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軍艦沉沒時,為何八成以上的艦長都放棄逃生,自願跟船沉入大海

軍艦沉沒時,為何八成以上的艦長都放棄逃生,自願跟船沉入大海

原標題:軍艦沉沒時,為何八成以上的艦長都放棄逃生,自願跟船沉入大海


軍艦被稱為「流動的國土」,艦長就是這片國土的最高負責人,如果不幸沉沒,艦長會有什麼結果?翻翻歷史資料就會發現,軍艦沉沒後,80%以上的艦長都選擇了一起沉入大海。


1894年甲午海戰中,致遠號在遭到重創且彈盡糧絕後,為打亂日軍火力部署,掩護北洋艦隊其他戰艦,艦長鄧世昌抱著必死決心,命令戰艦全速沖向了日軍主力戰艦吉野號,不幸的是在衝鋒路上,致遠號被日軍魚雷擊中,不幸沉沒。船沉後,鄧世昌拒絕了士兵丟來的救生圈,誓要和軍艦一起沉沒。他的愛犬游來咬住髮辮不讓他下沉,無奈之下鄧世昌抱著愛犬一起沉入海底,以身殉國。


1971年印巴第三次戰爭期間,印度庫卡里號反艦護衛艦在搜捕巴基斯坦「漢果」號潛艇時被魚雷擊沉,45歲的艦長穆拉見到自己心愛的艦艇被擊沉,心情非常悲痛,放棄了從船艙口逃生的機會,並將自己的救生衣送給了一名士兵,點燃了一根雪茄,雙手緊緊抓著戰艦欄杆,一臉平靜的望著大海,和軍艦緩緩沉入海底……


還有1941年英國胡德號巡洋艦在丹麥海峽被擊沉後,艦長科爾選擇了和船一起沉沒;1944年日本武藏艦在菲律賓海域被美軍飛機擊沉後,艦長命令其他士兵逃命,自己卻不肯離開,但最終因為沉沒太快,船上一千多人全部遇難。


為什麼這些艦長都不願意離開呢?是害怕法律的嚴懲嗎?並不是這樣的,法律也是講人情的,在戰爭時期,軍艦沉沒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盡到自己應盡義務,艦長一般是不會受到懲罰的;退一步講,就算因為指揮不力造成軍艦沉沒,艦長大多也是不會被槍斃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他們要選擇軍艦一起沉沒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軍人恥辱感。對士兵來說,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什麼?是榮譽。軍人最大的恥辱就是丟失陣地,對艦長來說,軍艦就是陣地,一旦他們選擇離開,就會落下「逃兵」的罵名,所以他們哪怕是死,也不願離開。


第二,肩上的責任。艦長的職責就是守護好軍艦,一旦出了事故,普通士兵可以逃跑,但艦長不行,這就像國家滅亡時,普通百姓可以逃到其他國家,而君王必須坐鎮王城是一樣的道理,這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所以歷史上大多數艦長在軍艦沉沒時,都不願意棄船而逃,並不是怕法律制裁,而是軍人的恥辱感與責任感不允許他們這麼做,但凡有一點血性的軍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武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小「坦克」:看著像麵包,一腳就能踢翻
敢想!美國將海豚訓練成間諜,而且戰功赫赫

TAG:鐵血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