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斗、逆襲、成為人生贏家的魏瓔珞,還不是一朵職場白蓮花
吊足了觀眾胃口的《如懿傳》終於開播了。
而《延禧攻略》也進入了第二階段:
富察皇后自盡,嫻妃上位封后,爾晴領了盒飯……
為了給皇后報仇,瓔珞正式成為後宮之戰的主咖。
想要在深宮牆後燥得風生水起,沒點手段成不了最後的贏家。
當初為了引起傅恆注意,魏瓔珞還只是小試牛刀,多少有點兒女情長。
從黃金段位進化到最強王者,成為皇帝枕邊人,女戰神的心路歷程可以出一本教科書了。
欲拒還迎,讓男人心繫於己
皇帝只有一個,妃嬪一抓一大把,競爭由此產生。
普通妃嬪上趕著侍奉皇帝,魏瓔珞卻不按常理出牌。
皇上第一次傳她侍寢,穿著孝衣就來了。
啥也不用說,皇上想起剛去世不久的皇后,情慾自然得剋制一下。
先是連續「偶遇」一個月,再突然玩消失,皇上自然找上門來。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等瓔珞等到差點睡著,激發了皇帝的征服欲。滿足感被延遲了,反而更值得期待。
一般跟強勢男性交往過程中,女性往往趨於較弱的地位。但是看看魏姐,主動權明顯在她手裡。
吃點苦頭更容易獲得同情
小嘉嬪在皇上耳邊煽風點火,讓皇上誤以為瓔珞氣焰囂張。
瓔珞跪了兩個時辰,被撤牌子也不解釋。
聽了太醫的話,皇上發現誤會了瓔珞,差人送來錦帛字畫和美食佳肴。
瓔珞轉手就整了出「借花獻佛」。
那可是御賜之物啊,皇上的面子往哪擱?氣得直奔延禧宮找瓔珞算賬。
瓔珞趁機撒個嬌:位份比嘉嬪低,受欺負也得忍著唄。
皇上閱女人無數,能看不出瓔珞玩的這些把戲?
但苦肉計+一夜春宵顯然是奏效了,隔天瓔珞就從貴人成了令嬪。
搞特殊化,提高核心競爭力
開始皇上想要羞辱瓔珞,翻了牌子又不讓她進門,等在門外的瓔珞不急不慢地品茶吃點心。
邊上公公都不看下去了:貴人,你這操作不得體啊……
見了皇上伸手摟脖子,大玩親親抱抱;
捧臉頰的方式大概是跟李榮浩學的。
小女孩最愛聽的情話,天子也不能例外。
皇上其實也很悶的,王公大臣拿他當領導,後宮妃嬪以他為天,能跟他以尋常男女的方式相處的,整個皇宮裡也沒幾個。
只有魏瓔珞是拿他當個普通人,一個正值壯年的男人對待的。
興緻來了瓔珞還會玩cosplay,冒充小太監。
吐槽乾隆愛蓋章:
一幅畫敲40個章,跟天橋下的狗皮膏藥沒差。
直截了當地diss皇上:俗氣。
這簡直就是紫禁城版「吐槽大會」了好嗎?
有時候,適度的、輕微的冒犯,比一味討好更能打到人心裡去。
話雖不好聽,但都是真話啊,而且都講在點子上,比片兒湯話有意思多了。
主動妥協,適時展示小女人的優勢
看到瓔珞和傅恆在涼亭相遇,乾小四著實喝了一大罈子醋。
等到有機會解釋時,瓔珞一人分飾三角,把後宮女人嚼舌根的習性演給皇上看。
皇帝是明白人,看出了嘉嬪和純妃攜手設陷阱,氣焰就消了一半。
接著瓔珞趁機表衷心:
現在我是皇帝的女人,妖言惑眾,您可千萬不能信啊!
百鍊鋼化成繞指柔,皇帝哪經得起小野貓的撩撥,醋勁都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見慣了奇珍異寶,DIY禮物反而更能打動皇上。
別看他嘴上說「女人就是事多」。
身體還是非常誠實的。
細數一下,魏瓔珞入宮半年,斗嘉嬪、扳純妃,還順便收割了一顆多情帝王心。
能笑到最後,令競爭對手紛紛出局的人,不見得是動輒跟人短兵相接,而是以退為進,細水長流,把精力花在看不見的地方。
在這一點上,清宮女子魏瓔珞跟香江富婆甘比,堪稱是雙生花。
清宮宮女上位史與香江岸邊的娛記翻身仗,居然有很多相似之處。
先說出身。
魏瓔珞是內務府包衣,滿洲貴族世襲的家奴,地位低微,和正兒八經貴族出身的小姐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且瓔珞她爹也沒什麼本事,自己沒掙下個一官半職,內務府內管領的位子還是和親王施捨的。
甘比呢,可能比瓔珞還要不如。
出身狹窄公屋,從小父母離異,和一對姐妹隨母改嫁。
高中畢業就不再念書,轉投《蘋果日報》做起跑線娛記。
沒認識大劉之前,過的也是一件衫穿三年,和男友蝸居西貢公屋的平凡生活。
出身低微,也沒有絕世美貌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在人生的這場賭局裡,她們是低配玩家。
但在短短數年裡,無論是魏瓔珞還是甘比,都實現了人生的巨大逆轉。
這其中的秘訣,有很多相似。
最關鍵的一點,是用伺候老闆的心態攻克老公。
當小嘉嬪因為皇上寵溺瓔珞氣得牙痒痒,大出昏招散布傅恆瓔珞流言時,瓔珞能沉得住氣,等一個蘇州街的機會和皇上和好如初。
而呂麗君大散聲明信給全港媒體,暗踩甘比肚內孩子生父未知,彰顯自己大婆氣派時,甘比能按捺下心緒一言不發。
就連甄嬛從甘露寺回宮,斬斷對皇上的情思後,戰鬥力也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
愛,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bug。
有愛就會有期待,渴望偏愛,甚至是專愛。
有了渴望,就會吃醋、鬧脾氣,沒法冷靜下來分析形勢,制定對策。
但如果把皇上、大劉看成老闆,就好理解得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