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都說「馬上林沖,馬下武松」,其實下面這句話才是關鍵

都說「馬上林沖,馬下武松」,其實下面這句話才是關鍵

若論梁山好漢們的武藝,向來有「馬上林沖,馬下武松」的說法。林沖以槍法著稱,武松以拳腳為能。馬軍雖有關勝董平呼延之流,武藝出眾,卻少林沖之狠。步兵有李逵石秀魯智深之輩,勇猛過人,卻無武松之烈。按說他倆的武藝在梁山已經出類拔萃了,不料又有河北三絕玉麒麟盧俊義,以棍棒天下無雙,橫出其上。

武松的本事自不必說,景陽崗徒手打死猛虎,就證明了一切。其他如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剷除飛天蜈蚣,不管和他交手的是什麼牛鬼蛇神,武松總能立於不敗之地。因為他每次動手,都把自己比作獅子,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冷靜異常,不容自己有絲毫的紕漏。所以即使喝再多的酒,仍保持著十二分的清醒,就是不上頭。

可自從扮了行者,原本是想騙追捕他的公差,結果入戲太深,演得有點過了,以為自己真的是個出家人,在孔家莊的酒店,不給他吃雞,張口就罵,抬手就打,結果喝得爛醉如泥,掉入溪中,失了足,被憤怒的群眾捆了起來,差點扭送到官府去,平生第一次挨了頓揍。

再說盧俊義,他活捉史文恭,是打了個措手不及,很有些僥倖的成份,並未顯示出他的真實本領。倒是在兩贏童貫時,決戰飛龍大將酆美,盧俊義把槍逼開大刀,搶過身提住酆美,一腳蹬開戰馬, 整套動作一氣呵成,擒上將如探囊取物,顯得遊刃有餘。破大遼時他一人殺敗四將,沖入敵陣,如虎驅羊。勇則勇矣,但是就像金聖嘆說的:「也算極力將英雄員外寫出來了,然終不免帶些獃氣。譬如畫駱駝,雖是龐然大物,卻到底看來覺到不俊。」

為啥這麼說呢?因為盧俊義能混成北京城的首富,應該也算是老江湖了,卻被吳用三言兩語,忽悠得親筆把反詩寫到自家牆上。路過梁山泊時,竟然腦洞大開,聊發鴻鵠之志,欲逞英雄本色,要收盡此山奇貨,賣給官家,做一筆大單。以一人之力,獨抗梁山之眾,以致身遭敵手,被水軍像落湯雞一樣捆上山,濕了身,為天下英雄所笑。所謂畫虎不成反類其犬,你說這是不是呆。

這三人里,時刻保持清醒的只有林沖。林沖前半段的隱忍,就是為了後來的爆發。你看他山神廟前,一聲暴喝,一桿花槍,雪地里只三四個轉身,先扎倒差撥,再搠翻富安, 回身腳踏陸謙,刀剜其心肝。如同剎那間閃過幾個霹靂,驚出人一身冷汗,看那雪時,卻越下得猛。

在攻打打祝家莊的戰鬥中,扈三娘輪兩口賽雪霜刀,捉王英,戰歐鵬,斗馬麟,刀如風飄玉屑,雪撒瓊花,出盡了風頭,卻被林沖幾個照面,就輕舒猿臂,走馬活擒,轟雷激電,一瞬而息。 林沖的武藝,直如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堪稱神品。他那丈八蛇矛,沒有虛招,不扎哽嗓,必戳心窩,只在這兩處伺候。要講狠勁兒,還得是林沖。

林沖的故事告訴我們,千萬別把老實人逼急了,因為你不知道他身上會釋放出多麼巨大的能量。都知道「馬上林沖,馬下武松」,其實下面還有一句話叫「寧惹武松,莫惹林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武松還能套一下近乎,吃軟不吃硬,林沖是軟硬不吃。武松忍不住剛強之性,而林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幾乎沒有破綻,碰上這樣的對手,誰不膽寒?至於盧俊義,雖說萬貫家財沒了,只要宋江跟他起起膩,給點甜頭,做一做招安後封妻蔭子的思想工作,就妥妥地搞定了。

坊間流傳他們三個都是周侗的徒弟,本來就是師兄弟的關係,上了梁山後,是親上加親。實際上這只是後來說書人的演繹加工而已,並無此事。

水滸一百單八人,雖如大珠小珠,散落玉盤,瑩瑩可愛,但是都有一條暗線貫穿,初看不覺,若一拽時,通體皆動,人物之間或多或少都有些關聯,這就是金聖嘆所說的「草蛇灰線法。」

書中交代,林沖和徐寧是老同事,和曹正是師徒,和楊志是不打不成交,和魯智深一見如故,是因為魯智深說:「年幼時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提轄,」屬於世交。唯獨他和武松、盧俊義之間,一個是循規蹈矩的軍官,一個是錦衣玉食的富翁,一個是闖江湖的猛人兒,分屬於不同的階層,沒有絲毫的聯繫。

盧俊義初到梁山挑事時,和武松不但交了手,還互相破口對罵,可見誰都不認識誰。至於林沖,他的故舊上山,都要相見敘話,「並不曾失了禮節。」然而盧俊義兩番上山,連李逵都過來陪酒,獨與林沖無話,顯見他們之前並無交集。

他們學藝於周侗的說法,始自清人錢彩的《說岳全傳》。錢彩這樣寫,是借林沖和盧俊義的武勇,來烘托周侗的本領和威望,進而渲染岳飛比林盧更勝一籌,這是他高明的地方,也是歷來文人們慣用的創作手法,無可厚非。後來的評書和話本把史文恭也拉進來,列入周門,說成林沖盧俊義的師兄弟,就屬於狗尾續貂的敗筆。因為這樣一來,原書中晁蓋和林沖一打曾頭市,盧俊義活捉史文恭的故事就講不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小葵花 的精彩文章:

包拯逝去後,展昭的下場是什麼樣的,不敢去多想!
沙僧如此老實,為何沒成佛?取經路上他做了件壞事,很難被原諒

TAG:小小葵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