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有一處地方,在古代沒人願意去,皇帝沒下令基本不能活著出來

中國有一處地方,在古代沒人願意去,皇帝沒下令基本不能活著出來

原標題:中國有一處地方,在古代沒人願意去,皇帝沒下令基本不能活著出來


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上一個統治時期較長的朝代,由滿族創立。由於清朝統治中國的時期較長,所以大部分清朝的歷史都被改為影視劇。


通常愛看清朝古裝劇的人都知道,每當有官臣犯罪,或者罪大惡極的罪犯被捕,都會被發往寧古塔。那麼,究竟什麼是寧古塔呢?它又在哪裡呢?


許多不了解史實的人都將寧古塔認是一座塔,但其實它只是一座城名而已。寧古塔和許多發放罪犯的地點一樣,它氣候十分惡劣,在這樣寸草不生的地方十分適合罪犯勞改。


又它同時也是滿族的起源地,所以滿族的六位皇族曾在寧古塔居住過一段時間,因為滿語的原因,所以寧古這個城名,被稱作了「寧古塔」,因為口口相傳久了,所以「寧古」城名就成了「寧古塔」了。


清朝,皇族都把罪犯都發放寧古塔,離不開兩個目的。首先,寧古塔環境惡劣,寸草不長,適合讓罪犯到那裡去折磨,悔改,讓他們思念親人,終改過自新,起到懲善揚惡的目的。


另外寧古塔是滿族的發源地,讓罪犯到那裡去築路,修橋,改善環境,給滿族的官員們當牛做馬,可以顯示滿族的榮耀。



發放罪犯的法律一直在改進。五代後晉天福年間開始發放的罪犯通常是直接發放,這樣會導致管理混亂。但是到了清朝,這樣的制度就逐步修進了,清朝逐步健全了發配罪犯的制度,並且為方便發配工作而設置了許多的流放點。


往後的大清律例已經是順治初年的事情了,這部法律在對流放人員的起因、種類,流放人員的刑期,流放人員的生活等方方面面做了比較詳細的規定。


一般在寧古塔的罪犯,都要面臨在那裡待上十年的處境,在這十年裡面飽受折磨,要是這十年之後,被認可改過自新,並且願意回到原來藉位的人,就會允許回關。而被判處無期徒刑的人,除非有皇帝的特批,不然只能是死在關內了。


其實被發往寧古塔的不僅有平民百姓,一般來說,官臣也會得罪於其他權貴,偶爾也有朝廷大臣犯錯而被發往寧古塔的。順治時期的給事官彭長庚,向皇帝諫言,要求為多爾袞平反昭雪,恢復他的爵號。



皇上將此事交給大臣們密議處理,結果二人要被處以死刑。但是皇帝念起他們二人曾經有功於清朝,所以才免他們於一死,將其發往寧古塔。

清朝康熙年間,也有許多權貴因為一些轟動朝野的大事而被發往寧古塔。可是轟動朝野的大事,一般都應該處以死刑,怎麼還是被發往寧古塔了呢?



原來像《南山集》案這樣的大案,因為涉及的人數眾多,甚至包括了張佰行、名人志士方苞等許多無辜人員。康熙不忍心將如此多的能人志士都處以死刑,況且再過一月,即將迎來來他的60大壽的慶典,於是動了惻隱之心,只斬戴名世一人,其他人全部被大赦,即無罪釋放。


其實一般來說,每當皇族有喜事或大壽等要舉行慶典,都會大赦天下。所謂的大赦天下就犯罪情節不惡劣的人被無罪釋放,還在獄中服刑的犯人,只要刑期將滿,也會被釋放。


自從流放罪犯開始,流放罪犯的制度一直在不斷地進步。在這之中寧古塔就是其中一個流放罪犯的地點。寧古塔可謂是一個十分適合罪犯的去處,環境的惡劣程度足矣折磨罪犯,加之清朝皇族巧用罪犯的免費勞力,為邊遠地區修橋補路,這樣的制度也是非常的明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鹿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第一厚臉皮吹牛武將,口才好的一句話噎死諸葛亮,被趙雲一槍戳死!
三國關羽的一條毒計讓他威震華夏,400年後一個大人物又原封不動的抄襲了一遍

TAG:小鹿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