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行善作惡,不是都能立竿見影

行善作惡,不是都能立竿見影

常有人問貧道,

你總說多行善就能積德,多積德就能福報。

為啥我經常看到身邊,

有人一貫行善,卻窮困潦倒,禍不單行;

有人一直行惡,卻富貴無邊,家族興旺?

我想,

很多人大概只知道佛教的「因果報應」,

卻不懂道教的「天道承負」。

道教講「承負」涵蓋「因果」,

但又不同於「因果」也。

「因果」是針對於個人,

誰種因,誰得果,

與他人無關;

「承負」包含「因果」,

但更進一步認為:

個人的善惡行為,不但影響個人,

而且影響家庭、社會

乃至宇宙的和諧。

比如說前輩行善,後人得福;

今人行惡,後輩受禍。

因為有「承負」,

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貫行善,但卻經常得禍;

有的人一直行惡,但卻經常得福。

道教認為,

這是由於「承負」使人蒙受的。

即本人如果造惡,子孫就會得禍;

本人如果行善,子孫就會得福。

同樣,

本人的命運是在為祖先承擔後果,

祖先如果造惡,本人就會得禍;

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會得福。

就如同祖輩積財,後輩享受,

祖輩欠債,後輩還錢一樣。

所以《易經》說: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難道說行善、積德就對自身沒有好處嗎?

當然不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上天是不分親疏的,但總是伴隨、關愛著有德、善良的人。即使是祖先給自己帶來不幸,也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善舉來改善的,這裡就不贅述了。

太上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所以,不論是為了自己,還是後代子孫,都應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文/易博士 編輯/羅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珠蘭治狐魅 老來勝新婚

TAG:龍虎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