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廣被改立太子前,隋文帝與大臣的互相試探,堪稱語言藝術

楊廣被改立太子前,隋文帝與大臣的互相試探,堪稱語言藝術

原標題:楊廣被改立太子前,隋文帝與大臣的互相試探,堪稱語言藝術


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即位後所面臨的一件大事就是要確立儲君,也就是立哪個兒子為太子。有時太子雖然早早立下了,可是一旦發現其品行不好,又面臨著廢立太子的問題。


而太子的廢立,由於又涉及到朝廷未來的天子,因此廢立太子也不完全是皇帝自己的家事,還需要朝中的一些大臣的支持才能順利的把原太子廢掉,而另立新的太子。


今天筆者來講述一個有關太子廢立的小故事,那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在決定廢太子楊勇、立次子楊廣為新太子前與大臣之間有趣的語言交流。


楊勇為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的嫡長子,按照封建社會中傳統的嫡長子繼位制,隋文帝稱帝後即把楊勇立為皇太子,楊勇也就早早地參與了隋朝的軍國大事等決議。


可是,在後來的隋朝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次子楊廣如同後來的唐朝李世民一樣,楊廣以晉王的身份統領隋朝大軍滅掉江南的陳國。楊廣還率軍擊敗了西突厥對隋朝的入侵,年輕的他屢建功勛,聲譽日隆,做晉王已經不能滿足他的慾望了,因此,他便策劃奪取太子楊勇的地位。


為此,楊廣和心腹密謀之後,說服了隋朝的開國重臣楊素支持自己。隨後,楊素入宮面見獨孤皇后,並試探著說:「晉王仁孝恭儉,很像皇上。」


楊素的這種談話方式卓顯了自己的老謀深算,話一出口看似漫不經心,毫無邊際,實際上目的性、針對性很強,他在不知獨孤皇后的心意如何的時候,採用了這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


但是,獨孤皇后一聽,卻激動地說:「你說的好,我兒(指楊廣)最孝順,每聞皇上和我的使者到,我兒必到城外迎接(當時楊廣駐江都,今揚州),他又十分憐愛媳婦,我派去的使女說,他與媳婦同寢共食,哪像太子楊勇,整天與雲昭訓(楊勇寵愛的一位妃子)對坐酣宴,信任小人,仇恨自家的兄弟,我擔心楊廣會被暗害。」


楊素聽了獨孤皇后的話,得知皇后也有廢立太子之心,才開始大講太子楊勇的不是,獨孤皇后也請楊素勸說隋文帝廢黜太子。


早前南北未統一之時,陳朝有一個官員叫韋鼎,他曾出使到北周,見到了當時還是北周大臣的楊堅後,他大為驚訝:「觀公相貌,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一般賢人所能及的,要不了多長時間,公必大貴,貴到以天下為家。」


後來,楊堅果然代周建立隋朝,因此,楊堅十分信服韋鼎,並把韋鼎接到京城,常與他閑聊。有一次,楊堅突然問韋鼎:「我的幾個兒子誰能繼承我的大位?」


當時,楊勇早已被立為皇太子,楊堅這一問話流露出他有換太子的心思,楊堅的問話屬於典型的「官場語言藝術」。然而,聰明、圓滑的韋鼎回答的也是滴水不漏,他說:「至尊、皇后所最愛者,即當與之,非臣預知也。」


楊堅聽了哈哈大笑:「你這是不明講啊!」看看,皇帝還說大臣不明講,作為皇帝的楊堅,他想換太子,不也是不明講嗎?


當時還有一位開國重臣高熲大力支持太子,因為高熲的女兒嫁給了太子楊勇,所以他支持楊勇當太子,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有一天,隋文帝又試探地詢問高熲:「有神告晉王妃,說晉王必有天下,卿如何看待此事?」這種看似沒頭沒腦的問話,其實包涵了十分明顯的用意,而高熲明確地回答:「廢立是國家大事,況且長幼有序,不可輕舉妄動!」


獨孤皇后得知高熲偏袒維護楊勇後,十分不快,決定尋找機會扳倒他。後來,高熲夫人去世,獨孤皇后對隋文帝說,高熲年老,今喪夫人,陛下應該為他續娶。

隋文帝遂把皇后的意思告訴高熲,高熲卻致謝說:「臣已老,退朝之後,唯離居念佛,感謝陛下垂哀之深,至於納室再娶非我心愿。」隋文帝聽後,也就沒再說話。



可是,沒過多久,高熲之妾生下一男嬰,隋文帝得知後,開始還很為高熲感到高興,而獨孤皇后卻不悅,隋文帝詢問緣由,皇后說:「陛下還相信他說的話嗎?前段時間陛下要為高熲續娶,他百般推脫,說自己清心寡欲,現在孩子都生了,說明他在欺瞞陛下,他說的話怎可相信?」


於是,隋文帝開始對高熲也不滿意了。開皇十九年(599年),上柱國王世積被人告發有謀反意圖,而高熲與王世積來往密切,隋文帝就罷免了高熲的官職。


朝中支持太子的最大勢力高熲的垮台,說明太子被廢是遲早的事了,其他大臣遂紛紛說太子的壞話,言楊廣的好話。最終,在開皇二十年(600年)十月,隋文帝下詔廢掉了楊勇的太子之位,十一月,楊廣被立為新太子。


本文參考文獻:《隋唐簡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古代黃河決口多達上千次,最大的是哪六大改道變遷?
長平之役後,趙國一位縱橫家赴秦三言兩語,便令白起撤兵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