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認證花錢就能買?有機食品市場亂象調查

認證花錢就能買?有機食品市場亂象調查

漫畫:朱慧卿

有機食品因為對環境友好、口感也更好而受到追捧。不過價格高昂的有機食品都有嚴格標準,產量較低。很多人對於有機食品缺乏了解,一些商家利用這一點,把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與有機食品混在一起銷售。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0%的受訪者購買過有機食品,50.5%的受訪者不能分辨出哪些是有機食品。69.9%的受訪者覺得「有機食品」名不副實的現象多。69.9%的受訪者建議認證機構要在事前、事中、事後每個環節都嚴格審查監督。

69.9%受訪者覺得「有機食品」名不副實現象多

凌風是浙江杭州的一名自由職業者,他坦言買有機食品主要憑感覺,「我一般會看生產日期等基本信息,還有包裝是否精美」。凌風坦言對市場售賣的有機食品不是特別信任,「我購買後還會問問朋友,或者上網查詢資料看自己買的是不是真正的有機食品。作為消費者,我對這方面了解得並不多」。

「我買有機食品會觀察包裝上是否有國家有機認證的標誌,會看生產機構和單位,上網搜索一下是否合格,還會通過外觀、味道來判斷。」上海某高校大學生張凱鐸也買過有機食品,「我還是比較相信國家和政府對於有機食品市場的把控,完全不合格的產品應該是不能流入市場的」。

調查顯示,86.0%的受訪者購買過有機食品,14.0%的受訪者沒有購買過。55.5%的受訪者信任市場上售賣的有機食品,30.1%的受訪者信任程度一般,14.4%的受訪者直言不信任。

49.5%的受訪者稱自己能分辨哪些是有機食品,50.5%的受訪者坦言不能。69.9%的受訪者覺得「有機食品」名不副實的現象多,26.2%的受訪者覺得一般,僅3.9%的受訪者感覺少。

「現在虛假標稱有機食品的現象挺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記者,虛假標稱有機食品的現象主要有兩種:一種根本不是有機食品,既沒有遵循有機耕作規範也沒有進行認證;一種是「掛羊頭賣狗肉」,形式上符合「有機」的標準,也貼上了「有機」的標籤,但實際上產品不是「有機」的,被調包了。

「產生這種現象,首先是利潤驅使。真正的有機食品雖然價格高,但是生產成本也很高,真正的有機食品行業應該是微利行業。但是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機食品,生產成本會低得多。」朱毅介紹,有機食品憑感官難以分辨,而且真正的有機是生產全過程的有機,檢測有難度。再者,對有機食品的監管主要依賴認證機構和行業自律,監管機制還不夠完善。

69.9%受訪者期待認證機構在每個環節嚴格審查監督

有機食品名不副實,68.5%的受訪者認為原因是認證機構沒有盡到監管責任,66.7%的受訪者認為認證機構「重認證、輕管理」,對有機食品疏於後期的跟蹤檢查,59.1%的受訪者認為是有機食品售價高,一些不法商家為了利潤弄虛作假,30.6%的受訪者認為這與有機食品生產難度大、成本高有關。

「我國目前把有機食品認證交給了市場,由第三方機構完成。但是這些認證機構同時也是商業機構,需要營利。」朱毅認為,這就有可能產生認證機構自律不足,商家花錢買認證的問題。「另外,我國目前對有機的認證是先認證,後生產。認證機構對土壤、空氣、水和種植方式進行認證後,發放證書,核准產量,確定期限,批准生產,這可能會產生認證之後疏於過程管理的現象」。

「冒充有機食品獲利高,不法商家很容易為了利益弄虛作假。有些有機食品的標價是普通食品的十幾倍,會有很多濫竽充數的情況。」凌風認為,當下國家對有機食品生產的監管力度不夠強,整個監管過程也不是很透明。

朱毅介紹,現在有機食品的監管主要是由認監委負責,採取飛行檢測的方式,對生產的某一過程進行抽測。如抽測其在播種或耕種的過程中是否撒化肥、是否使用化學農藥,如果只是在最後對產品進行檢測,因為農藥間隔期後農藥降解等原因,很難檢測出來。

要保證商家銷售的有機食品「名副其實」,69.9%的受訪者建議認證機構要在事前、事中、事後每個環節都嚴格審查監督,61.2%的受訪者建議政府部門重視對認證機構的監管,讓整個鏈條透明有效,59.2%的受訪者建議超市等賣場要對有機食品進行嚴格區分,37.4%的受訪者認為企業本身應加強自律,32.9%的受訪者建議對虛假認證加大懲處力度。

張凱鐸希望,對有機食品的生產,從頭到尾都嚴格把控,完善監管機制,同時向大眾多普及有機食品的知識。

朱毅認為,有機農業是對中國市場誠信的考驗,包括監管者和生產者的誠信,政府應該負起認證和監管的責任。「因為有機農業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促進生態保護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發展方向,政府應該予以重視,整頓市場」。

朱毅表示,一些比較貧困的地區環境較好,且無力負擔農藥和化肥,是發展有機農業的理想場所。但現在中國有機農業主要採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農戶拿到的仍然是普通種植的收入。「有機農業先期投入大,認證費用高,相信市場天然正義是不現實的,政府應該加強補貼、引領和幫扶」。

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後佔1.3%,90後佔27.8%,80後佔51.2%,70後佔14.3%,60後佔4.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