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驗血時總出現這個信號,醫生提醒:小心腸道長了息肉

驗血時總出現這個信號,醫生提醒:小心腸道長了息肉

結腸息肉的發病率近些年來不斷攀升,很多人越來越開始注重保健,關注自己的胃腸道健康,不少人在體檢的時候會自動的加入胃腸鏡檢查,可見國民的健康意識也在逐步提升。如果你既往查到過結腸息肉,你是怎樣處理的呢?是置之不理,還是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息肉切除?結腸息肉,是不是必須要切?

首先,先讓我們了解一下,結腸息肉是什麼?

它就是腸腔黏膜表面的一塊隆起病變,好發於直腸和乙狀結腸,從病理上劃分,它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惡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較少發生惡變,比較安全,腺瘤性息肉有癌變的風險,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切除,而惡變息肉更不用說,已經能夠查到癌細胞,如何治療需要進行專業的評估。

因為腸鏡的操作並不是很舒適,很多患者發怵,也經常詢問我,大夫,能不能不做腸鏡就知道我長沒長息肉啊,如果有結腸息肉,最常見得臨床表現是什麼呀?

說到臨床表現,腸息肉還真不是很典型,大部分人是在體檢的過程中發現的,少部分人是因為直腸出血或者腹痛就診時,醫生建議行腸鏡檢查後發現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缺鐵性貧血的患者也是腸息肉的好發人群,當你在驗血時總是出現血紅蛋白等指標偏低,就要小心了。

我一直在強調,貧血患者一定要查明病因,針對病因治療才是最有效的,就像是結腸息肉所致的貧血這樣,因為息肉會引起慢性失血,如果你只是一味的在補鐵,腸道一邊丟失血,你一邊在補充鐵,這就是個無底洞,怎麼補效果也不會太好。

說到結腸息肉的治療,就像是前面提到的,切或者不切是根據息肉的病理類型劃分的,增生性息肉我們可以採取保守治療,定期複查;但是對於腺瘤性和惡性的息肉,還是建議及時摘除為好。尤其是對於有胃腸道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而言,更應該定期複查胃腸鏡。

那麼應該如何預防息肉呢?

在醫學界並沒有統一的定論,但是有資料顯示,缺乏運動、肥胖、吸煙、飲酒、喜食紅肉、油膩食物的人群,發生腸息肉的可能性大,所以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健康的生活習慣,多食用新鮮的果蔬,維持體重平衡,避免吸煙飲酒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號專家健康說 的精彩文章:

緊急提醒:脂肪肝最愛盯上4類人,皮膚上出現一信號說明肝已患病
患上冠心病,這個細節沒注意,容易猝死

TAG:壹號專家健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