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虎城遇害50年後,其長孫赴美探望張學良,後者僅說四字卻很戳心

楊虎城遇害50年後,其長孫赴美探望張學良,後者僅說四字卻很戳心

眾所周知,聞名中外的「西安事變」由西北軍將領楊虎城與「少帥」張學良共同謀劃而成,他們一起兵諫,逼蔣抗日。按理說來,兩人合作過如今驚天動地的大事,又私交甚密,在楊虎城將軍被害後,張學良應該對其後代十分關照才是,那為什麼晚年張學良為何對楊虎城孫輩不太待見呢?

西安事變紀念館

這件事其實有著很深的歷史原因。在「西安事變」前,楊、張二人乃是無話不說的摯友,楊虎城去拜訪張學良時,經常帶著長子楊拯民前去。兩人見面後,由於楊虎城不苟言笑,而張學良又是個「話嘮」,所以時常是張學良逗楊拯民玩,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楊、張兩家成為通家之好,楊拯民也因此對張學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惜在張學良被蔣囚禁後,楊拯民也沒有機會再見到以前逗他玩的「張叔叔」了。所以楊拯民一直有一心愿,那就是能與張學良再見一次。遺憾的是,由於兩岸關係,他一直沒能如願以償,好不容易具備了探望張學良的條件後,楊拯民的健康狀況又支撐不了他遠赴美國,所以這也就成了他一輩子的遺憾。

楊虎城將軍舊照

20世紀的最後一年,楊虎城長孫、「石油功臣」楊拯民之子楊瀚帶著爺爺的思念、父親的囑託,來到夏威夷拜訪寓居於此的張學良。此時「少帥」不再年輕,已是年近百歲的期頤老人,但是他的精神樣貌卻似乎很好。兩人是在一座教堂見面的,但讓人不解的是,面對故人之後,張學良的表現卻是異常冷漠。對於楊瀚的自報家門和問候,他沒有進行任何回應,神情也沒有任何波動,只是禮節性地說了四個字:「好好,謝謝」。這四字字字戳心,著實讓人心碎。

張學良晚年舊照

面對如此冷漠的張學良冷漠,楊瀚很是疑惑,但也只能推測是他因年事已高而導致的思維緩慢。不過後來隨著宋子文日記公布,楊瀚才發現其中另有原因。原來當年張、楊二人在進行兵諫後,圍繞放蔣還是殺蔣這一問題產生了極大爭執,楊虎城極力主張殺蔣,而張學良顧及舊情則堅決反對。在與外界商量後,張學良最終下令將放蔣。等到蔣秋後算賬之時,兩人的友情也宣告破裂,所以就算楊虎城最後被處死,張學良也沒有絲毫痛心,反倒是為了自身安危,將兩人關係撇得乾乾淨淨。

楊虎城之孫楊瀚

事實上,「西安事變」後,蔣很想把張學良、楊虎城全部殺害,不過由於張學良迅速撇清了與楊虎城的干係,蔣便沒有理由對其下手。再加上張學良雖參與兵諫,但又不是主謀,況且如果沒有張學良阻攔,他恐怕在事變當天就得喪命,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張學良還是其恩人。此外,張學良不僅家世顯赫,英美等國政要也支持他,手下還有著忠於他的東北軍,要是處理得不幹凈,東北軍恐怕會嘩變,後果十分嚴重。

重慶戴公祠舊址

至於楊虎城則不同,首先他只是一介平民出身,沒有大家族為其撐腰;第二,楊虎城當初對其下了殺心的,如此深仇大恨,自然是要斬草除根;第三,此時西北軍中不止有他一員大將,比如馮玉祥也完全可以管控西北軍。所以,蔣之後一直幽禁楊虎城,撤離之時還不忘下狠手,將其殺害於重慶戴公祠。逃過一劫的張學良從此便明哲保身,對此事絕口不提,也不知是不是心懷愧疚,所以才對楊瀚裝作漠然不識的樣子。

參考文獻:

《張學良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鄰邦中最能打的國家,不是日本俄羅斯,埋葬三大世界強國軍隊
慈禧看戲奇葩忌諱太多,尤其不能提一種動物,演員天天提心弔膽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