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發商玩貓膩,令人憤恨,很多人已上當,這其中有你嗎?

開發商玩貓膩,令人憤恨,很多人已上當,這其中有你嗎?

近日,武漢多名業主就某樓盤開發商,在公攤面積上玩貓膩而發出了維權抗議。隨後,多家權威媒體一同發表評論文章聲討,將公攤面積的討論推上了風口浪尖。大家都在說,開發商對於公攤面積的收費是不正確的,是黑心的。

那麼,開發商對於公攤面積的不正確收費,對國民買房有什麼危害呢?

據專家揭露,國內幾乎全部的開發商賣房時,賣的都是建面面積。這就意味著一個小區的一層假如有6戶人家,本來像走廊、過道、管道井、樓梯間等公攤面積可以6戶人家來攤。但是,如果是建面購房,則這6戶人家,都要重複負擔某些公攤面積的費用,是1+1大於2的收費模式,這也就增高了買主的總房價。

而面對開發商對公攤面積如此重複的收費,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才能遏制呢?在筆者看來,可以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賣房時,賣套內面積。

在我國,雖然幾乎所有地區的開發商賣房時,賣的都是建築面積。但是,在重慶,一直貫徹落實賣的是套內面積。很多業界人士都紛紛表示,重慶的這一賣樓模式,其實更接近國際慣例,因為歐美都是按套內面積來計算房價。並且,與廣州相鄰的香港,近幾年同樣也都採用了套內面積計價。

因此,賣套內面積,再加上國內也有賣套內面積的先例,那就可以把這個舉措在全國推行開來,這樣就會很有力地規避,公攤面積存在的含糊地帶。

第二種,算清楚公攤面積。

來自業內的專家表示,對公攤面積的計算和管理,其實是很簡單的問題,在政策和技術上都能做到。但問題就在於交易的信息是否透明,開發商是否願意公開具體的公攤內容、是否有虛報公攤面積的嫌疑。

因此,有專家就建議取消公攤,按照實際使用面積來計算房價,這樣購房者能更清楚明白。

所以,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開發商對公攤面積的大做文章,實際上就是為了多賺錢,可是這嚴重危害了剛需人群的買房利益。對剛需來說,本來房價就已經很貴了,你還要變著戲法去收取額外的費用。

當然,在筆者看來,要想解決開發商在公攤面積上對國民的糊弄,最好的方式,還是採取套內面積賣房,或者算清楚公攤面積的方式來賣房,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避免重複收費,後者含糊不清的收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言真語 的精彩文章:

房住不炒,中央動真格,多套房的炒房客,這次一套也賣不出去!

TAG:陳言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