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波蘇關係的死結「卡廷事件」

波蘇關係的死結「卡廷事件」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侵略戰爭。9月17日,蘇聯出兵波蘭。就這樣,德國由西向東,蘇聯由東向西,佔領波蘭全境。

蘇軍進入波蘭之後,駐守波蘭東部地區的波蘭軍人、警察及其他人員被蘇軍俘虜或逮捕,共約25萬之眾。據當時了解的情況,波蘭被俘軍人的命運極其不同,有的被編入蘇軍隊伍,有的被釋放,有的被送到勞動營強制勞動,餘下的約15000名軍官和軍士及其他人員被關押在蘇聯西部三大戰俘營里。1940年春,三大戰俘營中的波蘭軍人同他們的家屬中斷通信聯繫,下落不明。

1941年7月30日,蘇聯同波蘭流亡政府簽訂「蘇波互助協定」,波蘭流亡政府駐蘇大使科特和總理西科爾斯基先後會見斯大林,向蘇方索要失蹤的波蘭軍官。

1943年2月蘇軍反攻,德軍敗退。4月13日,德國宣布波蘭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發現了波蘭軍官的集體墳墓,並斷定殺害波蘭軍官的兇手是蘇聯。為確定蘇聯的罪責,德國組織國際專家進行現場調查。德國精心策劃的這則新聞引起蘇波雙方的強烈反響。蘇聯表現得怒不可遏,矢口否認,當即聲明死者是德國法西斯手中的犧牲品,德國捏造材料,污衊蘇聯,企圖嫁禍他人,挑撥離間。波蘭流亡政府要求弄清真相,請求國際紅十字會派人實地調查。蘇聯進而遷怒波蘭,斥責波蘭流亡政府輕信謊言,與納粹德國沆瀣一氣,陷害和敵視盟友,並以此為借口,憤然於4月25日同波蘭流亡政府斷絕外交關係。

究竟是蘇聯還是德國,究竟在卡廷森林屠殺了多少波蘭軍官,一時間成為難解的歷史之謎。

1944年1月由蘇聯人布爾堅科主持的委員會進行了反調查。據該委員會的說法,集體墳墓中共有屍體11000具,是1941年9月至12月被槍斃的。也就是說,是德軍在發動侵蘇戰爭並佔領蘇聯西部地區後屠殺了這些波蘭軍官。1946年7月,審判德國戰爭罪犯的紐倫堡法庭曾提出卡廷事件的問題,納粹頭子戈林和里賓特羅甫一口咬定是蘇聯屠殺了波軍俘虜,最後,紐倫堡法庭並沒有把卡廷事件列入戰犯的判決書。

此後卡廷事件被塵封起來,足足半個世紀,成為困擾波蘇關係的一個死結,被雙方稱為波蘇關係中的「歷史空白點」。

波蘭官方在加強同蘇聯「友好和同盟」的政策下,懾於蘇聯的權威,長期沿襲蘇聯的說法,並把卡廷事件束之高閣。

20世紀70年代,要求澄清真相的呼聲日漸高漲,這個悲劇事件引起的反蘇情緒開始不斷地顯現出來,特別是70年代中期以來,政治反對派開始活躍,他們抓住官方宣傳的弱點,組織「飛行大學」歷史講座,發行地下出版物,借題發揮,使卡廷事件成為熱門話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波蘭領導人逐漸認識到,卡廷事件如不抓緊澄清,不僅嚴重影響波蘇關係,而且勢必損害領導者的形象和威望,削弱波蘭統一工人黨的執政地位。但他們處於被動的兩難境地:一邊是波蘭社會的強烈呼聲,一邊是蘇聯頑固不化的態度。

蓋萊克

波共第一書記蓋萊克的尷尬遭遇就是實例。據他回憶,在70年代,他曾經三次向蘇聯提過卡廷事件。每次都是說完了事。其中第三次是向蘇聯新任駐波大使波洛托維奇談的,其結果不僅出人意料,而且令蓋萊克感到「歉疚和自責」。當時這位大使傾聽了蓋萊克的談話,深受觸動和感到不安。他允諾將親自向葛羅米柯轉達和陳述。數日後,皮洛托維奇從莫斯科返回華沙,兩手空空,精神沮喪。他說,見到了葛羅米柯,轉達了波蘭的立場,因而遭到上司的怪罪。此後不到兩個月,他被免去大使職務,調離蘇聯外交部,派往白俄羅斯共和國任副總理。他失寵受貶,處境不佳,幾年之後,自殺身亡。蓋萊克企圖澄清真相的努力不了了之。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波蘇雙方把澄清真相,消除「歷史空白點」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

1987年4月,雙方成立波蘇兩國歷史學家委員會,共同研究卡廷事件等問題。但兩年多仍毫無進展。

1989年6月,波蘭在東歐各國中首先發生劇變,波蘭統一工人黨喪失政權。波蘭統一工人黨領袖雅魯澤爾斯基雖然仍當選為波蘭總統,但地位虛弱,岌岌可危。而此時的蘇聯正內外交困,走向解體,戈爾巴喬夫逐漸失去駕馭形勢的能力。如何解決卡廷問題,對於雅魯澤爾斯基和戈爾巴喬夫來說,正面臨著最後的時刻。

雅魯澤爾斯基

1990年4月11日至14日,雅魯澤爾斯基以波蘭共和國總統身份訪蘇。訪問時間顯然是精心選擇和巧妙安排的。大家知道,卡廷事件曝光的日子是1943年4月13日,卡廷事件發生的年代是1940年,1990年恰恰是卡廷事件50周年。

雅魯澤爾斯基如期訪蘇。除會談外,雅魯澤爾斯基還專程前往卡廷,作為波蘭總統第一次向死難的波蘭軍官致哀。4月13日,塔斯社聲明中有如下一句話:「卡廷悲劇是斯大林主義的嚴重罪行。」

可惜,克里姆林宮的主人還在已忸忸怩怩。直到1992年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特使在華沙向波蘭總統瓦文薩轉交俄國總統蜜檔第一卷副本時,卡廷事件的真相才進一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槍殺的決定,是1940年3月5日由聯共(布)政治局根據貝利亞的報告作出的,由斯大林簽署,決定同意槍殺人數25700人,其中關押在三大戰俘營中的為14700人,關押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各州監獄中的為11000人。

【來源:《縱橫》2014年第2期文/劉彥順 舒雲博客】

自宣小廣告

為防止失聯,讓您能夠持續閱讀,史客君啟用了備用號「小史客」(ID:historymook),二話不說,直接長按以下二維碼識別關注「小史客」(ID:historymook)。本訂閱號「史客兒」後期會不定期更新。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進來撩』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先生胡適:內無武器 請勿疑慮
北大荒流放飢餓眾生相

TAG:史客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