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火炮能收復台灣,為何清末火炮卻被完虐,工藝失傳只是原因之一

康熙火炮能收復台灣,為何清末火炮卻被完虐,工藝失傳只是原因之一

眾所周知,初期的清朝軍隊,是以騎射功夫見長的,可惜到了清朝末期,清軍的主力竟然還是以騎射為主,這就令人十分的詫異了。

不少人都說,清軍打不過外敵,主要是因為只重視騎射而輕視火炮。其實不然,清康熙年間,清軍的火炮也是能領先世界水平的。

尤其是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後,火炮更是達到了中國火炮歷史上的頂峰。但為什麼到了近代,清軍卻如此不堪一擊呢?這大概是不少人都不解的問題。

尤其是甲午戰爭的失敗,更是讓人們知道,當年清軍引以為傲的火炮,竟然已經落後別的國家那麼多,等道光皇帝開始著急打造火炮的時候,早已為時已晚。

清軍火炮之所以越活越回去,原因其實有不少,首當其衝的就是根本的工藝問題。

清軍火炮最厲害的時候,是融合借鑒了西方火炮以及明代火炮的精髓之處鑄造出來的。那時候明代留下的火炮在世界上都是極為先進的。

但是清朝那時候對舊朝的東西管治很嚴,所有的文獻資料都被封存或是損毀,工匠們只能用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授火炮工藝,時間久了自然會有所遺漏,工藝不同以往。

所以等到清末時,人們再造出來的火炮不僅沒有進步,甚至連明朝的水平也趕不上了。射程威力都降低了不說,殘次品的幾率也大了不少。

據說,當年廣東水師造了四時多門大炮,結果實驗結果的時候,當場就炸了十門。就這樣的火炮,該怎麼和已經脫胎換骨的西方火炮相比呢?

當然,除了工藝的落後,清朝火炮淪落到如此地步,跟清政府的腐敗脫不了干係。大批偷工減料的火炮,就算工藝還在,威力也不如當年。

清王朝越發展到後期,腐敗程度越嚴重。皇室只管享福,大臣們只管撈錢,結果把製造火炮的經費耗了個七七八八,等鑄造的時候,只能偷工減料。

火炮尚且如此,炮彈自然也好不到哪兒去,都是些粗製濫造的東西。那時候的火炮只能算個擺設,一旦使用,不是火炮炸膛,就是彈藥卡殼,亦或者沒多少威力。

最終,清政府還是自食惡果。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清軍只能靠一群實戰經驗不夠,還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加上這些劣質的火炮來禦敵。

這樣的結果能好哪兒去,相比大家心裡都清楚。可惜清朝統治者至死都不知悔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楓 的精彩文章:

西漢最狡詐的陰謀家,項羽吃過他的虧,韓信被他耍了不說還失了自由
美軍士兵的頭盔上為何罩個漁網,除了方便偽裝外,更能讓他們有機會活下來

TAG:晚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