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誘惑與機會並存的都市裡,男人為誰整容?

誘惑與機會並存的都市裡,男人為誰整容?

生活在都市的年輕男性,一千個人就能說出一千個不同的整容理由,但各式各樣的理由又都可以歸結為他們所呆的這個地方:這裡資源遍地,充滿誘惑,又充滿競爭。和女性一樣,懷抱夢想的年輕男性來到這裡,需要竭盡全力,全方位地提升自己,才可能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用醫美的方式提升顏值,可能是最簡單快捷的成長方式,也是平撫年輕男性們在堅硬都市中磕磕撞撞,不斷挫敗的心理安慰劑。

文 崔一凡 汪暢

編輯 李凡

圖 視覺中國

「你覺得你下巴寬嗎?」

「嗯」。

「也別太尖了」。

「嗯,好」。

眼前的男生23歲,面孔方正,有點地包天,說話時緊盯著醫生,一眼不看電腦里自己的照片。

這是位於北京西直門的一家醫美機構。每一個來會診的人,都穿著特製的患者衣服,條紋短袖、九分褲。不穿襪子,全部光腳穿著藍色拖鞋。男性求美者大多沉默寡言,就像眼前這個男生,自覺不屬於這個地方。

他的感覺是對的。

像所有醫美機構一樣,這裡的裝飾溫馨,暖色調,門框設計成流線型。置身其中,很難聞到醫院的消毒水味兒,醫生的手術帽上印著卡通形象。他們的目標群體是女性。

現代整形起源於戰爭,服務對象是受傷的軍人。在民間發展起來之後,一度是女性的專利。上世紀九十年代,割雙眼皮為當時的潮流女性所熱衷。男人則是局外人,只負責欣賞,或一邊欣賞一邊鄙夷。在傳統觀念中,男人獲得社會認同的方式首先是實力——得到了什麼,征服了什麼,而不是外貌。

不過,情況似乎在發生變化。現代整形醫生的辦公室里,出現越來越多的男性面孔。比如眼前這位希望縮小自己下巴的男生。

張笑天看了看片子說:「其實你是牙不好,應該去整牙,整完人就不一樣了」。

「整牙要好幾年,太慢了」,男生說。

張笑天是面雕專家,從事整形行業多年,是這家醫療美容醫院的院長。他沒能勸服眼前的男生去整牙,再三確定之後,開始準備手術。

男性求美者們往往目標明確,理性,「就像購物,直奔主題,買完就走,不會無休止地逛街」,張笑天說。

可以預見的是,這位男生將以最快的速度擺脫寬下巴,在這之前,他需要忍受一些日子的疼痛,變美總要付出些代價。至少在這一點上,男人和女人達成一致。

男性求美者越來越多

見到馬太龍是在朝陽公園附近的咖啡館,他是寶尼達國家首席諮詢顧問,本身也是求美者,臉上除了酒窩,其餘部位都做了改動。

即便放在年輕潮人堆里,他也稱得上出挑,額間幾縷自然生長的白髮,倒像是有意為之的裝飾。「你的採訪提綱我看了,像是直男寫的,充滿了歧視,」他笑著說。

在他看來,社會風氣早已沒那麼保守,追求美的權利屬於女人也屬於男人,屬於年輕人也屬於中年人。

《奇葩說》第四季冠軍肖驍鼓勵媽媽整容

他曾為三位挺著啤酒肚的成功男士提供諮詢服務。「錢不是問題!只要能把我們的肚子抽下來,」他們說。正像大多數中年男人一樣,攜著征服世界後的自信,企圖挽留青春的痕迹。

時代變了,倉稟實而知審美。若干年前,能讓人欽仰的形象是地中海、啤酒肚,腦袋大脖子粗,證明生活富裕。而抬頭紋源自思考,法令紋彰顯權威,不拘小節方顯做大事的氣質。

隨著生活水平改善,人們把這種固化的形象丟給「鄉村企業家」,後來是「土豪」。再後來,沒有人想當土豪了。至少表面如此。

「其實男性對整形的需求是很大的,」求美者馮雷說。一些四十歲左右的成功男士,比如企業家,有大把可支配的金錢,於是便將生活的目標轉移到個人魅力的提升上;另一部分男性顧客,是正在讀大學,或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對於整形的接受度更高,愛美天經地義,男生也是如此。

馮雷26歲,在北京一家醫美機構做品牌推廣。接觸這個行業之前,像大多數人一樣,對於整容的了解局限於社會新聞版塊里的整容失敗案例,和充斥網路的「網紅臉」。

網路爭議人物「蛇精男」——劉梓晨

第一次整形之前,他大概花了半年時間做心理建設,而他當時想的,只是通過激光射頻改善膚質,收縮毛孔。

正如他所言,每個人都有對美的需求。有過第一次,可能就會有下一次,即便最初覺得自己已經很完美。「人就是這樣,有一天你打開了一扇窗戶,別的窗戶和大門也都打開了。」馮雷說。

於是,當商家給他所在的醫院免費試用玻尿酸,他沒經考慮就注射了。那支玻尿酸不到一毫升,在市面上賣一萬多元。玻尿酸呈透明液體狀,貯在細針管里,針頭像髮絲,刺入鼻樑部位的皮下組織。效果當時便顯現出來,他在鏡子里看到自己的山根陡立,「很神奇,很好看,」他說。

人們的審美越來越傾向於歐美人,上層的歐美人。這不單單意味著高聳的鼻樑和深陷的眼窩——事實上,這與大多數東亞面孔並不合拍。整形的升級來自更深層的認同:緊實的皮膚,茂盛的頭髮,健美的身材和活力四射的笑容,及其依託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則更對整形的理解更進一步。大學生阿龍為記者將之視作整容者感到困惑。在他看來,在鼻樑上打幾針玻尿酸顯然不是整容,同學看不出來,只是覺得變好看了,「就跟化了個妝一樣,」他說。

為什麼要變美?

早在九年前,紐約一家整形診所就推出過一款「職場鬥士套餐」,專門用來挽救那些職場選美中的淘汰者。

就像女性面試的時候要仔細打扮一番,剛剛踏入社會的男生也會為自己的前途考慮,在臉上下功夫。「他們希望自己更有市場競爭優勢一些,」馬太龍說。就業市場中,男性比女性更有優勢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秘密,長得好看的男生則更佔優勢。

易子宵是男性求美者之一。在北京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帥氣多金。他毫不諱言外貌在職場競爭中帶來的助益。

當年他找工作時,同樣條件的求職者,他總能得到面試官青睞,如果面試官是女性,就一定能成功。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外貌發揮了很大作用。以致於多年後他成了面試官,也並不打算給長得不好看的人施以同情,「同樣條件的人,我為什麼不選好看的呢?就算能力差點,放在辦公室里養眼也行啊。」

一半認真,一半玩笑。他收斂起笑容,認真解釋起來:「我去派個長得好看的跟客戶對接,是不是有優勢?而且你說招人的時候看能力,你跟他認識多久啊,就知道他能力?」邏輯無懈可擊,正像他說的,「這就是現實。」

儘管對自己的外貌足夠自信,他還是在經濟實力允許的第一時間去做了局部改善。主要集中在皮膚方面,他覺得自己的法令紋太深,要用玻尿酸撐起來。

易子宵坐在咖啡店裡,面目清爽,衣著講究,對於職業發展和成功的話題,他必然有發言權。「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並不是因為努力,而是因為幸運,因為大家都很努力,都已經發揮到極致了。所以你外在條件的改善,是增加你幸運因素的,」他說。

對於年輕人而言,除了提升自己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擇偶也是亟待考慮的因素,大城市的年輕人為生存耗竭了青春活力,工作兩三年之後,頭髮禿了,肚子大了,依然沒有女朋友。中年感的本質是焦慮,他們得做點什麼。

馬太龍幾年前曾給一位男顧客提供諮詢,他三十歲,在王府井做保安。儘管收入不高,但還是願意花一萬多元,讓自己的抬頭紋看起來少一些。他說相親的時候,女孩子都覺得他老。

生活在都市的年輕男性,一千個人就能說出一千個不同的整容理由,但各式各樣的理由又都可以歸結為他們所呆的這個地方:這是資源遍地,充滿誘惑又充滿競爭的地方。懷抱夢想的年輕男性來到這裡,需要竭盡全力,全方位地提升自己,才可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用醫美的方式提升顏值,可能是最簡單快捷的成長方式。

馮雷幾年前從老家來到北京,再回家時,看家鄉的同學朋友已經開始發福,禿頂,顯得油膩。他們按部就班地過著小日子,該有的都會有,不該有的也不去奢求,容貌是否精緻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考慮範圍,「他們很爽,很幸福,沒必要再折騰」。

整容的邊界

易子宵從年輕時就購置各種護膚品。當時制約他變得更美的,主要是錢。2014年,發完獎金,他就去打了一針玻尿酸局部改善,後來年齡漸長,收入也逐步提高,於是開始打全臉改善,每月一次,每次花費數千元,效果明顯。

他眼看著整容的風潮在慢慢發生變化,按照錢數的多少分出等級來。早年間,常有人拿著明星的照片,找到醫生,要求把自己整得和照片里一模一樣。這在業內被稱為極端案例,事實上,這些求美者並未意識到自己真實的需求,對整容也沒有清晰的認知——再高超的技術也無法做到「複製」。

據馬太龍介紹,從2016年開始,國內醫美行業逐漸重視「高級臉」和「高級美」。低端整形僅僅能帶來「改變」,鼻樑由低到高,雙眼皮從窄到寬;中端整形追求的是「美貌」,三庭五眼,一絲不苟;而高端整形要從做加法轉型為做減法,重點是真實感,看到的,摸到的,你還是你,只是更好看了。

而「高級美」和「不容易讓人看出來」的前提還是錢。「這個行業不存在物美價廉,說俗氣一點,這就是你選擇打一百塊錢玻尿酸和一萬塊錢玻尿酸的區別,」馬太龍說。

對於整形已經取得顯著成果的人來說,比如馬太龍,整形多次,前後長達十二年——極致的美貌已經不是他們的追求。衰老才是重要的問題。所以他進入了「維持」的狀態,而旁人的評價,無論是好與不好,都很難再激起內心的波瀾,這是時間的功勞。

在變老這件事上,易子宵表現得頗為平和。他理解整容的邊界,並不想把自然規律視作敵人,那總歸是一場無望的戰爭。也不需要羨慕年輕,時間這種東西,讓人又愛又恨,年華逝去,閱歷積澱起來,不知如何取捨,也不能取捨。

「當你出現第一絲皺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再貴的護膚品也救不了你,」他強調,「這是一個真理」。

現實生活中的「口紅」

即便不能改變衰老的命運,但整容的經歷仍然能對這些年輕男性的生活產生影響。易子宵說自己的生活質量是第一位,他常常外出旅行,給自己和寵物購買各種有意思的小物件,買熏香。他不想做一個生活粗糙的人,「賺錢總得花吧,大件又買不起」。

易子宵走過很多地方,發現中國人對於整形的觀念依然相對閉塞。事實上,在歐美、日韓,東南亞,美容診所遍布街巷。而據他的觀察,微整形可能在這個經濟周期中,扮演「口紅」的角色。

整形不會給他的生活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他依然努力工作,賺錢,琢磨如何讓自己的資產保值。只是早上起床照鏡子的時候,看到飽滿光滑的一張臉會露出微笑。這就是他的「口紅」。他已經打好主意,過些天做一次超聲刀,「一刀拉上去五歲」。

馬太龍則是醫院中全年休假最少,下班最晚的人,他在事業上有追求,目標是做業內第一人,而馮雷也會把下班後的時間花在讀書上。從某種程度上說,求美者更加在乎「內涵」與「實力」,華麗的包裝容易造成「繡花枕頭」式的誤解,但當坐下談話的時候,他們希望個人的修養能配得上自己的外表。

不管是所謂中產的不安全感,還是依然掙扎的年輕人的無奈,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人們通過新鮮的方式找到生活的樂趣,即便只是及時的收穫和享樂。

馮雷講起生活的細節,比如早高峰擁擠的地鐵,人群、汗臭味,自己租住的小房間。這似乎是每個大城市漂泊者的共同體驗,「真的不開心,」他說。

他養多肉,讀書,希望讓自己的生活更體面,更快樂一點。整形的目的也一樣,生活艱難,希望讓自己快樂一點。過段時間,他準備修整一下自己的鼻子,他自覺鼻子太寬,人中太短,看起來臉大。他喜歡王力宏式的長臉。

「讓自己過得好一點,孩子會成家立業,老伴兒會離你而去,還是自己陪自己久一點。」前幾天坐地鐵,兩位中年婦女大聲談論馮雷漂亮的側臉,車廂里的人都轉頭看他。他覺得尷尬,也有些竊喜。

(馮雷、易子宵、阿龍為化名)

今日話題

你對於男性整容的看法是什麼?

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轉發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你有想說的故事或線索提供給我們,

可以通過後台留言方式發送給我們哦,

期待和你相遇

本 文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轉 載 或 商 務 合 作 請 留 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試驗室 的精彩文章:

蹭特金會熱點,最讓人服氣的要數給自己瘋狂加戲的「大蟲」羅德曼
豪華小區要入住17戶「精神殘疾」,遭業主拉橫幅寫聯名信反對入住

TAG:火星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