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個器材狂徒的自白——攝影君打算聊聊膠片攝影那點事

一個器材狂徒的自白——攝影君打算聊聊膠片攝影那點事

相信現在很多攝影愛好者的第一台拍照工具,

都是數碼相機,甚至是手機。

你難以想像,曾經有一群熱愛攝影的人,

他們從一台膠片相機開始了自己的攝影生涯,

即使在數碼技術大行其道的今天,

憑藉膠片時代練就的高超技術

以及對攝影的深刻理解,

成為了更傑出的數碼攝影師。

膠片攝影

膠片攝影,不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這是無可逆轉的事實。但,這無法阻擋一部分攝影人的堅持,他們堅信膠片具有數碼無法替代的魅力與儀式感,他們堅信膠片具有數碼無法比擬的質感與模擬味,他們堅信膠片具有數碼無法提供的思維方式與技術門檻。簡而言之,膠片攝影好玩,真的很好玩。

電影《寒戰Ⅱ》中,簡奧偉(周潤髮飾)手持一台徠卡數碼相機說,「Digital(數碼)系好吸引,但系我中意Analogue(模擬)」

對於大部分曾經使用膠片的攝影人,膠片是無法割捨的情懷。而對於攝影史來說,膠片更是不可缺失的重要構成,因為,膠片攝影統治了攝影的「黃金年代」。我們腦海中能立刻想到的經典攝影作品,大部分屬於膠片的年代。攝影君也不知道,為什麼數碼年代,能讓人記住的經典作品與攝影大師卻不多了。攝影君認為,雖然這與科技的發展並無關係,但這個事情就是這樣了。

攝影君的Leica M4-P + 50mm f/2。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攝影君今天怎麼了,不分享攝影技術了?嗯,是的,今天攝影君想分享自己的一些攝影經歷。一切源自攝影君在老家找到了自己擁有的最後一台膠片相機,這台相機勾起太多關於膠片攝影的種種趣事和回憶。

一,「你永遠無法知道,你最終拍攝了什麼東西……直到你看到底片!」

對,攝影君認為這是膠片與數碼,在拍攝時的最大不同。數碼攝影真挺方便的,可以即刻看見拍攝的成果。使用膠片,你永遠無法知道最終拍攝了什麼東西……直到你看到了底片。所以,攝影師用膠片拍攝的時候,總會想方設法多拍幾張,心裡琢磨著怎麼拍得更好,更好,再更好。也許,是這種膠片攝影的不確定與不可預知,為攝影人帶來了奇妙的心理感受,也帶來了上進心與絲絲的危機感。攝影君非常享受這種不確定性與刺激感,它驅使我為獲得下一張更好的照片不斷努力、琢磨、思考,特別是看到底片的那一刻的驚喜與振奮,妙不可言。

二,「你需要掌控你的拍攝技術,特別是曝光技術!」

膠片攝影是有門檻的,曝光技術尤其重要。攝影是光的藝術,曝光決定了一幅攝影作品的成敗。儘管現代相機的測光功能十分先進,但對於使用膠片的攝影師來說,由於無法像數碼相機那樣即刻檢視曝光效果,所以,他們大多會隨身攜帶一隻小型測光表。因為,他們不僅僅需要獲得「還可以」的照片,他們需要通過曝光傳達自己的視覺與情緒,他們需要「精準」的曝光數據,並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曝光參數的設置。

攝影君自用的測光表,Sekonic(世光)508,一支經典的測光表,適合戶外和影棚使用。

三,「你真的需要慢下來,思考自己的作品,珍惜每一格膠片……」

在拍攝中遇到好的瞬間,每一個膠片攝影師,都不會吝嗇自己的膠片。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珍惜每一格膠片。一個膠捲能出一張好片子,這個膠捲就值回票價了;如果能多出幾張好片子,這個膠捲就超值了。提高出片率,是膠片攝影師永不停歇的追求。

比起「風捲殘雲」般地「謀殺」膠片,更多攝影師會在拍攝中慢下來,思考自己將要拍攝的東西,找到最好的機位,等待最好的光線,設置最合理的曝光組合,對焦,然後按下快門。這是一個追求完美的過程。而實際上,一個成熟的膠片攝影師,這一點也不「慢」,甚至很「快」,因為他已熟練掌握了從觀察、思考到動手的全過程。「慢」下來,是為了培養更風馳電掣的「快」。

四,「來,搞搞黑白暗房吧,真的很有意思。」

這是攝影君用過的Agfa(愛克發)古董相機,以及一些暗房印製品。

從拍攝、沖洗膠片,到暗房印相,一個有想法的膠片攝影師怎會放過全程式控制制影像的過程呢?攝影君在英國學習攝影,學校就有完善的黑白與彩色暗房,這是讓攝影君能待上一整天的地方。為追求一張心目中理想的作品,不斷重複枯燥的暗房動作,卻樂趣無窮。說來慚愧,暗房技術實在「變化多端」「高深莫測」,攝影君也就在門口打了個轉,學得幾招「三腳貓」工夫而已。

但是,在暗房的歷練,加深了攝影君對後期製作的理解。暗房中的技巧與PS中的處理手法,很大程度上是「殊途同歸」的。攝影君並不抗拒使用PS,反而喜歡在PS中追求暗房印相的顆粒質感與效果。在暗房設備和條件不允許的條件下,攝影君會把膠片,通過專業的底片掃描儀,轉化為數碼影像,再導入PS中處理。

頂級的膠片掃描儀Imacon,後被Hasselblad(哈蘇)公司收購。這是學校的工作室,使用這台機器需要提前預約。

拍攝於倫敦南岸的Tate Modern當代藝術館。佳能EOS 5D + 17-40mm f/4拍攝,攝影君刻意在PS中模擬膠片的顆粒質感。

五,「底片,當然是越大越好玩啦。」

熟悉數碼單反相機的發燒友都知道,全畫幅比APS-C畫幅貴,數碼後背比全畫幅貴,為啥?簡言之,感光元件的面積更大、畫質更好。膠片當然也是這樣的,數碼單反的全畫幅相當於135膠片的尺寸。但是,比135(36×24mm)膠片尺寸大的膠片畫幅還有:645(6×4.5mm)、6×6(6×6mm)、6×7(6×7mm)、6×9(6×9mm)、612(6×9mm)、4×5(6×5英寸)、8×10(8×10英寸),等等……

想像一下,一張A4紙大小的底片,信息量之豐富,畫質之細膩,能夠擴印的巨幅照片之震撼,想一想都很爽了吧。當然了,底片越大,需要操作拍攝設備的技巧更複雜、難度更高。攝影君在英國求學期間,曾多次借學校的Sinar Wolf 4×5相機上街頭拍攝,確實是很「累」的一件事,但作為「大底」愛好者,攝影君樂在其中。

Sinar Wolf 4×5相機,一台型號老舊的單軌大畫幅相機。雖然老,但學校的技師把它保養得很好。重!機身、鏡頭、10個片夾、測光表,還有三腳架,每次搗鼓完心理都想「再也不要用這玩意了」,但每次都有下一次。

作為畫質的妥協方案,Mamiya 7 II中畫幅相機兼顧了便攜性,使用也非常簡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攝影君就用它「掃街」了。

六,「拍照就是玩嘛,LOMO就是這麼隨性」

得了得了,不就拍個照嘛,哪來這麼多條條框框。用LOMO相機吧,想拍就拍,不必思考,無需設置(其實是無法設置),拍出來是啥就是啥,驚喜不斷。翻譯翻譯什麼是驚喜?就是不確定性!

這是在貴州旅行時拍的,原本的意圖只是想拍攝這個石階,但拍完以後忘記給HOLGA「過片」了,於是拍攝下一張的「小花」時,無意中實現了二次曝光。驚喜吧。

七,「國產也有好相機!」

對了,就是傳說中的國產「二鳥」——海鷗與鳳凰。用過自然懂,不多說了……

結語:2009年,攝影君就不玩膠片相機了!

2009年,這是遺憾的一年。

攝影君開始了北漂生活,領著與房租極不相配的工資,並賣掉了自己的全套Leica M4P、Contax G2、Mamiya 7Ⅱ、Mamiya 645、Holga 120N、Roller AFM35……當然,同時賣掉的還有一套佳能EOS 5D及「大三元」鏡頭。儘管如此,攝影君對自己的攝影經歷還是相當滿意的,無論膠片、數碼、暗房、Photoshop都玩過、爽過、糾結過、釋懷過。因為,這種經歷很完整,很享受,過程無法言喻(影像如果能被文字描述替代,還需要什麼攝影?)。

現在,對攝影君來說,膠片抑或數碼的概念與界限已經不再清晰了,能親眼目睹恢弘的瞬間,記在心頭就足夠美好,實在要留個回憶,就默默地掏出手機吧。最後,安利一本新書。攝影君第一眼看見這本書的德文版,就決心引進簡體中文版。

現在介紹膠片攝影的新書很少了,攝影愛好者也不一定都要去玩膠片。但是,攝影君堅信,能夠把這個了解膠片攝影的權力,交給作為攝影愛好者的你,對攝影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責任。至少,能在你想要了解膠片攝影的時候,為你留下了可以選擇的機會。

膠片,完整了攝影君的攝影……攝而無憾。看看這本書,你可能有新的發現。

文末彩蛋

2009年,對攝影君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一年。

攝影君賣掉所有相機後,幹啥去了?嗯,沒幹什麼大事,幹了以下這些,希望它們對你有幫助。

-END-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tpress攝影客 的精彩文章:

拍出日式小清新的十大要訣

TAG:ptpress攝影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