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秘SSD檔案 東芝RC100硬體檢測信息解讀

探秘SSD檔案 東芝RC100硬體檢測信息解讀

M.2 NVMe作為新興的固態硬碟介面,在很多朋友眼中依然是非常神秘的,但這並不影響NVMe固態硬碟的快速普及。就在上個月,東芝正式發布了主流級普及型NVMe固態硬碟——RC100。

RC100創新性地使用了主控、快閃記憶體融合封裝技術,只需一顆晶元就可實現最高480GB存儲容量。下面透過AIDA64軟體的檢測信息,一起來深入了解下東芝RC100 M.2 NVMe固態硬碟的特性。

在AIDA64的NVMe設備信息中,除了型號、序列號和固件版本(顯示為「修訂」)之外,大多數信息是未經漢化的英文術語,提供了產品參數表以外的深度信息。

PCIVendorID

每個PCI設備廠商都需要有一個ID來識別身份,由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來維護。1179h對應的就是東芝。

RuntimeD3Entry/Resume Latency

這裡定義的是NVMe固態硬碟進入和退出RTD3狀態的延遲。設備進入D3狀態可以實現近乎零功耗的節能效果,但操作系統在不知道D3狀態進入與退出延遲的情況下貿然使用的回報率不明朗。NVMe 1.2標準中新增設備報告RTD3進入與退出延遲的能力,方便系統和軟體對是否進入RTD3更好地進行評估和決策。

PowerStates:

東芝RC100 M.2 NVMe固態硬碟支持多達5種不同的電源狀態,分別對應不同的功耗限制。通過smartmontools可以檢測各級電源狀態的功耗與進入/退出延遲設定。

Warning/CriticalCompositeTemperatureThreshold:

這裡定義的是警告與關鍵溫度限值,單位是開爾文。以開爾文計量的溫度標準稱為熱力學溫標,其零點為絕對零度,T(K)=t(℃)+273.15,這裡的數值減去273度就是攝氏度為單位了。

NVMe 1.2標準引入了兩重過熱限速機制,對溫度的控制更加精細化,實際使用中對性能的影響也更小。

HostMemoryBufferPreferred/MinSize:

Host Memory Buffer主機內存緩衝是NVMe 1.2協議當中的一項創新。作為PCIE設備的NVMe固態硬碟可以調用部分主機內存空間用於優化自身性能。

這裡定義的是主機內存緩衝區傾向於分配的容量,以及最小分配容量(如果低於該值將直接禁用HMB主機內存緩衝特性)。根據東芝SSD Utility的識別(傾向分配38MB,最小分配10MB)可知,這裡Block的計量單位是4KB。

AtomicWriteUnitNormal/Power Fail

這裡定義的是普通狀態下和電源故障情況下的原子寫能力。接觸過資料庫的朋友對原子寫會有它所了解。NVMe支持亂序執行和亂序完成,在多個線程讀寫的地址存在重疊時,指令必須原子化執行才能不產生撕裂。Atomic Write Unit Normal/Power Fail報告功能是NVMe 1.2標準新增的特性。

Atomic Write Unit Normal指示正常操作期間NVMe SSD的原子寫入大小。如果提交此大小或者更小的寫入,則能夠保證主機對NVM的寫入對於其他讀取或寫入操作是原子的。RC100這裡的檢測結果顯示,它在正常操作期間對所有大小的操作都是原子的。

Atomic Write Unit Power Fail指示在電源故障情況下NVMe SSD的原子寫入大小。如果提交此大小或者更小的寫入,則能夠保證主機對NVM的寫入對於其他讀取或寫入操作是原子的。RC100這裡的檢測結果顯示它能夠至少確保1個block的原子寫。

資料庫事務(Database Transaction),是指作為單個邏輯工作單元執行的一系列操作,要麼完全地執行,要麼完全地不執行。原子寫能力對於資料庫事務處理有很大的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