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項羽滅掉秦國以後,為何自己不稱帝反而去分封18路諸侯?看完實在太坑人

項羽滅掉秦國以後,為何自己不稱帝反而去分封18路諸侯?看完實在太坑人

項羽本身人生格局讓他做出分封諸侯的決定。項羽沒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對秦朝有偏見,對秦朝的制度自然也有排斥的心態,而他的團隊也沒人可以替他張羅統一之大計,連范增這樣的人才竟然也沒有告訴他說,要做一個一統天下的人,而不是做一方諸侯。他是貴族後裔,他畢生的夢想,就是復仇,恢復國土。

所謂分封制,就是把天下分封給自己的親戚或者功臣,自己作為天下公主,比如姜子牙就是西周建立的功臣,而且還是周武王的老丈人,所以被分封成了齊王。不僅於此,雖然周朝結束,秦始皇廢除分封制,但實際上西漢又出現了分封制,而且因此出現了「七王之亂」,乃至明朝都一直有分封制的影子:藩王制。

當然了,也不能完全是以前諸侯國的樣子,楚國的地位應該是在六國之上的,大約相當於「春秋五霸」中霸主的地位。所以他的國號中有個「霸」字。另外,這個楚國和以前的楚國還有不同的,就是這是他項羽恢復的。他項羽的故鄉彭城在楚國的西邊。

項羽是高興了,泄憤了,但是,同時他也落到了一個只知道燒殺搶掠的惡名。既然得不到人們的支持,想當皇帝的話也就是一句口號而已。我想這也是項羽不稱帝的原因吧。總之,項羽稱不稱帝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事實已成,假設的再好也是假設。您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狂風歷史 的精彩文章:

薛寶釵那麼美,為何沒有選上秀女呢?原來真相是這樣
戚繼光北上鎮守邊疆之後,真的就碌碌無功了嗎?張鼎思一眼就看破真相

TAG:狂風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