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打造「超級戰士」

美軍打造「超級戰士」

原標題:美軍打造「超級戰士」


作者:陳航輝 來源:環球軍事雜誌


據外媒報道,美軍日前宣布了一項耗資1500萬美元(約1.03億人民幣)的項目,該項目將進行神秘的「極端實驗」,以打造生物增強型「超級戰士」。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文件,「生物增強實驗開發出的技術將會使人的生理能力得到最大化開發」。這包括「在體型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增強耐力、對極端環境的耐受性、感官以及整體的身體素質」。


其實,美軍打造「超級戰士」的計劃早已有之,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果。



美軍的「超級戰士」想像圖

大腦利用計劃:


開發大腦潛力,提高士兵感知力


大腦利用計劃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局發起,後移交給美國陸軍執行。美國陸軍致力於實現人腦和計算機的高效整合,即通過將大腦信號直接傳輸給計算機,減少對鍵盤等外部輸入裝置的依賴,提高人機結合效率。


研究表明,人腦具有感知潛在威脅的超凡能力,當人類尚未意識到威脅存在時,人腦可能已經發現了威脅信號。基於這一認識,美國國防高級研究局開發了「認知技術威脅預警系統」,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在人體頭部安裝電極,探測大腦發出的威脅信號,然後運用計算機演算法將腦電波轉化成計算機語言,計算機隨即向士兵發出威脅告警。該系統的實質是挖掘和利用大腦探測威脅的超強能力,提高士兵在戰場上的態勢感知能力,進而提高其戰場生存能力。


為驗證該系統的有效性,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開展了一系列比較測試。最終測試結果表明,當士兵使用望遠鏡、攜帶型雷達或照相機時,對威脅的識別率為53%,而配備「認知技術威脅預警系統」的士兵,對威脅的識別率高達91%,幾乎是前者的一倍,美國陸軍試圖利用該技術開發更強大的威脅感知系統。

美軍研發將士兵意念轉變為電腦指令


大腦增強計劃:


干預大腦工作,打造「智力超人」


除了利用大腦與生俱來的能力外,能否人為增強大腦功能呢?這正是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開展的「認知/情感研究項目」的核心所在。該研究旨在通過「對神經系統進行電流、化學或生理刺激」,增強大腦的智力和情感能力。


其中,「經顱大腦刺激法」是刺激神經系統的通行做法,是指在不損傷頭骨的情況下刺激大腦神經系統,它主要使用電力裝置直接刺激神經組織,具體包括經顱電流直接刺激法、經顱電磁刺激法和深腦皮層刺激法。研究表明,經顱大腦刺激法能夠增強人類學習能力,減少大腦疲勞感,並提高警覺性。

與電磁刺激法相比,電流刺激法安全係數更高,因為前者是「強迫」神經工作,而後者有助於腦神經正常運轉。此外,還可採用經顱脈衝超聲波刺激大腦神經系統。美國陸軍已經資助了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研團隊開展相關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與經顱電流刺激法或經顱電磁刺激法相比,使用超聲波能夠更加準確地刺激大腦特定區域,尤其是對深腦皮層效果更佳。


美軍設想,未來將研發一款裝有超聲波換能器和微型控制裝置的特殊頭盔,佩戴該頭盔的士兵在戰場作戰時,可根據需要刺激神經系統,以便消除疲勞、減少壓力和焦慮、控制疼痛感並增強認知能力。以探測簡易爆炸裝置任務為例,士兵在工作數小時後通常會感到疲勞,而佩戴特殊頭盔的戰士,可通過經顱大腦刺激,顯著提高士兵注意力集中度,延長工作時間,探測更多的簡易爆炸裝置,提高任務完成率。


另外,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還推出了「恢復主動記憶」項目,以幫助在戰場上因大腦受傷導致記憶力受損的軍人。該項目旨在開發一款支持無線遙控、可完全植入大腦神經界面的醫療裝置,幫助恢復大腦受損部位的記憶。事實上,恢復記憶並非國防部高級研究研究局的最終目的,其終極目標是增強人類智力,打造「智力超人」!


美軍進行的人體外骨骼野戰實驗,單兵可負重90公斤工作72小時

可穿戴設備計劃:


增強行軍負重能力,提升單兵作戰能力


當前,在美軍所有的「超級戰士」項目中,技術成熟度最高、前景最樂觀的是可穿戴設備計劃。這項計劃旨在研製可供士兵穿戴的特殊裝備,增強士兵的負重、行軍、攀岩等專項技能。


過去幾年,美軍可穿戴設備的研發項目種類繁多,其中被軍方寄予厚望的是「勇士網」項目。該項目旨在研發一種可減輕人體肌肉壓力的貼身套裝,穿上該套裝的士兵能夠長時間負重行軍,不必擔心肌肉被拉傷。美國陸軍實驗室研製了多個版本的「勇士網」套裝,包括電力驅動版、彈簧助力版和水壓減壓版等。其中,彈簧助力版套裝主要是在腳裸處安裝助力彈簧,水壓減壓版套裝是指在膝蓋處安裝水壓支撐裝置,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使用網狀繩帶穩定人體關節,重新分配人體重量。美軍希望藉助「勇士網」貼身套裝,增強士兵的行軍、負重能力,提升單兵作戰效能。


人體外骨骼技術是可穿戴設備計劃的另一亮點。人體外骨骼設備通常具有強壯的機械胳膊和大腿,而安裝在外骨骼系統內部的微型計算機則能確保設備與士兵同步運動。穿上人體外骨骼設備的士兵可輕鬆舉起90千克的重物,大大增強士兵的負重行軍能力。不過,目前美軍研製的人體外骨骼設備依然存在電力需求大、容易損壞、使用不方便等缺點,尚無法投入戰場使用。


「壁虎手套」是美軍可穿戴設備計劃中較成功的一個項目。該項目採用仿生技術,旨在模仿壁虎的攀岩依附能力。「壁虎手套」實際上是一塊硅膠粘板,該粘板採用納米光纖技術,通過產生電磁引力牢牢吸附在物體表面。據實驗顯示,該手套可使重達99千克的士兵攜帶23千克的負重在近8米高的玻璃牆上自由攀爬。不過,該手套目前僅能在玻璃、鐵門等光滑表面使用,實用性有待提高。此外,美軍還正加緊研發遠視隱形眼鏡、夜視隱形眼鏡等小型設備,意圖打造晝夜兼備的「千里眼」戰士。


美軍多個「超級戰士」計劃都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發起


「阿凡達」計劃:


藉助生物技術,「超級戰士」夢超前


早在2002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下屬的國防科學辦公室啟動了「代謝優勢士兵」計劃,意圖通過改造士兵的新陳代謝,減少士兵對食物、睡眠的需求,並使其具備控制身體疼痛和減少傷口出血的能力,方法之一就是使用藥物。美國陸軍空中醫療研究實驗室研製出一種名叫「莫達菲尼」的藥物,UH-60直升機的飛行員服用該藥物後,能夠連續駕機飛行40小時且安全無事故。


不過,這一計劃遭到外界質疑。因為改變人體新陳代謝的作法存在損傷人體的風險,而且對於解決人員傷亡問題並無幫助。作為替代計劃,2012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啟動現實版「阿凡達」計劃,研發一種「具備徒步作業能力的遙控機器人」。根據設想,該機器人將採取半自動化雙足設計,通過「人機界面技術」實現人腦意識對機器人的控制。此外,還將開發一種名為「遠程臨場感操作」的特殊技術,使士兵在後方操作室也能感受到機器人所處的環境,對戰場威脅及時作出反應。


美軍設想的未來戰爭是這樣的:由人類控制的「阿凡達」軍團在前方衝鋒陷陣,佩戴特殊裝置的人類戰士則在後方作戰中心,遙控戰鬥進程。一旦該計劃從藍圖變為現實,不僅能繼續利用士兵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可徹底解決人員傷亡問題。美軍計劃首先將「阿凡達」機器人用於執行設立崗哨、防區控制、房屋搜查、戰場傷員營救等任務,最終目標是執行徒步機動作戰任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備參考 的精彩文章:

俄大批S400導彈現身克里米亞?!充氣模型保護真彈
間諜衛星解析度,美國0.05米,俄羅斯0.3米,中國是多少?

TAG:裝備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