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瀕死體驗?關於在死亡時刻人類意識的大型研究

瀕死體驗?關於在死亡時刻人類意識的大型研究

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 — 北京小組

IANDS-Beijing

瀕死體驗?關於在死亡時刻人類意識的大型研究

編者按:這篇文章翻譯自2014年發表在《每日科學(ScienceDaily)》網站上的關於AWARE實驗的評論,提供了更多關於這個實驗的細節信息。另外很抱歉最近非常忙,更新的有些慢……

摘要

AWARE實驗在其四年的時間研究過程中,調查了15家醫院的2060例心臟驟停病例,實驗的結果告訴我們,也許與死亡相關的過程遠比我們了解甚至能想像到的要更複雜、更深奧,而瀕死體驗這個現象本身也許是叩開這扇大門的鑰匙。研究發現,在一些心臟驟停病例中,病人會出現視覺聽覺感知,而這個聽覺視覺感知,可能與真實發生的事件相關。也許有更高比例的人在瀕臨死亡狀態下會出現獨特的意識體驗,但由於腦損傷或者鎮定藥物的原因,無法在蘇醒後回憶複述他們的意識體驗。目前對於瀕死體驗和出體體驗的認識和了解還太初級,可能還不足以解釋死亡的整個過程。

研究負責人Sam Parnia博士

人們在瀕臨死亡狀態下出現的意識體驗,我們稱之為瀕死體驗和出體體驗,在過去常被認為是一種幻覺或錯覺,對於兩者的客觀研究還很少。AWARE實驗是一項從2008年開始的大規模研究,涉及了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15家醫院的2060名病人。這項研究由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提供科研經費,旨在大範圍調查在瀕死狀態下的意識體驗出現的頻率和真實性。研究人員為了區分在瀕死狀態中的出體體驗所提到的視覺知覺是真實的,還是幻覺,第一次在醫院的搶救室中放置了大量視覺目標。

Sam Parnia博士是位於石溪的紐約州州立大學危重病助理教授和心肺復甦中心主任,是AWARE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他說:「不同於普遍的觀點,死亡並不是一個發生在一瞬間的不可逆過程,而是一個持續一定時間的潛在可逆的過程。任何嚴重的疾病或者事故都有可能導致心肺和腦暫時停工,如果這一過程被及時控制和逆轉,這就是一次心臟驟停發病,但如果沒有及時干預,或者干預不成功,那這種狀態就被叫做「死亡」。大家談起瀕死體驗,往往都會帶有一些個人的主觀感情色彩,而且目前對於哪些知覺體驗算瀕死體驗而哪些不算,界定的也不很清楚。因此我們的研究打算從更高的角度,來更客觀的考察人死亡時究竟都會發生什麼。」

有39%的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的病人,在訪談中報告了他們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意識體驗,但遺憾的是,他們回憶不起具體都經歷到了什麼。「這說明,可能有更多的人在瀕死時刻出現了意識活動,但他們的記憶出了問題,以致於不能在復甦後回想來,這可能是由於腦損傷或者鎮定藥物對記憶的干擾的緣故。」Parnia解釋說,他在開展AWARE實驗前,是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榮譽研究學者。

在報告了出現意識體驗的人群中,有46%的人所報告的體驗,在傳統意義上並不屬於瀕死體驗的範疇。這些報告中包括一些感到恐懼、或者感到壓迫的體驗,只有9%符合瀕死體驗的學術界定標準,2%的人出現了足夠豐富的知覺,他們的體驗包含了視覺和聽覺信息,因此符合瀕死體驗中出體體驗的界定標準。

在研究中,發現了一名病人在心臟驟停搶救期間,出現了意識和視覺聽覺。Parnia總結道:「這是個很大的發現,因為之前人們總覺得在瀕臨死亡時刻體驗到的意識只是幻覺或者錯覺,不是發生在心跳即將停止,就是發生在心跳剛剛恢復的時候,而並非是在心臟停跳期間所體驗到的「真實的」東西。在這個案例中,意識和知覺被證明出現在心臟停跳的三分鐘期間內,這用傳統的理論是解釋不通的,因為大腦的活動通常會在心臟停跳20-30分鐘後停止,直到心跳恢復後才能重啟。另外,這其案例中報告的視覺體驗也已經被別的親歷者確認了。

「因此,就算目前還沒有絕對的證據表明這個患者的意識和知覺體驗是真實的(由於包含有視覺聽覺的意識體驗出現的概率太低,只有2%),但也不能否定它們存在的可能性,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需要未來有人開展更多不帶偏見的研究。」後續的研究也需要探索意識體驗(無論是外顯式還是內隱式的)是否可以導致長時間的心理狀態的改變,包括對於應激後創傷綜合征(PTSD)的影響。

研究的初步結果已經發表在《心肺復甦》雜誌上,該雜誌的主編Jerry Nolan博士評論道:「AWARE研究作為先驅,正在召喚未來更加廣泛的研究,同時為探明在人死亡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做出了重要的推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瀕死體驗與科學 的精彩文章:

TAG:瀕死體驗與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