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延禧攻略》魏瓔珞參加的選秀和皇帝的嬪妃選秀 有何不同

《延禧攻略》魏瓔珞參加的選秀和皇帝的嬪妃選秀 有何不同

原標題:《延禧攻略》魏瓔珞參加的選秀和皇帝的嬪妃選秀 有何不同


以清朝為背景的宮斗劇似乎都喜歡通過一場選秀開場,比如收視率較高的《甄嬛傳》和《金枝欲孽》。最近大熱的《延禧攻略》也毫不例外的以一場選秀為全劇開篇。


但與其他選秀不同,《延禧攻略》的選秀同時以兩種方式進行:一種為女主魏瓔珞參與的宮女選秀,一種為太后、皇帝、皇后親自主持的選秀。這兩種選秀形式有何不同?


粗略歸納,得出兩者的不同。魏瓔珞參與的選秀是包衣三旗的選秀,每年挑選一次,由內務府所主持,主要擔任後宮的雜役事務,選中的宮女要到25至30歲「服役」完成才能出宮。而帝後參與的選秀則是八旗選秀,每三年挑選一次,由戶部主持,選中的則充盈皇帝後宮,或者賜給皇室宗親其他沒有結婚的王子王孫。


清朝初期始創了八旗制度。八旗即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藍、正紅、鑲紅、鑲藍的八種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的合稱。皇太極入關後,其後宮便按照八旗制度選納后妃。據說,此舉是為了保證滿清的血統。


當皇帝選秀開始時,清朝八旗人家凡年滿13到16歲的女子必須參加。如果有秀女沒有參加而自行婚配,那麼整個家族都會被問罪。比如《步步驚心》中,女主馬爾泰·若曦沒有參與皇帝選秀,就不能先和別人結婚。一旦被選中,則留在宮中,成為皇帝的嬪妃。

八旗秀女參加應選的年齡在13到16歲左右,幾乎都是未成年人。但所有的選秀並沒有完全按照規定的年齡進行。到了光緒年間,秀女的年齡波動很大,年齡最小的有11歲,最大的達到20歲。


清朝中後期,清朝倡導學習漢文化風氣日盛,考慮到平衡滿漢政治勢力等多種因素,參與皇帝選秀的秀女出身不再局限於八旗人家,而是向漢人滲透。這也就是《甄嬛傳》中的甄嬛和沈眉庄雖為漢人,卻仍要參與皇帝選秀的原因。


皇帝選秀的標準除了年齡,最重要的是德行和門第。因此,光有美貌卻無門第的小仙女們是選不上的,只有形象氣質佳、最好舉止端莊,同時祖上或老爸給力的女子被選中的幾率才會大一些。


皇帝選秀要歷經初選 — 複選— 引閱 —復看 — 留宮住宿等諸多環節,每輪都會刷下一波回老家,晉級的選手就進入下一輪。被皇帝選中的秀女入宮後,還要先和掌事姑姑學習禮儀,養成端莊儀態後才有資格面見皇帝,慘烈程度並不比今天的公務員選拔低。儘管選拔難度高,依然有些秀女像選秀綜藝《創造101》中的楊超越一樣,帶著「全村人的希望」去參選。畢竟如果有幸能成為「寵妃」,全家人、全族人都會跟著沾光。

當然,有些秀女並不希望被選中,因為一旦被皇帝臨幸,哪怕後半輩子不得寵,都不能離開皇宮,只能終老於宮中,代價很高。成為「寵妃」的概率畢竟很低,如果智商不在線,說不定在宮中還活不過一集,有些「心裡住著一批野馬」或早已芳心暗許的早熟小姐姐對皇帝選秀自然很抵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淞滬抗戰中奮起反擊的中國軍人 稱退縮是亡國滅種不中用的東西
老照片:1949年向斯大林70歲生日祝壽的珍貴彩照

TAG: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