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英學:我國最早的女考古工作者

周英學:我國最早的女考古工作者

原標題:周英學:我國最早的女考古工作者



梁柏有女士的《思文永在——我的父親考古學家梁思永》一書 2016 年由故宮出版社出版,書中收有一組拍攝於 1931 年春天的老照片。照片共三張,前兩張拍攝於安陽袁家花園,主要包括殷墟第四次發掘的河南省政府特派員和發掘團成員,第三張是史語所工作人員及北平學術界部分人士在北海靜心齋歡迎蔡元培先生由上海回到北平時的留影。這三張照片中都有一位學生模樣打扮的女士(並且是唯一一位,所以顯得十分亮眼),照片中的她留著簡單的分頭,頭髮將將遮住耳朵,稍顯蓬鬆,應該是剛燙過不久,戴一副圓框眼鏡,上身穿一件毛線大衣,腿上是淺色長筒襪,腳穿皮鞋——她就是我國最早的女考古工作者——周英學。



根據李濟先生《安陽發掘報告》第四冊編後語的記載,周英學作為「工作人員」參加過1931 年春殷墟的第四次發掘和 1932 年春殷墟的第六次考古工作,這兩次發掘是前七次發掘中規模最大的兩次,並且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學術成績(如第四次發掘修正了殷墟「淹沒說」,第六次發掘首次發現完整的夯土基址等)。如果從加入殷墟考古工作的時間來看,第四次發掘第一批到達安陽的人員有董作賓、梁思永、郭寶鈞、劉嶼霞和周英學五人,雖然李光宇、石璋如、劉燿(尹達)也是從這次開始參與殷墟的考古工作,但時間上要比周英學晚。因此,與「十兄弟」相比,周英學僅比王湘一人晚,所以在學生輩中算是少數資格很老的幾人之一了。


有關周英學在殷墟的工作和生活情況,目前可見的資料似乎只有那麼幾張照片和參與工作人員名單,這便更加引起了我的興趣——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讓她參與到殷墟的考古活動之中?為什麼她只參加了兩次發掘?她在殷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是怎樣的?她後來的人生又是如何?……遺憾的是由於找不到充分的資料,這些問題都還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經四方打聽,東拼西湊,目前也只能最粗略地勾勒一些周英學女士早年的人生軌跡。


周英學出生於 1911 年,老家河南修武縣周庄鎮,父親周沛三(1914 年畢業於上海公學,之後在北洋政府內務部供職)是晚清的秀才,傾向維新,思想比較開明。周英學是周沛三的小女兒,上面還有大姐周 勤 學(1901年生人,畢業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歷史系)和二姐周靜學。周沛三對三個女兒的教育十分上心,提倡舊學與新學並重,周英學小學畢業後便跟隨父親到北京求學,後來就讀於馮玉祥創辦的今是學校。


周勤學 1937 年於洛陽中學


周英學之所以會參加早年殷墟的考古工作,除了個人原因之外至少還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第一,安陽距離周庄鎮僅100 公里,對於家境比較殷實的周英學來說往來還是很方便的。第二,周英學的大姐周勤學上大學期間經常到圖書館、文物館抄資料、描圖。根據周勤學的女兒劉思謙教授《一個家庭三代女人的百年人生》一文記載,徐旭生(徐炳昶)先生曾幫助周勤學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找了一個圈點抄寫古籍的差事,每月二十元。因此,周英學是有途徑接觸到文物考古繪圖和考古發掘工作的。另據李永迪先生提供的信息,周英學就是以繪圖為專長考入史語所,參加到殷墟的考古工作之中的,一開始是作為繪圖員負責繪圖(周英學、劉嶼霞、潘愨等人是我國最早的一批專業考古繪圖人才,早期的發掘報告很多圖應該是出自他們之手),之後周英學又參加到發掘工作之中,我想這應該與其大姐周勤學的影響不無關係。


徐旭生先生

在校讀書期間是周英學一生最為活躍的一段時間,除了參加殷墟考古工作外,周英學還是一名思想左傾的學生,1931 年她便參加了北平「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簡稱「劇聯」)領導的「新球劇社」。與其同時參加的還有藍馬、白楊、董世錦、李顯京、劉果航、張季純、凌子風、張仃、李增援、魯韌等人,藍馬和白楊後來都成為著名的電影明星。「九一八」事變後,「新球劇社」不斷在北平各大院校演出抗日劇目,宣傳愛國思想,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周英學曾參演過《戰友》《血衣》《亂鍾》等劇。據魏照風先生回憶,周英學最擅長扮演老太婆(這與她微胖的身材非常契合),後來她又到上海加入了「大道劇社」。大約是 1933 年,可能是因為要結婚,或者是興趣轉向戲劇表演的原因,周英學離開了史語所,在北平與「劇聯」的領導人之一——總務部長陶也先(林成)先生結為夫婦,並育有兩子(陶寶中、陶文中)。再後來,周英學的情況我們便幾乎一無所知了,據說可能在北平和東北定居了較長時間……


周勤學夫婦及幼年劉思謙,1937 年於北京


1926 年,李濟在西陰村灰土嶺的發掘是國人獨立進行科學考古發掘的開山之作,肇始於1928 年的殷墟發掘則是中國考古人才成長的搖籃,其對我國考古學科發展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而早在 1931 年便有女性加入其中,更是難能可貴,僅憑這一點,周英學的名字就可以載入我國考古學史之中。然而世事總是充滿了遺憾,為了寫這篇小文紀念我國這位女性考古工作者的先驅,我從各方打聽有關周英學的資料,也得到很多前輩、師友的幫助,並有幸找到她的侄女——已經 83 歲高齡的劉思謙教授(周勤學長女),但當我聯繫上劉教授的愛人趙明和先生時卻得知劉教授已生病卧床,目前很難進行交流,周英學也早已離開人世,子女們現全都定居國外,沒有聯繫方式,作為侄女婿的趙先生對周英學的事迹也知之甚少。此外,保存有大量我國早期考古相關資料的李光謨先生也於2013 年仙逝,不知道有多少逸聞往事也一同隨他而去。唏噓之餘我又仔細看了看這幾張 80 多年前那個春天的照片,一群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其中年齡最大的董作賓先生也才 36 歲)懷揣理想聚集在袁家花園高談闊論,憧憬著這次可能改寫中華文明歷史的考古發掘,憧憬著各自美好的未來,同時又擔心時局的動蕩,憂慮著中國的前途……不禁讓人深深感嘆——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個人在歷史面前真的是渺小至極,且微不足道。僅僅時隔 80 余年,這段歷史就已變得漫漶不清了。但讓人略感欣慰的是,最近了解到台北史語所很快要出一本《殷墟發掘員工傳》,其中便包括周英學和一些老技工的信息,也希望能夠對這些為我國早期考古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前輩們了解更多。

感謝趙明和先生、劉思謙教授、李匡悌先生、李永迪先生、唐錦瓊先生、陳冲女士、沈紅芳老師、庄麗娜博士以及趙家田同學所提供的幫助!(作者何文競為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 ;吳玲為無錫博物院工作人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考古 的精彩文章:

雜誌精選|生津止渴 : 茶的歷史
考古發現|詩經中的「簧」長啥樣?

TAG:大眾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