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明朝的,並不是一個李自成
文史
08-22
原標題:推翻明朝的,並不是一個李自成
【1】
近年來網上神論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很多網民怪李自成不該造反,應該忍飢挨餓,甚至餓死,也要維護崇禎帝的統治,這樣,清朝就無法入關了,明朝就可以延續下去了。
但是實際上呢?
實際上個人認為,明朝的滅亡,還真怪不到李自成頭上。
【2】
明朝末年的局勢,可以用民不聊生來形容——畢竟沒誰會好吃好住的日子不去過,去干擔風險的造反生意,事實上,太平盛世造反的,充其量也就是一夥山賊。
當然如果仔細推敲,山賊的行為也不能算造反,因為山賊頂多是打家劫舍,圖個財,你讓山賊喊出推翻大明的口號,借給山賊十個膽子他也不敢。
明朝末年,天災姑且不論,單說人禍,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1、土地集中。但凡王朝末期,土地集中,就會造成大量的流民,流民也想活,但是沒飯吃,沒飯吃咋辦?搶啊。搶劫呢,官府會彈壓,這樣,民變逐步產生;
2、吏治腐化。這意味著,對良民的吃卡拿要,會成為一種常態,甚至不少良民會因為吃卡拿要,最終,也淪為流民;
3、財政開銷。大明朝比起之前的朝代,多了一筆特殊的款子,那就是養活一堆吃閑飯的王爺,而且還是高質量的養著,這財政負擔最終是老百姓買單,老百姓負擔不起,還是會造反。
事實上,坑死明朝的,即便是上邊說的不是全部因素,至少也是主要因素。
因此,即便是沒有李自成,也會有別的人起來。
而推翻明朝的,也不是一個李自成,而是千千萬萬個李自成。
【3】
事實上,李自成的軍事造詣很有限,甚至有過多次被明朝軍隊打的全軍覆沒的時候。
但每次,李自成都會在短期內再度聚集十多萬起義軍。
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思量。


※農民起義的悲歌:大部分逃脫不了兩種情況
※論語筆記丨孔子和《易經》引發的一樁懸案
TAG:西窗夜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