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主席拉著陳永貴的手說:永貴好!永貴好

毛主席拉著陳永貴的手說:永貴好!永貴好

陳永貴(1915.2.14-1986.3.26)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出身貧農,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陳永貴出任大寨村的支部書記。在環境非常惡劣的的大寨村,他帶領農民艱苦創業,從山下用扁擔挑土上山造田,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事迹被中央政府肯定,成為全國的榜樣。

大寨人戰勝天災的事迹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關注,山西全省掀起了學大寨的高潮。陳永貴在省農業勞模大會上介紹了大寨的經驗。這一次。他不僅向人們介紹了大寨人戰天鬥地的過程,更向與會人員展示了他絕佳的口才。他的講話在全省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人們聽了情緒激昂,紛紛傳誦。著名作家趙樹理聽了講話後,馬上跑到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的辦公室說:「陶書記,我今天發現了一個人才!」陶書記問:「是誰?」「陳永貴!他沒有一處講到毛澤東,卻處處都是毛澤東思想,沒有一處提到哲學,卻處處都是辯證法,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人才啊!陳永貴了不起!」

1964年12月,陳永貴到北京參加三屆人大一次會議。26日上午,會議剛結束,他隨著大家一起走出會場,忽然聽到周恩來在背後喊他:「永貴同志,請等一下!」他停住了步子。周恩來說:「今天晚上不用到大灶吃飯了,跟我來吧!」周恩來告訴他,「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主席特意要把你請來。」

這天,陳永貴在黑棉襖外面套了一件稍微新一點的黑布對襟夾衣,頭上裹著白毛巾。到了休息室,毛澤東緊緊地握住陳永貴的手說:「永貴好啊!」。陳永貴見了毛澤東,激動得一時說不出話來,只是咧著嘴笑。

毛澤東熱情地請他在自己身邊落座。席間,毛澤東與陳永貴說了許多話。他對陳永貴說:你是農業專家啊!陳永貴沒有聽懂毛澤東的湖南話,周恩來替毛澤東翻譯後,陳永貴連連搖頭,說自己不是專家。毛澤東問陳永貴多大年齡了?陳永貴說:50啦。毛澤東笑道:50而知天命喲。陳永貴只是笑,沒有回答。

毛澤東特別詢問了陳永貴的生活情況、身體情況、家庭情況,這使陳永貴深受感動。毛澤東還向在座的人介紹陳永貴,並且說:陳永貴有實踐經驗,有知識,他才是真有辯證法,他是聰明的,而我們的大學裡讀的那些書,越讀越蠢。我們的一些幹部脫離群眾,就很蠢,就沒有陳永貴這樣的水平。毛澤東這樣誇獎一個農村基層幹部,是少有的,

第二天,首都各大報紙都以顯著版面登載了毛澤東和陳永貴親切握手的照片。

1967年五一勞動節,毛澤東在天安門檢閱紅衛兵,陳永貴被請到毛澤東身邊。毛澤東拉著他的手問候道:「永貴好!永貴好!」在那個年代,這句問候成了領袖的最高指示。各大報紙在醒目的地方登了「永貴好!永貴好」,一些報紙把它套紅印在了報眉上。

隨著人們的呼聲越來越高,陳永貴的官職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從大寨黨支部書記,到同時兼任昔陽縣委書記、晉中地委書記、山西省委副書記等職。 1975年1月,陳永貴赴京參加第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周恩來在會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後回到醫院,通知他馬上去一趟。周恩來一見陳永貴,開口就說:「這次找你來,就是安排人大的事。你要有所準備,當國務院副總理,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國,怎麼樣?」

陳永貴聽後一愣,忙說:「總理,我文化水平不行,實在是當不了這個副總理!」周恩來態度嚴肅地說:「看你永貴,你是不是黨員?是黨員就得接受黨的安排。」就在這次會議上,陳永貴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分管全國農業。

1975年5月初,陳永貴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請求批准他經常下去跑跑,三分之一的時間去昔陽抓點,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全國跑面,剩下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北京,中央批准了他的請求。

陳永貴當了副總理後,老婆和孩子仍是農村戶口,靠工分吃飯,他自己也沒有城市戶口,沒有國家幹部工資,仍在大寨掙工分。大寨大隊給這位國務院副總理每天勞動工值一塊五毛錢。一個月出滿勤是四十五元。陳永貴除掙大寨的工分外,中央每天給陳永貴一元二角的生活補助,一個月三十六元。

1975年8月中旬,陳永貴在北京的住處,又從釣魚台搬到了交道口的一個衚衕的小院里,搬出釣魚台後,按規定,應該給陳永貴配一名服務員。陳永貴說,來一個年輕姑娘,挺不方便的,算了。中央又說,可以派一個歲數大的,陳永貴說,歲數那麼大還伺候我,多不合適?就我們幾個人一塊過吧!我就一個人,幹嘛要那麼多人來照顧我?

在各地視察,陳永貴去了很多地方——

東平縣離泰山很近,當地領導就請陳永貴上泰山看看。陳永貴卻說:「以後退休了再去吧!還是多看幾個工程。」結果陳永貴一生沒上過泰山。到了杭州,當地領導就勸他游西湖,他說:「以後再看吧!」結果一生也沒游過西湖。同樣,他路過黃山沒上黃山,到了拉薩沒進布達拉宮……對陳永貴來說,莊稼和土地是最有看頭的東西。

1980年9月,他辭去國務院副總理職務。他急著要搬家,找個小些的住處搬過去。他逼著秘書和衛士三天兩頭去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催,火急火燎地非馬上搬不可。管理局傳下話來,說中央領導講了,還是不要搬,不然影響不好。陳永貴不幹,說咱職務沒有啦,該搬就搬嘛!人家拗不過,就在新建成的木樨地22號樓上撥給了他一套12層樓上的部長級住宅。

搬到22號樓之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為陳永貴配了一輛車,安排了警衛員、炊事員,理髮時打個電話就有人服務上門。陳永貴沒有推辭這些待遇,但是他不要炊事員,這時他的全家已經從大寨遷來,反正他和老伴閑著沒事,自己做飯還隨便點。國管局也不堅持,多發給陳永貴50元保姆費就是了。

陳永貴過不慣清閑日子。他在涼台上種了許多花,甚至還在花盆裡種了棵玉米。他家偌大的涼台上擺滿了一盆盆的花草,像個溫室。每天早晨外出散步回來,常常拿把條帚去掃樓梯,一直從12層掃下去。

陳永貴還提著籃子出去買菜。有一天轉到附近一個蔬菜商店,陳永貴指著櫃檯上的蔫乎乎的菜說:「要二斤。」售貨員一看,愣住了,說:「陳,陳,陳大叔?」說著轉身跑了進去,把經理叫出來了。經理見了陳永貴,極親熱地招呼他進屋喝杯茶,陳永貴也就樂哈哈地進去喝茶聊天。過了一會兒,售貨員從後邊挑了一籃子最好的菜送來,還死活不肯收錢。陳永貴硬扔下錢走了,從此便不肯再去這家商店,說是怕特殊化。

陳永貴出門買菜常扣著大草帽,低低地遮住臉。有一次去三里河菜市場排隊買肉,陳永貴排到了,指著案子上的豬肉說:「拉,二斤。」賣肉的聽口音不對,偏頭一看:永貴大叔!他二話不說,斜著刀長長地片下一條好瘦肉來,高高地給陳永貴秤了。陳永貴也不說話,交了錢提了肉就走。

走在大街上,人家跟他點頭他也沖人家點頭,站在地鐵里,人家跟他打招呼說話他也樂哈哈地跟人家閑聊。「北京人待咱可不錯哩!」陳永貴說。1983年春,陳永貴給中央寫信要求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這個要求很快被批准。陳永貴當了北京東郊農場的顧問。

1986年3月26日,陳永貴因肺癌晚期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臨終前5天,受陳永貴同志委託,中央辦公廳專門把大寨的新老幹部接到北京,最後見陳永貴一面。

郭鳳蓮回憶:「陳永貴同志提出了幾個人:『郭鳳蓮、宋立英、梁便良還有……反正是6個人,說讓他們來看看我。因為我活著的時候,他們跟我幹了幾十年,臨死我要見見他們。』(我們)到了北京下車直接奔到了陳永貴住的北京醫院,到了病房以後看老陳。一看那個樣子,跟他在大寨的時候,根本上都變了!瘦得皮包骨。見到我們,他眼淚也沒有了,一點力氣也沒有了。陳永貴同志說:你們也不要掉淚了,我也回不去了,我就是再見上你們一面。我回不了大寨了,我也見不上大寨的人了。你們回去代我問個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那過去的事情 的精彩文章:

紅軍會師兩河口,張國燾狡黠地問周恩來:你們有多少人

TAG:講那過去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