老師是通過分析造字和用字的方法來教剛入小學的兒童識字的,所以學者們就把研究漢字造字和用字方法的這門學問稱為小學。後來這個小學已經成為一門大學問了。上個世

紀初,學者們才把它改稱為文字學。

小學是國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古人把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經部位居第一。經指歷來被尊崇為典範的儒家代表著作。清代的《四庫全書》把經部的書分為十類,其中第十類就是小學。小學類又分為三個子目:訓詁、字書、韻書。其中包括歷代的字典、詞典以及研究文字、辭彙和音韻等內容的古代語文學著作。

朱德熙、四庫全書

由此可見,漢字不僅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它還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我們的國學主要靠它記錄和傳承下來。上個世紀著名的語言學家朱德熙教授(1920~1992年)說:「要是孔夫子當時用的是拼音文字,那麼我們今天讀他的《論語》,恐怕連一句也不懂。」漢字有如此大的功績,所以古人才把它列入神聖的經部。而且,漢字本身的學問,又是一個獨立的國學分支。因此,它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和研究。

文章作者:內蒙古師範大學語言文學教授

余家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字衿我心 的精彩文章:

TAG:字衿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