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醫生來了:頸椎病,你治對了嗎?

大醫生來了:頸椎病,你治對了嗎?

低頭看手機

操作電腦

長期伏案工作

這些已經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

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亞健康狀態和疾病

你知道低頭看手機頸椎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嗎?人直立位時頭顱對頸椎的壓力約為4.5-5.4千克,當低頭時對頸椎的壓力增加,低頭60度時,對頸椎的壓力可達27千克,為正常重量的5-6倍!相當於一個10歲小朋友的重量!

今天《大醫生來了》請來了杭州市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趙萬軍,請他來為大家講一下如何預防、治療頸椎病。

杭州市中醫院

骨傷科主任醫師

趙萬軍

頸椎病會引發哪些問題?

1.頸源性腦血管疾病

全國每年近100萬腦血管病人中,其中26%是因頸椎病而誘發。這是由於椎-基底動脈受壓,造成腦供血不足,長期維持這種狀態,就會出現頭暈、手足麻木、步態不穩,甚至發生腦血栓、腦梗死,有些病人可因此導致偏癱。

2.頸源性乳房疼痛

多見於中老年女性頸椎病患者,開始覺得一側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間斷隱疼或陣發性刺痛,向一側轉動頭部時最為明顯,有時疼痛難以忍受。這種疼痛被誤診為心絞痛或胸膜炎。其實是由於增生骨壓迫第6、7頸椎的神經所致。

3.頸源性眩暈症

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壓增高為常見。這類病人常伴有頸部疼痛、發緊、上肢麻木等頸椎病癥狀。一般按高血壓治療多不見效,而當頸椎病癥狀被控制後,血壓即隨之下降。這與頸椎病所致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經受刺激發生功能紊亂有關。

4.頸源性視力障礙

不少病人感覺到當頭頸部長時間處於某種特殊不良姿勢時出現視力障礙。這種視力障礙與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5.頸源性心絞痛

有些人患「心絞痛」,而一般藥物治療又無效,應想到是否為頸椎病所致的頸源性心絞痛。這是因為支配橫膈及心包的頸椎神經根受到頸椎骨刺激和壓迫所致,或心臟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所致。病人可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早搏等心律失常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誤認為冠心病。

6.頸源性吞咽困難

有的病人開始感覺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後又覺吞咽困難,間斷髮作,時輕時重。少數有噁心、嘔吐、聲音嘶啞、乾咳、胸悶。不少患者曾被懷疑為食管癌,但胃鏡檢查正常。經頸椎X線檢查為頸椎病,並且在頸椎側位X線片上,可見明顯向前突出的骨贅等退行性改變。

這是由於頸椎椎體前緣骨質增生速度過快,骨贅過大直接壓迫食管後壁而引起食管狹窄,或因頸椎病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食管痙攣或過度鬆弛而出現的癥狀。也可因骨刺形成使食管周圍軟組織發生刺激反應引起。

7.頸源性胃病

頸部的交感神經受到頸椎骨刺、退化的椎間盤以及變得狹窄椎間隙的刺激後,信號通過進入顱內的交感神經網路,傳入下丘腦自主神經中樞,然後又沿著交感或副交感神經再傳到內臟,引發胃部出現兩種現象。

當交感神經興奮時,胃腸分泌蠕動受到抑制,出現口乾舌燥、厭食、腹脹不適、打嗝噯氣、上腹隱痛、噁心嘔吐等癥狀;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時,可引起食慾增強、反酸燒心、噯氣以及飢餓時疼痛、進食後緩解等類似消化性潰瘍的癥狀。治好頸椎病後,胃部癥狀隨之消失。

8.頸源性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推動支援力而猝倒,倒地後因頸部位置改變可很快清醒並站起,不伴有意識障礙,亦無後遺症。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出汗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這是由於頸椎增生的骨質壓迫椎動脈搏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供血嚴重不足所致。

9.頸源性抽動症

多見於少年兒童,主要是長期趴著、歪頭、偏頭看書寫字,易引發頸椎病,出現頭向一側偏斜,頻頻抽動不止等現象。改變不良習慣,積極治療後會很快中止抽動,逐漸康復。

10.頸源性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

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系脊髓的椎體側束受刺激所致。患者上肢麻木、疼痛有力、跛行,頸部癥狀多數輕微易被掩蓋。有的伴有尿頻、尿急、排尿不凈或大小便失禁。

由此可見,當一些患者經常出現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眩暈、噁心、嘔吐、失眠、煩躁或有精神抑鬱、視力及聽力障礙、味嗅覺及皮膚感覺異常、心絞痛等癥狀而又久治無效時,不妨查查頸椎,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病變很可能在頸椎。

如何判斷是否得頸椎病?

那麼,脖子酸痛、僵硬、甚至頭暈眼花,就是頸椎病嗎?來測一測吧!

1、是否有頸部疼痛、酸脹、沉重不適感?

……………… 是,加1分

2、是否有肩背部酸痛?

………………是,加1分

3、是否感覺頸、肩肌肉僵硬、緊張?

………………是,加1分

4、是否有頸肩易疲勞、不能持久看書看電視?

………………是,加1分

5、是否轉頭頸部會出現響聲?

………………是,加1分

6、是否有頸部活動受限?

………………是,加1分

7、是否有頸部反覆落枕的癥狀?

………………是,加4分

8、是否會出現上肢或手指隱痛、劇痛或麻木?

………………是,加4分

9、是否會出現握力減退、手抖等現象?

………………是,加4分

10、是否有頭痛、頭暈、噁心等癥狀?

………………是,加8分

11、是否有記憶力減退、視物模糊、耳鳴等癥狀?

……………… 是,加8分

12、轉頭或改變體位是否會出現頭暈加重?

………………是,加8分

13、行走時是否不能走直線或某個方向偏離?

………………是,加8分

14、是否有大便或小便控制不住的情況發生?

………………是,加50分

15、是否有行走不穩、下肢無力、腳踩棉花樣感覺?

………………是,加50分

測試結果

小於6分,為頸型頸椎病(輕度)

大於6分和小於18分,為神經根型頸椎病(中度)

大於18分和小於50分,為椎動脈型頸椎病(中度)

大於50分,為脊髓型頸椎病(重度)

日常如何緩解頸部不適?

1.調整枕頭與睡眠體位。

首先是枕頭的選擇。若引起頸椎病的病因是椎間盤突出或椎體後緣有骨刺者,枕頭可稍低;如果病因是椎管後方韌帶肥厚內陷,對脊髓後方形成壓迫者,可將枕頭墊高,枕頭的形狀最好是元寶形。

其次是睡眠體位。可取側卧位,或仰卧位,不宜俯卧,要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彎曲狀態。

合適的枕頭應該是躺平後枕頭有一個拳頭的高度,大概 8~10 厘米。並且睡覺時應當墊到頸椎下部。

2.糾正與改變工作中的不良體位。

A.不斷改變頭部及頸部體位,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

B.工作時間較長時,要定期遠望。

C.調整桌面高度與傾斜度,使之與身體相適應。

3.自我牽引。

雙手十指交叉合攏,舉過頭頂放於枕頸部,將頭後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頂方向持續牽引5~10秒,連續3~4次,即可起到緩解椎間隙壓力的作用。

4.服用適當的藥物。

如復方軟骨素、維生素E等。

5.佩戴簡易頸圍,可限制頸部過度活動,同時起到頸部支撐作用。

6.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7.頸椎病牽引法。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注意

按摩需謹慎

適當地按摩可以緩解頸部肌肉及筋膜的緊張,減少頸部疼痛,但是如果力量過大,會導致軟組織的進一步損傷,雖然在按摩以後,短時間內感覺比較舒服,但是幾小時後疼痛會重新出現。這是因為大力按摩以後肌肉發生水腫,癥狀重新出現。這樣反覆按摩,反覆水腫,形成非良性循環,結果是力量越來越大,病卻好不了。

因此,頸椎病人一定要避免過度按摩,同時應該盡量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因為往往這些頸椎病患者同時伴有小關節的錯位,特別是大多數人已經出現了頸椎生理弧度變直的情況,所以,在放鬆局部肌肉的同時應矯正小關節錯位,恢復倒C型生理弧度,才能從根本上有效治療頸椎病,而同時有種脊髓型頸椎病卻並不適合按摩推拿的治療方法,否則會給病情帶來嚴重的後果。

鍛煉頸椎的方法

1、環繞頸部

站著或坐著都可以,讓頭頸部都處於放鬆狀態,然後依順時針與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交替轉動,一共做6次即可。

2、仰望觀天

站著或坐著都可以,兩手插在腰間,頭頸部向後仰臉部望向天空,並慢慢加大幅度,停頓數秒鐘後還原,一共做8次。

3、左顧右盼

同樣是站著或坐著即可,兩手插在腰間,頭頸部依次交替向左、右轉動,兩側各轉動10次。

4、頸臂抗力

站或坐都行,雙手交叉緊抵頭後枕部,頭頸部盡量向後用力,雙手則向前用力,持續數秒鐘後還原,一共做6到8次即可。還有一種方法同樣是採取站或坐,兩手於頭後枕部相握,前臂夾緊兩側頸部。頭頸用力左轉,同時左前臂用力阻之,持續數秒鐘後放鬆還原,然後反方向做。同樣各做6到8次。

5、轉身回望

這個動作需站立,右前弓步,身體則向左轉動,這時候右手掌向上用力,左手掌向下用力,並回頭看左手,做完後改左前弓步,向相反方向做相同動作。交替進行8到10次即可。

注意:上面的五種頸椎鍛煉方法只適合於輕度的頸椎病,對於中、重度的頸椎病自己不要隨意活動和鍛煉,防止造成進一步的損傷。建議到醫院就診,採取相應治療方法。

出診時間

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杭州市中醫院

上線嘉賓預告

周三(8月22日)10:00——11:00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藥學部副主任、主任藥師

張美玲

張主任擅長醫院製劑、醫院藥學、醫院葯事標準化、臨床藥學。

來源:浙江之聲·楊宸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浙江之聲【ID:zhejiangzhishe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頸椎 的精彩文章:

45歲以下頸椎病不複發,掌握「相抗頸椎操」,合理的方法最有效
對頸椎病的初步認識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