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海軍正式具備潛射彈道導彈打擊能力

印度海軍正式具備潛射彈道導彈打擊能力

原標題:印度海軍正式具備潛射彈道導彈打擊能力


《印度快報》消息,據印度國防部一名高級官員透露,8月19日,印度國產潛射彈道導彈K-15「大洋」(Sagarika「薩加里卡」,梵語意為海洋)在印度海軍驗收期間成功在「殲敵者」號(INS Arihant S-73)彈道導彈核潛艇上進行了三次試射,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有三枚導彈都是從距離維薩卡帕特南港約10公里的海域,位於海面下近20米深的潛艇發射的,完美吻合預定彈道軌跡,然後以接近零圓概率誤差的高精度精確命中目標,K-15潛射彈道導彈圓滿完成海軍的驗收工作。


自此,印度正式成為了繼美國、中國、俄羅斯、法國(目前已無陸基核武器)和以色列之後第六個具備「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的國家,亦為除聯合國五常理外,唯一一個具備核潛艇潛射彈道導彈能力的國家。儘管印度已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印度始終在踐行其制訂的「最低威懾保證」的核威懾戰略。



印度的空中核威懾則由蘇-30+「布拉莫斯」承擔


K-15「大洋」潛射彈道導彈儘管在國內鮮有提及,猶如橫空出世一般,但是如同印度大部分國產武器一樣,K-15彈道導彈的誕生也並非一帆風順。實際上,根據印度方面的資料,K-15彈道導彈開始研製於90年代初期,這一時期正值印度國產的第一種超短程彈道導彈,射程150公里的「大地」-I(SS-150 Prithvi I,「普里特維」)開始大規模列裝,第一種中短程彈道導彈,射程700-900公里的「烈火」(Agni)還在研製當中。1998年,「大洋」彈道導彈以代號為「420項目」的名字首次向世人公開,2001年,「大洋」彈道導彈開始進行發射試驗。


印度第一種國產彈道導彈「大地」實際上也是印度海軍操作過的第一種彈道導彈,不過是在水面艦艇的直升機甲板上發射的


經歷的漫長的陸上測試、改進後,直到2008年,「大洋」彈道導彈才進行了首次水下發射。由於經歷了漫長的等待,研製歷程也和陸基的「烈火」彈道導彈交叉,我們已經很難獲知其技術的延續性。而且,「大洋」彈道導彈和其前型「大地」系列彈道導彈的外形有很大差距,雖然和「烈火」彈道導彈的技術性能相似,但也並非是單純的陸基改潛射型號。「大洋」彈道導彈可能是印度基於手頭技術根據水下要求而全新打造的潛射彈道導彈。



陸上和水下試射中的「大洋」潛射彈道導彈

而且,雖然「烈火」陸基彈道導彈和「大洋」潛射彈道導彈都是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牽頭研發的,但是印度又在「大洋」導彈定型之後,以這一潛射型號延伸出了陸基版本,名為「勇氣」(Shaurya,薩洛亞),認為其比「烈火」系列彈道導彈更為輕巧便於機動部署。由此很容易讓人理解為「烈火」和「大洋」時DRDO下屬兩個不同部門的競爭結果。



前文中所述幾種彈道導彈對比


「大洋」潛射彈道導彈長約10米,直徑0.74米,重約7000千克,戰鬥部裝藥量約1000千克。動力方式上採用了在其他國家潛射彈道導彈中較為少見的單級固體燃料火箭+單級出水助推固體燃料火箭的「偽」雙級推進方式。發射時助推火箭直接在艇內點火,推進導彈躍出水面並在5000米左右高度時拋棄,真正的動力火箭段才開始工作,這種操作方式據筆者所知僅在蘇聯早期的潛射彈道導彈出現過,但例如美國海軍的戰斧和印度-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等潛艇垂直潛射巡航導彈也採用類似的方式,這種操作方式能夠大幅度簡化操作流程,但水流水壓對彈體的影響也倍增,不過實際上「大洋」導彈比「戰斧」大不了多少,小巧的彈體可能提高了耐壓能力。


由「大洋」上陸改成的「勇氣」彈道導彈


「大洋」彈道導彈得益於小巧的體積其射程也十分「小巧」,滿載戰鬥部射程為750公里,降低戰鬥部裝藥量可能會略超過1000公里,這使得其成為了目前世界上現役唯一一款射程在1000公里的潛射彈道導彈,和法國海軍的潛射MdCN巡航導彈相似。單就其射程而言,印度的潛艇需要在孟加拉國海岸邊發射才能打到中國領土(但大部分為印度實際控制的藏南地區),需要在南沙群島附近海域發射才能覆蓋海南島,威脅最大的國家為巴基斯坦,但印度對巴基斯坦並不需要潛射彈道導彈威脅。



「殲敵者」號核潛艇首次海試的畫面,注意該艦的「龜背」處理

言歸正傳,即便「大洋」彈道導彈顯得如此「雞肋」,但畢竟為印度解決的潛射彈道導彈的有無問題,算是一個相當的突破。印度海軍真正要為其國產彈道導彈核潛艇「殲敵者」級配備的,是一種名為「K-4」的彈道導彈。這是一種射程35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比「大洋」彈道導彈體積大了不少,重量達到了17000千克,彈徑為1.2米。「殲敵者」級為「K-4」彈道導彈預留了4個導彈發射筒。



K-4彈道導彈概念


而目前這四個導彈發射筒,則能「一坑三彈」的形式裝填12枚K-15「大洋」彈道導彈。「K-4」彈道導彈的服役日期仍不明朗,有消息稱其在2016年進行了首次水下固定平台試射獲得成功,但在2017年底的試射中失敗。



印度為「大洋」彈道導彈使用的三聯裝發射筒


印度海軍核潛艇部隊建設現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艦聞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海軍兩艘導彈艦同時進入地中海
紐西蘭海軍最大艦船在韓國鋪設龍骨

TAG:中外艦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