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何為善?何為惡?——古今最精確的詮釋!

何為善?何為惡?——古今最精確的詮釋!

《易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自己經常做善事,卻沒有善報呢?你做的事到底是善還是惡呢?究竟什麼才是善呢?什麼才是惡呢?古今經典中,詮釋的最精確最詳細的莫過於明代袁了凡先生著的《了凡四訓》了。下面我們就好好看看了凡先生如何闡釋善的,明白了什麼是善,自然也就知道什麼是惡了。

何為善?何為惡?——古今最精確的詮釋!

一,善有真善、假善。

有幾個儒生問元朝中峰禪師說:佛教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人行善,家裡卻過得窮困潦倒;有人雖然作惡多端,卻過得逍遙快活,風生水起。難道佛教這句話是騙人的嗎?中峰禪師說:世俗之人,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看問題只看表面而看不到實質,才導致以惡為善,以善為惡。不怪自己是非不分,還抱怨佛教騙人。

儒生們不服:善惡我們怎麼會看反呢?中峰禪師有智慧,先不告訴他們,讓他們自己先說說善惡的區別。有人說:貪污腐敗是惡,廉潔奉公是善。中峰禪師說:未必。有人說:打人罵人是惡,敬人愛人是善。中峰說:未必如此。每個人都列舉了很多對善惡的看法,中峰禪師一律說未必是這樣。儒生們就問中峰:「那你說說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呀!」

中峰禪師說:凡是有益於別人的是善,只利於自己的是惡。只要是為了利益別人,利益社會,就算打人罵人也都是善;如果只是為了自私自利,即便敬人愛人,也是巴結討好,也是惡的。無論什麼事,一切看發心,真發心利益別人的是善,表面裝作行善卻利益自己的是假善。無所求而行善的是真善,有所求而行善的是假善。

何為善?何為惡?——古今最精確的詮釋!

二,善有端、曲之分。

完全發自濟世利人之心,沒有一點希求回報的善,是端,在佛教講「直心是道場」,不著相的善,就是端;還有討好世俗的心,還有憤世嫉俗的心,還有玩世不恭的心,就是曲。

三,善有陰、陽之分。

做善事是為了讓人知道、讓人稱讚的,叫做陽善;做了善事沒有人知道,並且自己也不會告訴別人,叫做陰德。陰德往往使人獲得意想不到的好運和福報。陽善可得善報,享受世人的讚譽,但一定要名副其實,如果徒有其名,而無其實,往往會有大災大難。相反,如果一個人行善積德,卻遭人冤枉陷害,蒙冤受屈,將來子孫往往發達。

在世間最享受盛名的,現在就屬電影明星了,出名是福報,如果沒有實德,往往遇到意想不到的災難,所以大家看演藝界明星,真正能夠得善終的很少。

何為善?何為惡?——古今最精確的詮釋!

四,善有是、非之分。

先講孔子學生子路的一個故事,魯國有人失足落水,子路下去救了這個人的命。這個人就牽了一頭牛送給子路表示感謝,子路也不客氣,就直接收下來了。孔子知道了,就誇獎子路說:你做的很好!從此以後,魯國就會有很多見義勇為的人了!

按我們平常人的觀念來說,子路如果不接受人家送的牛,會顯得人格更高尚一些,收了人家的牛,總感覺品位降低了很多,尤其你還是孔老夫子的得意門生。為什麼孔子還讚揚子路呢?因為看一件事的功過得失,不能光看事件的本事,還要看它的影響。如果子路不收人家的牛,那以後別人救了人,肯定也就不好意思收東西了。但大多數人還是沒有那麼高的境界,一點好處都沒有,索性就都不救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孔子的學生子路救人都收了牛,那別人救人收東西就心安理得了,有了好處,大家救人肯定救人更有動力和積極性了。

五,善有偏、正之分。

善者為正,偏善就是惡。有時候我們本來是發善心做好事的,卻不料好心卻辦了壞事,這叫正中之偏;有時候本來是噁心害人辦壞事的,卻無形中辦成一件大好事,這就叫做偏中之正。

何為善?何為惡?——古今最精確的詮釋!

六,善有半、滿之分。

心無所著,一心清凈,行善而不著相,心無所施之物,外無所助之人,內無行善之我,即便捐獻了一分錢,那也是滿善;假若有心行善,又僅僅計較得失,行善而又猶豫不決,那即使布施萬兩黃金,也只能止於半善罷了。

七,善有大、小之分。

如果純粹是為了國家人民、社會大眾著想,善雖小也是大善;如果存心為了自己打算,善雖然大也是小善了。

何為善?何為惡?——古今最精確的詮釋!

八,善有難、易之分。

窮人為善,捨己為人的善,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善,是最難行的善;有錢有地位的人,積德行善最是容易,能做而不做,就是為富不仁、自暴自棄。貧窮人行善難,難而能做,叫做難能可貴。

以上八點,簡單闡釋了善的基本分別,明白了什麼是善,也就明白了什麼是惡,再看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就會比較清晰明了了。最後引用劉備的一句話:「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願大家諸善奉行,諸惡莫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