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者——臨危不退

醫者——臨危不退

醫生這個職業,在絕大多數人眼裡,是高尚而且體面的。鮮有人知醫生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會面臨什麼樣的危險和考驗。比如,我在急診科經歷的一次搶救吸毒者股動脈破裂大出血的事件,可真是起伏跌宕,讓人心裡五味雜陳。

重慶的夏日,天藍得驚艷,懸在空中的厚厚的雲翳,也難以遮擋陽光的灼熱,令人窒息的熱浪籠罩著大街小巷,路上行人明顯稀少。直到傍晚,空調房裡呆了一整天的人們才開始陸陸續續出門透氣,街上人群來來往往,喧囂聲四起,正式拉開了重慶人夜生活的序幕。

坐落在渝中半島兩路口的急救醫療中心急診科也進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那天晚上,由內科醫生、三名護士,加上我組成的五人醫療小組,不斷地接診著因各種原因而來就診的病人:有因室內外溫差過大引發血壓升高、心臟不適的;有整天呆在空調房受涼感冒的;有工地上受熱中暑的;有大熱天吃壞肚子的;有三朋四友邀約、喝的酩酊大醉送來輸液打醒酒針的;有天熱脾氣暴躁打架鬥毆受傷的;有赤腳被玻璃劃傷的;有在郊外消暑納涼被草叢中潛伏的蛇咬傷的……,五花八門的病人、各式各樣的傷者接踵而至,我們忙碌而有序地處理著……。

夜深了,來就診的病人漸漸減少了。正當我們準備歇下來喘口氣、喝口水的時候,只聽得「吱」的一聲急剎,一輛急駛而來的計程車在急救室門口嘎然而止,我們知道有急診病人來了。二位年長的護士迅速地把掛在耳邊的口罩戴好,出門迎接病人。打開計程車後門,迎面見到一位大約30歲左右、骨瘦如柴、面無血色的男子,上身穿著長袖,下身只穿了條三角內褲,自己用手按壓住左大腿根部。「你哪裡不舒服?」護士問他,病人回答「我這裡有點出血」,護士大喊了一聲「韓醫生,是外科病人」,隨即在急診科護工的協助下將病人抬上推床,快步推送到急救室。

我急忙習慣性地走到病人的右側,問道:「你怎麼受傷的?」,話音剛落,病人挪開壓在左大腿根部的手打算讓我查看傷口時,一股鮮紅的血液瞬間從大腿根部股動脈位置噴射而出,直達天花板,我「啊」的一聲,本能地伸出雙手彎腰撲向出血部位。「馬上建立靜脈通道,輸入500ml代血漿」、「連接心電監護儀,檢測生命體征」、「抽血、合血、聯繫血庫輸血」、「電話聯繫創傷科,請求緊急支援」,一連串口頭醫囑連珠炮般從我嘴裡蹦出。負責抽血的護士捲起病人左上肢的衣袖準備消毒時,「韓醫生!」護士輕輕叫了一聲,並用眼神示意著我。順著護士示意的目光望去,我看見病人手臂布滿了一連串細細的針眼,那一刻,我抬起頭來,凝視著天花板上的斑斑血痕,不由得深深地嘆了口氣,心裡默默念叨「前半夜波瀾不驚,後半夜必定暴風驟雨,真的是急診科的魔咒?」。

經驗告訴我們,我們面臨的是一位長期吸毒的病人。由於吸毒者大多數都存在交叉使用消毒不嚴或者根本就沒有消過毒的空針,很有可能感染上HIV(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也就是大家早已經熟知的、可以使人完全喪失免疫功能而感染各種疾病甚至癌症的艾滋病!此時,二位護士戴著的藍色口罩、前額、眼睛彌散著似三角梅花瓣樣殷紅的血跡,我的雙手更是沾滿了患者的鮮血。原本清靜下來的急救室一下子升騰起緊張的氣氛。大家都明白,我們即將面臨什麼樣的危險,但此時此刻,我不能鬆開雙手、我也不敢鬆開雙手,否則,病人大腿根部那根破裂的股動脈還會猶如一座活火山般再次噴發。我這樣告訴大家吧,「股動脈破裂,一剎那噴射出來的血液大約有100多毫升」。顯然,躺在我面前的這位衰弱的病人經受不起這樣的大量失血。「小李,把手上的筆放一下」我有些焦躁而生硬地說,讓在旁記錄的護士替代作靜脈穿刺等操作,讓那兩位沾上病員血液的護士馬上去清洗。在電話通知創傷科緊急支援後約4分鐘,創傷科值班醫生從四樓飛奔而至,當他戴上雙層手套替換下我時,我清洗、消毒乾淨後的雙手已酸軟無力,一時拿不穩護士遞過來的手套。待緩過勁來,我與創傷科醫生一起在止血過程中發現,病人是在自己手臂上已經無法找到可以靜脈注射毒品的部位的情況下,改為在大腿根部穿刺股靜脈。然而,因消毒不嚴發生了股靜脈炎及靜脈周圍化膿性感染,最終波及到與股靜脈鄰近的股動脈,導致股動脈管壁被細菌和膿液腐蝕,在有壓力的動脈血液不斷地衝擊下,腐蝕的股動脈管壁發生破裂而出血。

在暫時止住出血、把病人收入創傷科作進一步治療後,大家按照衛生部處置疑似HIV陽性污染物的有關原則,一言不發地收拾搶救現場,補記搶救記錄。大家沒有流露出一絲以往搶救危重病人成功後應有的那種輕鬆、愉悅的心情,反而緊鎖眉頭,忐忑不安,不時望向一旁辦公桌上的紅色座機,宛如一個罪犯站在法庭,面對法官,等待最後的宣判一樣,等待著醫院檢驗科的電話通知。漫長的十分鐘,我們度日如年。「叮鈴鈴,叮鈴鈴」急促的電話鈴聲劃破夜空,一時間誰都不願去接聽這個電話,連續響了好幾聲後,那位內科醫生坐不住了,趕緊拿起聽筒放在耳邊,「哦!哦!」,「韓醫生,陽性!」,內科醫生臉色凝重地告訴我們這個結果的時候,他的嘴唇分明也在打著哆嗦,二位護士更是滿含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卻硬是強忍著沒有流下來。我的內心也是五味雜陳,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打破這壓抑的場面。

在五人醫療小組中,我最年長、職稱最高,在稍微調整了自己的情緒後,我打電話給醫院總值班,簡要彙報了在搶救病人過程中遇到的特殊情況,我安慰著大家,「我們醫院的檢測結果只是初步篩查,最終確認要看疾控中心的檢測報告」。不一會兒,醫院總值班來電話「已經與渝中區疾控中心取得聯繫,明天請你們到中心接受預防專家的評估」。言下之意,我們並不一定就惹上這可惡的病毒?像溺水的時候撈到根救命的稻草,大家苦苦掙扎著等待天明。

第二天早晨八點,交接完班後,醫院派救護車送我們仨前往重慶市渝中區疾病控制中心。為了緩和車裡沉悶的氣氛,一路上我開玩笑說「如果感染上了,我們就各自離婚」,「我們仨重新組織一個家庭」。「你想的美!哪個和你過哦!」二位護士幾乎異口同聲而出,「難道我還不夠好?」我笑著回答,大家開著略帶苦澀的玩笑,緩解內心的緊張,疾控中心終於到了。

「你們好!辛苦了!先坐下喝口水」,預防專家和藹可親地給我們讓座,遞上礦泉水的同時與我們握手寒暄,隨後非常認真的傾聽完我們昨晚搶救病人的整個過程,不時安慰著我們流露出來的擔憂。「韓醫生的手上有撕拉過的倒剪皮,說明皮膚有破損」,「兩位護士中,一位額頭有散在痤瘡,有1、2個痤瘡表面還有黃水」,「病人的血液直接濺入另一位護士眼裡」,專家非常委婉又專業地告訴我們,「你們完全有可能已經被病人的血液污染」。「但是,我們中心對病人的血標本檢測結果要明天下午才知道,以防萬一,你們現在就開始服用抗艾滋病病毒的『阻斷劑』,等待最後的結果,再決定是停葯還是連續服用一個月」。我們仨在離開疾控中心的時候約定,為了不讓家人過早的擔憂,在最終檢測報告沒有出來之前,暫時不告訴家裡的親人,自己先扛一扛。

有關艾滋病阻斷劑服用說明是這樣寫的:「艾滋病阻斷藥物不可以輕易服用,通常是醫務工作人員職業暴露危險的時候才服用。如果只是發生了高危性行為,並不確定對方是否為艾滋病患者時不要服用,因為對肝腎的傷害比較大」。我服用一天,就出現全身乏力、頭暈、口苦無味、噁心想吐等藥物的毒性反應,兩位護士也出現了類似的不適,不敢想像連續吃一個月,會把自己的身體糟蹋成什麼樣子。

次日下午二點,我們早早的就坐在昨天接待我們的專家辦公室,一邊與專家交流有關預防艾滋病的知識,一邊焦急地等待檢測結果。「韓醫生,你檢查病人為什麼不戴手套?」交流中專家帶著疑惑問我。「一些體表隱秘部位的淋巴結、腹部比較小似有非有的包塊,戴著即使不到1毫米厚的手套在手感上有時都會有細微差別,可能會影響臨床思維和判斷」,「戴著手套查體,有些病人會覺得你嫌他臟、對他不夠尊重,這樣就直接拉大了病人與醫生相互信任的距離」,我回答說這是我在華西畢業實習的時候,普外科老師教我怎樣做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時深深銘刻在心的。當然,查體前和結束後洗手、手消毒不能打折扣。直到下午五點,檢驗結果才出來,病人血樣本艾滋病病毒檢測結果是陰性,拉響了近兩天的警報終於解除。

由此可知,醫生可算是一個高危職業。但是,醫務人員絕不會因為在工作中可能發生被傳染上各種疾病的危險,就放棄救死扶傷的職責。醫道滄桑,醫者無悔。

後記:《醫者—臨危不退》是我很多年前經歷過的真實事件。文章中的病人在那次股動脈大出血搶救成功的半年以後又因吸毒過量,在急診室搶救無效死亡。我謹以此篇,告誡廣大民眾,尤其是青少年遠離毒品;懇請艾滋病患者,在你因傷病去醫院求治的時候,主動把自己患艾滋病的情況告訴醫務工作者,他們會遵守醫療保密原則,為你保守秘密,不要讓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因救你而無辜地受到感染,不要因此讓天使折翼;祝福我的同仁,在履行救死扶傷神聖天職的同時,做好職業暴露的防範措施,務必要保護好自已。

2018年7月7日

【作者簡介】

韓繼明,筆名寒·歌,男,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醫學系。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普外科主任醫師。

業餘時間喜歡看書,愛好文學,鍾情詩歌散文,有詩、散文等見於報刊雜誌、網路公眾平台。

文字編輯 幽蘭

責任編輯 拾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遠的華西 的精彩文章:

天使之城-曼谷
中國棄嬰在加拿大的美好日子

TAG:永遠的華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