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畫學散記:傳授

畫學散記:傳授

畫學散記

傳授

黃賓虹

––

繪事相傳,炳耀千古。指示立稿,口述筆載,全憑授受。畫分宗派,傳有衺正,不經目睹,莫接心源,世有作者,非偶然也。在昔有虞作繪,既就彰施;成周命官,尤工設色。楚騷識宗廟祠堂之畫,漢室詳飛鹵薄之圖,屏風面扇,本石晉之濫觴;學士功臣,緬李唐之畫閣。留形容以昭盛德,興成敗以著遺蹤。記傳所載,敘其事者,並傳其形;賦頌之篇,詠其美者,尤備其象。雖其開容之盛,巨細畢呈,傳述之由,古今勿替。自李思訓、王維,始分兩宗。謝赫、郭若虛盛誇六法,遂謂氣韻非師,關於品質,生知之稟,難以力求,不得以巧密相矜,亦非由歲月可到。觀之往跡,異彼眾工,良由於此。

至謝肇又謂,古之六法,不過為繪人物花鳥者言之,若專守往哲,概施近今,何啻枘鑿,其言良過。夫論畫之作,承源溯流,梁太清目既不可見。唐裴孝源撰《公私畫史》,隋唐以來,畫之名目,莫先於是。張彥遠、朱景元復撰名畫記錄,由是工畫之士,各有著述。如王維《山水訣》、荊浩《山水賦》、宋李成《山水訣》、郭熙《山水訓》、郭思《山水論》諸書,層見疊出,不可枚舉。要皆古人天資穎悟,識見宏遠,於書無所不讀,於理無所不通。得斯三昧,藉其一言,足以津逮後學,啟發新知,無以逾此。文人雅士,篤信畫學,知其高深遠大,變化幽微,興上下千古之思,得縱橫萬里之勢,揮毫潑墨,皆成天趣,登峰造極,胥由人力。是以山水開宗南北,人物肇於顧、陸、張、吳,花卉精於徐煕、黃筌。關仝師荊浩,巨然師董源。李將軍子昭道、米海岳子友仁、郭河陽子若孫,皆得家傳,稱為妙品。

元季四家,遙接董、巨衣缽,華亭一派,實開王、惲先聲。從來繪事,非箕裘之遞傳,即青藍之授受,性有顓蒙明敏之異,學有日進無窮之功。麓台云:畫不師古,如夜行無燭,便無入路。龔柴丈言:一峰道人,雲林高士,皆學董源,其筆法皆不類,譬若九方皋相馬,當在神骨。藍田叔稱畫家必從古人留意。如董、巨一門,則皴為麻皮、褪索。後之學者,咸知於此,問津荊、關,劈斧、括鐵,師者已罕。蓋董、巨之渲染立法,猶可掩藏,荊、關以點畫一成,難加增減。故考實錄,必參真跡,見聞並擴,功詣益深。

唐程修已師周昉二十年,凡畫之數十病,一一口授,以傳其妙。

雲林以荊浩為宗,蕭蕭數筆,神仙中人也。聞有林壑似李成,而寫人物及著色者,百中之一耳。其盤磅之跡,寓深遠於元淡清穎,瀟洒得自先天,非後人所能彷彿。

作畫先定位置,次求筆墨。何謂位置?陰陽向背,縱橫起伏,開合鎖結,回抱勾托,過接映帶,須跌宕敲側,舒捲自如。何謂筆墨?輕重疾徐,濃淡燥濕,淺深硫密,流利活潑,眼光到處,觸手成趣。

婁東王奉常煙客,自髫時便游娛繪事,乃祖文肅公屬董文敏隨意作樹石以為臨摹粉本,凡輞川、洪谷、北苑、南宮、華原、營丘樹法、石骨、皴擦、勾染,皆有一二語拈提,根極理要,觀其隨筆率略處,別有一種貴秀逸宕之韻不可掩者,且體備眾家,服習所珍。昔人最重粉本。

巨然師北苑,貫道師巨然。

雲林早年師北苑,後似關仝。

黃子久折服高房山。

松圓逸筆與檀園絕不相似。

東園生曰:學晞古,似晞古,而晞古不必傳;學晞古,不必似晞古,而真晞古乃傳也。虎頭三毫,益其所無,神傳之謂乎?

董、巨畫法三昧,一變而為子久。張伯雨題雲「精進頭陀,以巨然為師」,真深知子久者。學古之家,代不乏人,而出藍者無幾,宋元以來,宗旨授受,不過數人而已。明季一代,惟董宗伯得大痴神髓。麓台又言,初恨不似古人,今又不敢似古人。然求出藍之道,終不可得。

宋人畫山水者,例宗李成筆法,許道寧得成之氣、李宗成得成之形,翟院深得成之風。後世所有成畫者,多此三人為之。

山水自唐始變,蓋有兩宗,李思訓,王維是也,李之傳為宋王詵、郭熙、張擇端、趙伯駒、伯驌,以及於李唐、劉松年、馬遠、夏珪,皆李派。王之傳為荊浩、關仝、李成、李公麟、范寬、董源、巨然、以及於燕肅、趙令穰、元四家,皆王派。李派板細乏士氣,王派虛和蕭散,此其慧能之非神秀所能及也,至鄭虔、盧鴻一、張志和、郭忠恕、大小米、馬和之、高克恭、倪瓚,又如方外不食煙火人,別是一骨相者。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一位偉大的「破壞」者
美的厚度,不僅是清風明月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