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患者咳嗽2月查出肺癌,下一步如何分期和治療?丨病例挑戰29

患者咳嗽2月查出肺癌,下一步如何分期和治療?丨病例挑戰29

患者咳嗽2月查出肺癌,下一步如何分期和治療?丨病例挑戰29

朋友們,這是病例挑戰第29期!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第三本書送出了!lida101童鞋24、25、26、27期連續答對,將獲贈《臨床腫瘤學習題集》一本。親們越來越厲害了,完成挑戰的記得聯繫界哥!

界哥首開《病例挑戰》專欄,請大家多多支持,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答案,下期病例挑戰,界哥會公布本期正確答案及解析。

為了給大家點奔頭,任意連續5期答對3期者(當然你連續3期,或4期答對3期算你有本事嘍~)聯繫界哥,這本磚頭就是你的了!

患者咳嗽2月查出肺癌,下一步如何分期和治療?丨病例挑戰29

童叟無欺,無PS無美顏,共612頁,界哥手拍~

患者男,62歲,工人。因「咳嗽、咳痰」2個月入院。

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咯痰,色白質稀,能咳出,以上年為多,無痰中帶血絲,無發熱,無午後潮熱,無胸悶,無胸痛,無咽痛。經口服2周頭孢克洛0.4gTID抗生素治療無好轉,至醫院就診胸CT檢查發現左肺固有上葉開口處支氣管明顯狹窄,局部可見直徑約4cm大小的包塊,包塊邊緣可見細毛刺和分葉,考慮惡性可能大。

胸部強化CT可見腫瘤內不均勻強化,腫瘤未累及縱隔結構,左肺門可見多個融合腫大的淋巴結,縱隔4L、7區可見明顯腫大淋巴結,短徑2.5cm,中央可見低密度壞死區,周圍環形強化,5區可見短徑1.5cm淋巴結,輕度強化。

纖維支氣管管鏡檢查見左肺固有上葉開口黏膜明顯紅腫,結節隆起新生物,未累及舌葉開口,活檢病理為低分化癌。患病以來精神可,食慾佳,大小便正常,體重輕度下降。

既往體質佳,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肺結核、肝炎等重大疾病史。吸煙32年,每日1~2包,已戒煙2個月。

查體:體溫36.3℃,脈搏70次/分,血壓140/82mmHg,KPS80分,無貧血貌,皮膚鞏膜無黃染,頸部及鎖上未捫及腫大淋巴結,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啰音,雙肺叩清音。心律齊,心率70次/分,心臟各瓣膜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軟,無壓痛,未及包塊。脊柱無叩痛,四肢活動無障礙,雙手無杵狀指。

輔助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基本正常,乙肝三系正常,尿、大便常規正常。心電圖正常。

第1問:以下選項中,進一步完善分期檢查適宜的是

A. PET/CT

B.腹部B超+頭部強化CT+骨掃描

C.腹部強化CT+頭部強化MRI+骨掃描

D.縱隔鏡淋巴結活檢

E.胸部強化MRI

F.超聲內鏡引導下縱隔淋巴結FNA

第2問:經檢查未發現遠處轉移,按AJCC 7TH目前臨床分期考慮是

A. ⅢA

B. ⅡA

C. ⅢB

D. ⅢC

E. ⅡB

F. ⅠB

第3問:各項檢查後未發現遠處轉移,目前最適宜治療模式是

A.序貫化放療

B.根治性同步放化療

C.左肺上葉切除聯合縱隔淋巴結清掃術

D.新輔助化療後考慮手術

E.新輔助同步放化療後考慮手術

F.新輔助放療後考慮手術

第4問:若分子病理學檢查腫瘤KRAS野生型,EGFR突變,結合目前臨床研究證據,首選治療模式是

A.EP方案同步放化療

B.TKI一線治療

C.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製劑一線治療

D.TKI聯合放療

E.培美曲塞聯合鉑類方案同步放化療

F.EGFR單抗聯合放療

第5問:結合目前臨床資料,胸部放療需治療的縱隔淋巴結區是

A.4R、4L、5、7區

B.4L、5、7區

C.1L、2L、4L、5、7區

D.1、2、4、5、7區

E.4L、5、6、7區

F.1L、2L、4L、5、6、7區

往期精彩病例挑戰:

第28期答案及解析

第1問:A

解析:患者中老年女性,出現顱內壓增高的臨床表現,CT及MRI影像學檢查可見腦實質內佔位,頂骨及枕骨可見異常信號影,佔位呈多發性,並伴有周圍腦組織水腫,高度懷疑腦轉移瘤。膠質母細胞瘤在病史和影像學上均與轉移瘤有相似之處,但膠質瘤很少多發,瘤周水腫多成片狀,而轉移瘤多呈指套狀。腦膜瘤主要需與單髮結節型腦轉移瘤相鑒別。血管母細胞瘤病灶多位於幕下小腦半球,呈囊實性改變,表現「大囊小結節」。

第2問:A、B、F

解析:患者目前頗內腫瘤病灶考慮為轉移灶,腦轉移瘤發生率最高的依次是肺癌(20%)、黑色素瘤(7%)、腎癌(6.5%)、乳腺癌(5%)和結腸癌(1.8%),病史未明確提及原發腫瘤的癥狀,因此患者需行胸腹部CT,尋找轉移灶。同時,還應行ECT,了解骨轉移情況。

第3問:F

解析:患者已存在全身多處淋巴結轉移,有遠處轉移為M1,因此臨床分期為Ⅳ期。

第4問:A

解析:腦轉移瘤的治療方法包括:對症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化療。對症治療主要包括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改善因腫瘤周圍水腫或者顏內壓升高而出現的局灶性功能障礙、頭痛等癥狀。放療可改善49%-93%的患者的神經系統癥狀。對於腦轉移數量瘤數目較多的患者(>3個)應選擇全腦放療;部分病灶數較少、位置較深、體積<2cm的腫塊,可選擇立體定向放療。外科開顱手術適用於體積較大、有癥狀的腫塊。化療治療效果有限。患者年齡較大,顱內顱外廣泛轉移,預期壽命較短,治療首選全腦放療。

第5問:C

解析:目前國際上推薦的全腦放療劑量是30~45Gy,每次給予1.8~3.0Gy。每日分割劑量在3Gy以下,可有效減少晚期神經系統毒性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乳腺癌手術6年後複發,下一步怎麼辦?丨病例挑戰27
「國病」肝癌來了怎麼辦?這項治療手段的規範化帶來更多治癒希望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