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養生莫重於養心

養生莫重於養心

養生莫重於養心

養生莫重於養心,通過養心,我們可以獲得內心的寧靜、幸福與健康;通過養心,甚至可以養顏、養德,還可以長壽。養心首先是要從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從巨大的生活壓力中,從焦躁不安中,從很多病態中一一回歸,找到內心的這一片寧靜,從而獲得幸福人生。

養生莫重於養心

養心可以養顏。

「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意思。一個人飽讀詩書之後,自然就有一種非常高貴的氣質。有人說,30 歲以前你可以不為你的容貌負責,因為那是天生的。30 歲之後,如果你還沒有風度,沒有氣質,還不夠瀟洒、不夠漂亮,那是你涵養不夠。

養生莫重於養心

養心可以養德。

通過內在的身心修養,我們能夠養成高尚的人格。養心還可以長壽,「智者樂,仁者壽」,一個人內心充滿仁愛,一定能夠長壽。比如北京大學哲學系是有名的長壽系,許多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都是95歲高齡。為什麼這些學者都如此長壽?因為他們都信奉儒家哲學、講授中國哲學、研究中國哲學。為什麼修習儒學會達到這樣一個效果?因為儒家養心就存在於人倫日常之中,一舉一動就是養生,心態好自然高壽。

儒家之學是心性之學。它倡導心性認知與修養實踐的結合,讓我們的腳步慢下來,讓我們的心靈靜下來,教會我們如何安頓好自己身心性命,提升生命境界。儒家養心的智慧,說白了就是一個養心的工夫。

工夫特指個體的身心修鍊的技巧。儒家養心的工夫豐富多彩,如靜坐、讀書、調息養氣、棋琴書畫、山水休閑、茶道、立志、定性等都是儒家常用的養心方法。儒家靜坐可隨時、隨處進行,不需要特別的儀式和姿態,甚至可以思考。儒家還通過音樂來修心,休閑方法就更多了,棋琴書畫皆為儒家修心養性的基本路徑。中國古代士人生活都是立體的、飽滿的,他們個個都會彈琴吟唱、能書善畫,常縱情山水,在山水中修行,在運動中養心。

養生莫重於養心

儒家還特別重視立志、讀書和明理。立志要立大志,「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如果志向太小,很容易自我滿足。立志就要立志做第一等的人,做第一等的事。如果你把第一等的人給別人做,你去做第二等人,就是自暴自棄。在某種意義上說,讀書就是養心。養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靜心,靜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另外我們要誠實、要忠恕,通過敬畏,通過我們內心的真誠,來修養我們的內心。

儒家養心強調身心兼修,知行合一。我們不僅要認識儒家的精神內涵,更重要是踐履。通過我們的道德修鍊,尤其是通過日常的生活修鍊,對我們慾望進行合理的修正,讓我們真正成為自己心靈的主人,收拾內心,自作主宰,讓儒學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從而帶來心靈的安寧和內在的自由。

養生莫重於養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