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黃昏苦雨打芭蕉

黃昏苦雨打芭蕉


  水鄉紹興物產豐富,盛產石板橋、烏蓬船、目連戲及黃酒,更是人文薈萃,從大禹、王羲之、賀知章到秋瑾、周恩來、蔡元培、馬寅初……出產的名人比天上的星星還多。


但對於從小讀著魯迅文章長大的人來說,紹興是和魯迅划了等號的,那趣味盎然的百草園、古樸方正的先生、講故事的長媽媽、月下看瓜的少年閏土、「竊書不算偷」的孔乙己、「目光間或一輪,還表明是個活物」的祥林嫂……紹興的一草一木、風土人情早已深深印在腦海里。


到得紹興,果然是魯迅故居最為隆重,當地政府已將其作為弘揚地方文化的一面大旗,還原了他當年玩耍的百草園、刻了「早」字的課桌 、還有講故事的長媽媽……不用導遊介紹,實物就與縈繞了多年的印記自然地接上了頭。


魯迅的文字早已爛熟於心,儘管近年大半文章被拉出了中學課本,但他那中國人的脊樑是值得後輩敬重並發揚的。除了回憶少年時光的少許清新小品,魯迅的文章總予人抑鬱、沉靜、肅殺的印象,似乎站在地獄的門口,不斷向人間發出慘烈的吼聲,至今仍記得多年前的一個夜裡讀《狂人日記》,滿篇的「吃人」,讓人後背嗤嗤冒冷汗,把被子掖緊,一晚上不敢上廁所。對幾千年的封建仁義道德充滿了肅殺的恨意,但魯迅心中仍有一團烈火,在周作人與之徹底翻臉後還對記者說,當今散文最好的人中有周作人。


魯迅名氣如曰中天,但曾經和哥哥一起生活過的、才氣同樣了得的周作人,在紹興紀念館裡卻未見隻言片語,也許是因為後者做過漢奸的緣故吧。周氏三兄弟在故鄉度過了快樂的少年時光,儘管後來分道揚鑣,各自走出一條人生路,但在當年,作為大哥的魯迅一定倍加呵護兩個小弟吧,他曾有一篇《風箏》,寫到小時粗暴對待弟弟的懺悔之意,也不知是否確有其事。


近些年,周作人的書在市面上能見到了,對其人其文的評論也溫和客觀了許多,不少人對他佩服進而崇拜起來,認為他那沉穩、平和、散淡的風格是散文的至高境界。


相對大哥,周作人對故鄉作了更多的描繪,從酒、戲、路、橋、船、山、水、人……幾乎沒有什麼不能入筆,簡直可以弄個「周氏紹興民俗大全」。


手中有本散文集子《本色》收錄了許多紹興的文字,讀了許多遍,仍覺得滋滋有味,彷彿一位娓娓細語的老人,用悠長淡遠的口吻講著遠年的往事,又彷彿書齋中的道人,咀嚼著人間的澀果,嘴角流溢著輕淡的笑意,超然地彈奏著人性之歌。


常在想對於歷史書中的反面人物,該如何看其人其文,如曾國藩,說他是剿滅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的儈子手,似乎是個殺人不眨眼十惡不赦的惡魔,其實此人作風正派,為人剛直,做人做文都不差,擁有眾多名人粉絲;而董其昌,也是個欺壓百姓的大地主惡霸,但該同志藝術感覺甚好,大書畫家一個,如果誰藏了他的真跡,肯定是要發財的。像漢奸文人胡蘭成,讀了他的《今生今世》、《今日何日兮》、《禪是一枝花》等後,好像也不怎麼恨得起來……


周作人也如此,他是生活在兩個時代的人,五四時期曾因《人的文學》、《思想革命》等名文,被譽為思想界的「戰士」,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抗戰時留在北平參加日偽政權,從此被排除在人民之外,被時代拋棄,晚年凄風冷雨,其書房原名苦雨齋,後改為苦茶庵,難道早有先見,脫離不了苦的味道?


他的文字,浮躁的年紀是不宜讀的,要等到中年以後,漸曉人世的寂寥與荒蕪,才能品覺出那份沖淡之美,一如江南的黃昏,滴答滴答,雨打芭蕉。


走在古街上,王羲之的題扇橋依然矗立,水道里仍有烏篷船划來划去,進了新城,穿行在高樓大廈間的紅男綠女們談論著時髦話題,三輪車夫們拿著製作完備的旅遊手冊,爭著為遊客帶路,紹興這座歷經2000多年的古城,人文的味道似已沖淡了許多……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歲月闌珊,秋日思雨
前世今生,佛在我心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