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人喝茶到底能有多講究

古人喝茶到底能有多講究

今天的說盞茶,說說古人喝茶到底能有多講究。

在很多今人看來,茶無非是一種飲品,喝茶不就是,取出茶葉,放入杯中沖水。講究點兒的,可能用礦泉水,再控制下水溫,再講究點兒的,比如潮汕工夫茶,然而跟古人相比,這些僅僅只是工序里的零頭。

僅以唐代茶聖陸羽所撰《茶經》一書,共三卷十章,將一切茶事活動一一細述。諸如造茶、選茶、炙茶、煮茶、飲茶乃至茶器茶具、碳火茶水,無一不求精、求工,分寸火候,一絲不苟,甚至思想意念都不得有誤。

古人喝茶到底能有多講究

01 水

古人可沒有自來水,也沒有有礦泉水、純凈水,想喝水怎麼辦?最方便的就是打井了。陸羽在《茶經》里就說了:「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古時好多文人都是品水高手,也鍾愛某些江河水。最有名的就是揚子江心水了,被唐代劉伯芻評為第一。古人評水的本事神乎其神,傳言王安石能評出瞿塘峽中峽和下峽水的區別。

好多茶人在遍訪名山大川尋找香茗的同時也留意辨別各地水質,像陸羽,劉伯芻等。有趣的是,雖然天下第一經常變,什麼廬山谷簾水,揚子江南零水,北京玉泉,濟南趵突泉……但天下第二的寶座往往被無錫惠山泉所佔。可惜的是,排行榜上大多數的江水泉水都已名存實亡,不是變質就是枯竭。

除去這些地上的水,有追求的古人還喜用天落水(雨水、雪水等),天落水使用時多用舊年陳水,以其放後味更甘甜。古人十分重視泡茶用水,「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如果有幸得到一款好茶,沒有相得益彰的好水來配,這茶寧可不喝。

古人喝茶到底能有多講究

這裡要提到一個故事:

一次陸羽與友人相聚,叫僕人撐舟去揚子江中取有天下第一水之城的南零水。等取回後,陸羽隨手用杓一舀,就說這不是南零水是岸邊水。僕人死不承認。陸羽不再說話,將水倒去一半,又用杓一舀,說道這才是南零水。僕人嚇壞了,趕緊承認,他去了南零水後半路灑了,只好用岸邊的水加上。

02 碳

陸羽說:「其火,用炭,次用勁薪。」意思是燒水最好用炭,其次用能燃燒得很旺的薪柴。

「火必以堅木炭為上,然本性末盡,尚有餘煙,煙氣入湯,湯必無用。故先燒令紅,去其煙焰,兼取性力猛熾,水乃易沸。」用的炭必須要煙氣要少,否則像起了狼煙一樣黑煙滾滾。所以你的炭最好擱外邊先燒一會,等燒到赤紅色沒有煙塵的時候,再上爐煮水。

為了解決木炭有煙塵的問題,古人又搗鼓出了橄欖炭、荔枝炭和龍眼炭。這裡所說的橄欖炭、荔枝炭或者龍眼炭,不是用這些水果的樹身燒成的炭,而是用橄欖、荔枝和龍眼果核燒成的炭。目前荔枝炭和龍眼炭因為價格的原因早已絕跡,工藝也早已失傳,唯有橄欖炭在潮州工夫茶文化中保留了下來。

這裡也有一個故事:

一精茶的富翁家來了個乞丐,不討錢不討吃,他道:聽說貴府茶道精湛,請賜一飲。結果喝完乞丐竟說:茶葉尚可,水亦不差,惜火不行。主人氣道:你懂什麼,我用的是三年陳的樟樹碳,燒茶天下還有比它更好的碳嗎?乞丐說:我家當年也極富有,但都被我飲茶飲光了,我平日里燒茶的火是橄欖核,那火只有藍焰,絕無半點火氣。先生不妨一試。

古人喝茶到底能有多講究

03 煮

古人煮茶,除了對煮茶之水是有嚴格要求外,更是對水的沸騰程度提出了規範: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唐朝的煎茶法,煎茶的過程中,可以依照個人口感加鹽來調味,更有甚者還要加入蔥、姜、薄荷之類的香料調味,恐怕大部分今人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吧。

到了唐代後期,一種更加新穎的飲茶方法被發明了出來。此法將茶末置於茶盞之中,另在茶瓶之中煮水,待水煮沸後,再持茶瓶注入茶盞中沖點,此法被稱為「點茶法」。

此法最早見載於晚唐蘇廙的茶書《十六湯品》。所謂《十六湯品》,是將茶的煮法分解為十六種,將煮水的沸滾程度分為三種,注水的緩急又分為三種,茶器種類的不同再分為五種,連煮水用的薪炭燃料也可分為五種,由是共計十六湯品,且都是點茶之法。

點茶法格外重視點湯的技法,強調注水時水流的通暢,水量的適度,落水點的精準。在點茶的過程中,還要用特定的工具不停地擊拂,以求生成濃郁而懸浮的泡沫,如細膩的積雪般覆蓋在茶麵上,經久不散。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茶源地理 的精彩文章:

泡茶的茶道流程,你都知道嗎?
小青柑怎麼泡?六種打開方式,讓泡茶變得更有茶趣~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