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在禪定中打開看到真實世界的眼睛

在禪定中打開看到真實世界的眼睛

回歸生命,就能回歸幸福

一個人離開了智慧,就好像離開了自己的母體,漸行漸遠地離開母親的監護來到懸崖邊。所以修行的目標就是回到生命的本源,讓我們在本源的柔軟中超越錯誤的知見,如實地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時我們的心將符合生命、宇宙的自然模式,人與人之間也會互相地融合,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天下大同」——人類的幸福所在。

心上的功夫,就是我們與佛的距離

這種自然模式只能在認識世界,認識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認識人類的無明,要從心出發;和諧世界,也要從心開始。心是虛擬的,自己做不了主,它是通過外境,被外境裹脅著,或者說被洞察著而顯現。心如果有「覺」,有覺悟的話就是佛。

佛所覺悟的真理無非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一個理論。但如果用來解析、分解複雜的人間每一個起心動念時,我們需要能如實看到的定力。不要小看「如實地看到」,小處我們也許能看明白,但大處你也許就難以看明白了。

累積定力與福德,向佛陀靠近

想做到「如實看到」,我們就需要聚集廣大的定力和福德,這也是修行為什麼要緣一切境發廣大心,《華嚴經》為什麼講緣一切眾生的原因。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是佛潛在的美德顯現出來的一種現象,每一個眾生所表達的現象都不一樣,就好比春夏秋冬、天地四時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美好一樣。

外境與心的變幻,令我們腹背受敵

同時,生命的麻煩也在於它是一個動相,如果把電影膠片擺在我們眼前時,不用講我們都知道「色即是空」,它是沒有自我的。但是當它動起來的時候,我們看到熒幕上的人對你哭、笑,罵你甚至打你,我們的情緒可能就忍不住和它呼應了,這就是無明。

所以無明來源於動相,由此產生的「色受想行識」也都是動相。人類精神層面與心理層面的「動」有多厲害呢?一剎那之間有無數億、無數次方的動相,所以我們永遠處在一種顛倒當中。

禪定讓心回歸本來的清明

修行就是要把我們每一個動相用心的潛能——靜相(禪定)過濾,將被過去、現在、未來的萬事萬物雜染的心給予我們的種種動相全部過濾掉。過濾後心就回歸到本體了,心就可以自現自明,處在一種自然的狀態。「眾生本來是佛」,就是從這個角度談的。(未完待續)

——2018年五一禪七

如孝法師於白馬寺對大眾開示

做到「如實觀」,需要我們聚集廣大的定力和福德。

3.本文

長按小程序碼,即可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人生的苦終會被解決
看清感受多麼不可靠,就能超越生命的困局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