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啼郎……」念這個,能解決孩子夜哭的問題嗎?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啼郎……」念這個,能解決孩子夜哭的問題嗎?

市民李先生前幾天沿東河邊走過,看到有人在樹上貼了這樣一張紙條: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啼郎,各位路客到此念一遍,保我孩兒一睡到天亮,他順手拍照發了個微信朋友圈,沒想到馬上引來寶爸寶媽的一片吐槽,因為被娃折騰得彼此睡不好覺的經歷,實在印象太深啦!

做父母的,應該很多人都感受過寶寶夜哭的威力:時哭時止、定時啼哭,有的甚至通宵達旦,換尿片、餵奶、親親抱抱哄哄不停地安撫,然而,根本不見效……只好無奈地自我安慰:小寶寶都這樣,長大些就好了。家裡有老人的,就想出各種法子,包括上面到處去貼請路人念一念的紙片。

你家有夜哭郎嗎?怎麼解決孩子夜哭的問題?民俗專家和兒科專家又怎麼看?

溫州寶媽

小時候媽媽給我貼「天皇皇」,現在我給女兒吃益生菌 ,顯然後者靠譜多了

「三十五年前我還是寶寶時,也曾是個『夜哭女郎』。」溫州寶媽小曼說,自己6個多月大時,夜夜哭,整夜哭,媽媽說連著哭了1個月。

「別看我現在細聲細語的,據說小時候哭聲震天響,半夜能把隔壁鄰居吵醒。」

鄰居受不了了,主動跑來支招,建議她媽媽去外面貼個「天皇皇」,還特意交代,貼的時候不能被人看到啊,看到就不靈了。

媽媽一打聽,發現不少父母都試過。「怕我一直哭影響身體,她就誠心去貼了,特地深夜去,選了一條白天行人熙攘的街道貼了好幾張,因為聽說越多人念到,就越靈驗。」

結果,當然是沒有用了,現在聊起,媽媽也直笑自己,當年是沒招了犯傻。

也不知算不算遺傳,小曼生了女兒小南,周歲前也是連日夜哭,而且還吐奶。周歲了還吐奶,小曼擔心女兒胃食管反流,立刻帶她去做了B超,還好沒問題。

醫生判斷可能是脹氣了,叫我多給她揉揉肚子,也可以適當補充些益生菌,晚上喝奶後吃。

她趕緊買來嬰兒專用的益生菌,睡前吃外加揉肚子,一周後白天放屁的狀況就緩解了;大約兩三個月後,小南養成了乖巧的睡眠習慣。

「寶寶的胃還沒發育完全,喝奶量又多,脹氣是很常見的,我猜我自己小時候夜哭也是這個原因,顯然,益生菌比『天皇皇』靠譜多了。」

杭師大民俗專家

這其實是「善意的語言巫術」如有效果,純屬巧合

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民俗專家顧希佳教授說,其實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不少幫伢兒止哭的法子,不只是夜哭郎,還有米收驚、繞清香等。「現在貼的這夜哭郎語符已經改良了,過去應該是要念三遍的,由於可能完成度比較低,現在人們大多寫一遍,路人經過看到時也就下意識地念完了。」

「夜哭郎這樣的語言巫術,雖屬善意,但完全沒有實際意義,如有效果,純屬巧合。」顧希佳教授說,其源頭可追溯至上古——「上古神醫,以菅為席,以芻為狗。人有疾求醫,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其實就是念咒以求病癒的祝由術,這是人類最古老、最早的疾病治療方法,「祝」即咒,「由」即病由。

「祝由曾是軒轅黃帝時期所賜的一個官名,當時能施行祝由之術的都是一些文化層次較高的人,地位尊崇,主管的就是巫術,口傳心授,代代流傳;從歷史文化角度來說,當然是有價值的,但作為現代人,還是應該棄用,即使其大多無害。」

顧教授說,很多傳統的家長會覺得,老祖宗的經驗,縱使無用試試又無妨;但使用一些習俗是會有心理連續性的,一旦發生自愈這樣的巧合,就會更加篤信,在未來狀況更嚴重時走偏路。

「還有些習俗雖不傷己卻對環境有損,像是把煎中藥的藥渣倒在家邊上的馬路,由行人踩踏來帶走病魔,其實和貼夜哭郎語符是一樣的原理——求助他人力量。」

「作為現代人,家裡有老人如果還有貼夜哭郎語符的做法,建議勸導。雖屬民俗,實為陋習。」

市一產科副護士長

夜哭不一定是病理因素 ,家長要學習培養睡眠習慣

「我們產科病房裡的寶寶都是出生3天以內的,50%以上都有夜哭狀況,這時候的夜哭是正常的,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也可能是餓了,一般讓媽媽抱著他給他吸吸奶,就可以安撫。出生第一天,寶寶們都是要吸8-12次奶的。」

GIF

杭州市一醫院產科副主任護士、副護士長傅愛萍說,出生後24-48小時,大多數寶寶都會夜哭;但48小時以後,家長們就應該找找原因了。「不一定是病理因素,但這時候是寶寶習慣養成的好時機,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

前期怕黑可以留個小夜燈,漸漸把光線調暗,慢慢過渡;

其次分床睡,培養寶寶獨立能力,喜歡蹬被子的寶寶可以給他用睡袋,當然為了安全,小床可放在大人房內;

GIF

不要一直抱,很多大人看寶寶可愛,休息的時候也總把他抱起來玩,讓寶寶產生了依賴,夜哭就是缺乏安全感;

逐漸減少白天睡覺的時間,剛出生的寶寶,要睡20小時以上,6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要睡16小時以上,但6個月-1歲期間,就可慢慢減至12個小時了,如果還是白天一直睡的話,寶寶晚上精神了,也可能會比較興奮,哭鬧著不肯睡覺。

奶爸劉先生

留心夜哭寶寶有無打呼癥狀,警惕腺樣體肥大

「我家小寶2013年出生,一歲多以後有明顯的夜哭,到2017年春天才停止!」

奶爸劉先生心疼地說,起初以為每個寶寶都夜哭,沒考慮到哭得嚴重可能是病理性的,直到斷奶後還哭,才開始擔心了。

GIF

那時候小寶已經20個月大了,總是凌晨兩三點哭醒,一哭至少一個小時,有時甚至哭到四五點,爸爸媽媽和外婆輪班哄著也睡不著,只能陪看動畫片轉移小寶注意力;

同時,小寶睡覺還有一個特徵是會打呼:入睡很難,喜歡在床上爬來爬去;入睡後喜歡趴著睡,有時甚至會有膝蓋跪床、背部拱起的姿勢,呼嚕聲和大人一樣響。

GIF

全家人都覺得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一來孩子睡眠不深,擔心影響發育;二來孩子晚上長期夜哭已經影響到大人的睡眠和工作。

先看了中醫,醫生說是小兒驚厥,建議做針灸推拿、疏通經絡,試了兩次針灸,小寶哭鬧得家裡人受不了,只能作罷。

最後帶小寶去家對面的解放軍第117醫院,兒科主任王紅診斷,是腺樣體肥大影響了鼻咽部通氣,小寶睡覺時呼吸不暢,才會打呼且一直哭。

「孩子打呼90%是因為腺樣體肥大,孩子爬來爬去也好、趴著睡也好,背拱起來也好,都是在尋找一個讓自己呼吸舒服的睡覺姿勢。」好在小寶的情況不是很嚴重,王紅主任當時建議保守治療:「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好,並且腺樣體肥大堵塞後鼻孔約2/3以上,就要手術治療了。」

王主任提醒:家有打呼寶寶,最好都能帶去耳鼻喉科看看,排查一下是否有腺樣體肥大狀況,發生率還是比較高的。有些寶寶雖然腺樣體肥大程度並未達到手術指證,但可能會有張口呼吸,嘴部變凸出的跡象,為了美容,也建議作手術切除,因為腺樣體自然萎縮可能要到10歲左右,而長期腺樣體肥大可引致頜骨變長、齶骨高拱、上牙突出的「腺樣體面容」,這是不可逆的。

儘管小寶已經不再夜哭,劉先生近日也決定給女兒排期做手術。「之前牙醫給小寶塗氟時,說孩子的牙骨已經有些外凸了,再加上她確有張口呼吸的習慣,太擔心影響面部發育了,女孩子,美也很重要。」

專業醫生寶媽:

小兒夜哭多為腸胃問題,最簡單的防治法子:順時針揉肚子

王貞貞,上海瑞金醫院特需醫療中心醫生,家有1歲寶寶,是個很專業的新手媽媽。

她的寶寶出生後,也一直有夜哭狀況,五六個月大的時候才好。王醫生起初也是摸索,餓了?尿了?冷了?畢竟寶寶不會說話,任何不舒服都是用哭來表達的。以上一一排除以後,主修消化科的她一下就想到了腸脹氣。

「寶寶6個月以內時腸胃還未發育成熟,食物很容易聚積,導致腸脹氣或者腹絞痛,不舒服了自然會夜哭,因消化系統狀況導致夜哭是最常見的。」

王醫生列舉了幾種寶寶常見的腸胃狀況——

腸脹氣:喝奶量多,尤其晚上奶喝多了或吃了其他產氣的甜類食物;吸奶瓶的寶寶,奶吸完了未被察覺,而一直吸入空氣;此外,母乳餵養期媽媽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到孩子,例如媽媽豆製品吃得太多,也可導致寶寶發生腸脹氣;

腸痙攣(腹絞痛):主要是小寶寶腸道發育還不成熟,腸蠕動不協調造成,胃腸脹氣也會進一步引發腸痙攣,多見於4個月以內的寶寶;

便秘:正常的寶寶一天應該便便2-3次,以黃色的軟便為最佳,大多不成形,三天沒便便就可以算便秘了,便秘寶寶會不舒服,也會引發腸脹氣。

對付以上常見的寶寶消化問題,專業寶媽王醫生建議——

1.最好的法子就是物理治療,有事沒事多順時針揉揉小肚子,白天揉揉可預防,晚上揉揉可止哭;

2.白天讓他俯卧姿勢休息玩耍(趴著),可幫助排氣;

3.如果以上辦法都沒用,才考慮服用益生菌——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添加輔食了,腸道菌群會自然形成;

4.隨著寶寶的長大,奶量的比重會越來越低,脹氣狀況也自然會好轉。

王醫生自家寶寶就是腸脹氣,哭的時候順時針揉著小肚子,一會兒就不哭了。「第二天晚上還是哭,於是白天也揉,晚上就好些,只要沒有其他更嚴重的病理狀況,隨著寶寶腸胃的發育,夜哭會自然好轉。」

但如果寶寶哭得很厲害,怎麼揉肚子抱抱都不能緩解,家長也要警惕是否為急症。

記者 章貝佳

編輯 陳筱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快報 的精彩文章:

從補LV到補賓士!兩個洞1萬元,武林路網紅母子靠這手藝在杭攢下一套房!

TAG:都市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