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燙傷!溺水!別再發生!這些安全常識你都記住沒?

燙傷!溺水!別再發生!這些安全常識你都記住沒?

GIF

關注我們,育兒路上不焦慮

本文2327字,11張圖,預計閱讀時間為14分鐘

上個月,我剛去洗水果,聽到蘋果大哭,衝出衛生間看到一隻通紅的小手。阿姨說伸進羊肉湯里了,幸好最後沒有起泡留疤,否則我一定恨死自己……

前面一篇文章《多少次,我們親手把孩子置於危險之地?》匯總了中國青少年意外傷害各項數據,以及帶來傷害的主要原因。

其中「水」帶來的傷害最常見,也是青少年兒童意外傷害致死死人數最高的。

「水」傷害主要有:燙傷、溺水、不安全飲用三種類型。

燙 傷

根據國家衛生部發布的數據,我國每年至少有14萬兒童被燒傷燙傷,其中90%是液體燙傷。

燙傷是由於高溫液體、固體或者蒸汽造成的組織受傷,燙傷一共分為三度:

一度:皮膚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

二度:局部紅腫,有大小不一的水泡;

三度:皮膚、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損傷,呈現灰色或紅褐色。

燙傷可能是所有家庭中都會存在的意外傷害。

如何預防?

預防燙傷需要注意生活中的細節,尤其家中是老人照顧孩子的,更需要好好溝通,做好以下安全防護措施:

1、使用熱水器洗澡,注意設置熱水器的溫度,最高不要超過50度。嬰幼兒的皮膚嬌嫩,超過65度的熱水,2秒就能造成燙傷。

2、家裡有孩子,不要使用熱水瓶!不要使用熱水瓶!

3、熱湯、熱飯放到孩子無法接觸的地方,等到溫熱了再拿給孩子。

4、有嬰幼兒的家庭不要用桌布!兩三歲的孩子好奇心特別重,會去拉桌布,桌子上如果有熱湯,或者尖銳物品,後果不敢想像。

5、做飯時注意關好廚房門,避免孩子進入。

如果不幸發生燙傷,一定遵循以下幾個步驟處理:一衝二脫三泡四蓋五送。

一、沖

燙傷後第一時間用自來水、礦泉水或純凈水沖洗傷口,越快越好!至少沖洗15分鐘。

這樣可以幫助傷口散熱,促進皮膚血管收縮、減少滲出水腫、減少水泡的形成。

二、脫

如果燙傷處有衣物覆蓋,需要輕輕脫下衣物。一旦發現衣物黏在皮膚上,說明燙傷較為嚴重,用簡單剪去周圍沒有黏住圍的衣物,不要用力撕扯,會造成二次傷害。

三、泡

如果傷口皮膚沒破,可以用冷水浸泡。冷水水溫不能低於5度,以免發生凍傷。

只能用在皮膚沒有破裂的情況下,如果是三度燙傷,一定不能用水浸泡,會造成傷口感染。

四、蓋

經過「冷卻治療」後,仍然疼痛難忍且長起水泡,或者皮膚破裂,找到乾淨的紗布、衣服覆蓋住傷口,避免污染。

五、送

立即送往醫院,接受專業的治療。

謹記,燙傷後第一時間的冷卻處理非常重要,能夠非常有效降低燙傷程度。

不要聽信偏方!

不要聽信偏方!

不要聽信偏方!

不要往傷口上撒鹽!

撒鹽會造成傷口周圍細胞脫水、壞死,還有可能會導致傷口無法癒合。傷口撒鹽啊,想想都疼死!

不要塗抹牙膏、青草膏、清涼油等!

牙膏、青草膏等只是含有清涼的成分,塗上牙膏傷口無法散熱,只會更加嚴重。

不要塗抹醬油、醋、酒等!

總之,按照科學方法處理,不要聽信任何偏方,不要往傷口上塗任何奇奇怪怪的東西。

溺 水

昨晚(20日)20點廣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發布搜救通告,有2名孩子在珠江邊玩耍落水,正在組織人員搜救。

今日凌晨6:30發現一名男童屍體,7:30打撈到第另一男童屍體。

最近孩子溺水的新聞太多,太揪心。

中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有5萬多人溺水,其中一半以上是青少年兒童。

平均每天有60多名青少年兒童因意外溺水失去生命!60多啊!

溺水最高發的時間段是1-4歲,多數發生在家中,4歲以後多發生在戶外。

請牢記以下幾個原則,不要再讓悲劇發生!

提高危險意識

1、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的「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遵守公共安全規則;

2、提高自己的危險意識,多了解潛在的安全隱患以及應對方式;

0~2歲嬰幼兒時刻不離開視線

1、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浴缸、水池、澡盆里洗澡:一歲多的孩子雖然會走,但是身體發育並不協調,及時幾厘米的水,一旦栽進去,口鼻向下,孩子根本就無法自救!

2、孩子在洗澡時,盡量不要接電話,玩遊戲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如果必須要做,請將孩子擦乾待在身邊;

3、浴室內放置防滑墊,避免孩子摔跤;

4、洗完澡後及時將水倒掉,家裡盡量不要存水(經常看到老人喜歡存一桶水);

5、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水邊(包含但不限於池塘、游泳池、小溪、釣魚池、有水的浴池等);

教會孩子敬畏自然,尊重規則

1、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的同時,要告訴孩子自然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險;

2、有「禁止游泳」「禁止戲水」「危險海域」等標示的地方,堅決不去游泳、戲水;

讓孩子掌握必要的技能:

1、到正規訓練場所學習游泳技能,有條件可以參與游泳自救訓練課程;

2、教會孩子正確的互救常識:第一時間向周圍的大人求助,或者向溺水者拋可漂浮物,絕對不可以下水救人;

孩子要牢記的「六不原則」

1、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2、沒有家長陪同不去游泳;

3、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

4、沒有熱身不下水游泳;

5、身體不佳(包含不限於以下情況感冒、肚子疼、疲憊、滿身是汗、飢餓、剛吃完飯等)下不游泳;

6、不在水中互相打鬧;

家長要做到「四個知道」

1、知道孩子去了哪裡;

2、知道孩子去幹什麼;

3、知道孩子和誰在一起;

4、知道孩子什麼時候回來;

家長要學會識別溺水特徵

數據顯示,有50%的溺水發生在23米內,我們需要掌握溺水者的特徵。

電視劇里演的都是錯的,溺水者不會撲騰!不會呼叫!不會有激烈的行為!而是會出現以下特徵

1、腦袋沉在水裡,嘴在水面以下;

2、頭向後仰,大張著嘴;

3、兩眼無神、目光無法聚焦;

4、眼睛閉著;

5、頭髮遮住了眼睛;

6、沒有踩水;

7、過渡換氣;

8、好像在往某個方向游泳,但是一直在原地;

9、嘗試著想要仰面翻過來;

10、好像在爬梯子;

總之,孩子在水裡玩耍是歡快的,只要看到孩子突然安靜下來請立即查看!

成人溺水搶救時間是4-6分鐘,而兒童最多只有1分鐘!

從寶寶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他把自己完完全全的託付於我們。作為父母,第一要務是保證他平安的長大,這些常識請務必牢記。

願悲劇不再發生。

文:土匪婆 | 我想和你一起分享作為媽媽的那些事,少一些焦慮,多一點從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土匪土匪婆 的精彩文章:

TAG:土匪土匪婆 |